敢教日月换新天
2017-03-09黄跃进
黄跃进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算起,我们党领导的湖南人民武装历经90多年,发展道路之曲折、历史贡献之巨大、地位作用之特殊,无出其右。回顾湖南人民武装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建党初期至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末、上世纪90年代至今3个阶段。
“钟山风雨起苍黄”:建党初期至新中国成立
我省党组织领导的最早人民武装,是20世纪20年代初建立的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这两支人民武装后来不断融合、发展、壮大,如骤起的红色浪潮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席卷三湘大地。正像毛泽东诗中所说:“钟山风雨起苍黄。”
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军先遣队,由广东挺进湖南,援唐(生智)伐叶(开鑫),揭开北伐战争的序幕。在国共统一战线的推动下,湖南工农武装与北伐军汇成巨大的革命洪流。中共湘区委员会派遣大批农运特派员深入农村,在北伐军预备经过的各县,通过农民夜校宣传北伐意义,秘密串联农民侦察地情,绘制交通地图送达北伐军驻地,还准备武器弹药发动农军参战。岳阳、长沙、湘潭、衡阳等地农民自卫军,组织宣传队、向导队、运输队、交通队、情报队、疑兵队、破坏队、慰问队支援前线,扰乱、狙击敌军。安仁、攸县之战激烈胶着,攸县党组织发动几十支农军参战支援,迅速扭转了战局。叶挺独立团进攻醴陵,醴陵农民自卫军和平民救国团积极参战,架起松树炮向北洋军阵地攻击,用鸟枪、梭镖从侧翼实施冲击,配合叶挺独立团夺取了醴陵县城。北伐军攻打平江,农民自卫军争着探敌情、当向导、挖地雷、拿起各种武器冲锋陷阵,奋勇杀敌,配合攻克平江县城。北伐军所到之处,城乡居民夹道欢迎、慰问支援。北伐军3路大军连战连捷、所向披靡,不到3个月就攻克了湘中、湘西和湘北,直捣武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月21日,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捣毁省党部、总工会、农民协会、农民讲习所等革命机关、团体,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湖南临时省委在湘潭召开军事会议,柳直荀等发动组织10万工农义勇军攻打长沙。由于工农武装仓促备战,加上陈独秀右倾指导方针的错误干扰、缺乏军事指挥员、装备落后等原因,中共领导的首次大规模工农武装起义失败,轰轰烈烈的湖南工农武装革命暂时陷入低潮。但是,工农武装革命播下的种子,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培养锻炼的大批干部,为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紧接着,全省农民暴动风起云涌,工农武装纷纷建立。各种武装组织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投身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和平江起义等,参加井冈山、湘赣、湘鄂赣、湘鄂西和湘鄂川黔五大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根据地建立后,工农武装进一步发展,各地赤卫队、游击队等武装力量数倍甚至10倍于红军。这些武装具备人、地熟悉等优势,或当向导、递情报,或组织医疗救护、搞好后勤保障,或直接配合红军主力作战。朱德、陈毅部队向井冈山转移,需要通过敌军重兵把守的安仁。耒阳、永兴、安仁等地的农军联合起来,3次攻打安仁,击败守敌,扫清了湘南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的障碍。平江起义后,彭德怀领导红五军上井冈山,同样遇到国民党军队的前堵后追。胡筠率领平北游击队牵制敌军,帮助红五军突围。1930年6月,中共平江县委组织赤卫军12个团以及各种支前力量,配合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攻克长沙(该时期红军攻占的唯一省城),建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给国民党统治以沉重打击。湖南是红军长征必经之地,部队所到之处,地下党组织派游击队配合主力军团行动,焚毁碉堡,破路毁桥,割断电线,打击敌人与反动分子,与工农红军并肩作战。
抗战时期,是湖南人民武装发展壮大的时期。湖南人民在统一战线领导下,纷纷组织游击队、自卫队等群众武装,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豪迈气概,协同国民党军队进行6次正面会战和数以千计的敌后游击战争,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为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特别是“大决战”的胜利和解放军向江南进军,我省人民武装斗争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各地游击队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批游击武装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配合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消灭各地国民党残余反动武装,解放湖南全境。
宁乡、湘潭的武工队、游击队,给作恶多端、老百姓切齿痛恨的国民党警察以狠狠的打击。浏阳县游击队查获和处决了国民党夏威兵团总部特工处长期潜伏的李开文等3名特务、替特务送情报的叛徒王治平以及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周露吾等。中共湘南支队集中兵力,将恶贯满盈的“粤赣湘边剿匪副司令”胡风璋组建的“剿匪”自卫队一锅端掉。
为支援二野胜利西进,常德地区游击武装和群众修筑桥梁31座、修建码头9个,为部队筹粮610万斤、食油2万斤、食盐4500斤,并组织30多万人次为部队运送军粮、军用物资和抢运伤员。衡宝战役是解放军四野主力和二野一部在衡阳、邵阳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戰役。衡阳、邵阳两个地区的游击武装,发动群众筹集粮草,破坏敌人交通运输,架设耒河浮桥,围歼散兵游勇,袭击逃窜之敌,收缴枪支弹药,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四处打击敌人,将白崇禧的7个师22个团共5万多兵力牵制围困在湘中地区,为取得衡宝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省工委发动公路、航运、铁路等单位的工人组成护厂队、护路队,配发枪支、梭镖和报话机,日夜巡逻,同国民党军警、宪特作斗争,维护秩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人间正道是沧桑”: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末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说,只有变革才是人世间正确的发展规律。新中国成立后,湖南人民武装经过多次变革,走上了正规化发展道路。
为加强对人民武装工作的领导,1950年至1953年,我省3次召开人民武装工作会议,结合“土改”整顿现有民兵组织,清洗和撤换民兵2.1万人,民兵队伍发展到127万人。全省共建立民兵基干团55个,营229个,连1109个,共有民兵基干队员25.1万名。
解放初期,人民武装积极参加剿匪。从1949年至1953年,全省民兵13.5万人,配合部队或单独剿匪作战2387次,直接歼匪3.3万人,共同歼匪18万余人,取得了肃清匪患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口号的鼓舞下,全省民兵踊跃支前,先后派遣5个医疗队、1支汽车运输队赴朝保障。过境部队经过湖南,湖南民兵在短时间内集中公私合营汽车500辆、船舶500艘,完成过境部队和新兵运送、志愿军供应物资转运。
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底,全省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民兵组织紧密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地主恶霸破坏土地改革的罪恶活动,镇压和肃清土匪、恶霸、特务、反动会道门头子、反动骨干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平息反革命武装暴乱,保卫新生政权。蒋介石集团“中国革命抵抗运动大联盟”先后4次向湖南西部空投特务。空投桃源、龙山、永绥(今永顺)、桑植的敌特分子一着陆,就被解放军和民兵群众围歼。
同时,为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提前完成湖南国民经济“一五”计划,全省民兵在生产中大显身手,处处带头,开荒种田,修堤防汛,增加生产,积极上缴公粮。
1956年至1966年的10年,是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发展较快的10年,同时也是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严峻的10年。中苏关系破裂;美国派第七舰队大批军舰、飞机进入台湾地区,后又介入越南战争;蒋介石集团叫嚣反攻大陆,进行骚扰颠覆活动;印度军队在中国西南边境挑衅生事。这一时期,湖南人民武装工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为贯彻落实这个决定,湖南全省普通民兵增加到1154万人,组建民兵师159个、团1817个、营1.4万个、连7.2万个;基干民兵也增加到509万人。为了巩固和提高扩大后的民兵组织,1959年至1962年,湖南结合整风整社运动,对民兵组织进行了整顿。
1962年6月,毛主席视察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龙书金汇报:“湖南省军区没有多少部队,战备工作主要是抓民兵来落实。省军区在长沙动员2000多民兵,对重要地区进行控制,在城市每个制高点上,都部署了一个基干民兵连,配有机关枪……”毛主席插话说:“这样搞很好!没有部队就要靠民兵。”当龙书金司令员汇报到省军区贯彻《民兵工作条例》抓“五落实”(思想、干部、重点、武器、活动落实)时,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民兵工作“三落实”重要指示,即“民兵首先要抓好组织上落实、政治上落实,最后要抓军事上落实”。此后,全省人民武装结合社教运动,学习贯彻“三落实”重要指示,开展“三落实”创先活动,开创了民兵建设新局面。
上世纪60年代,我国被迫卷入抗美援越战争,美国阴谋制造“两个中国”,蒋介石幻想反攻大陆、恢复其统治。根据上级部署和指示,人武战线开展“三视”(仇视、鄙视、蔑视美帝)、“三不怕”(不怕美帝、不怕原子弹、不怕战争)教育,長沙1万多民兵举行援越反美救国斗争大会和示威游行,进行了军事表演,展示了湖南民兵加强战备、抗美援越的高昂斗志和坚强决心。1965年,越南局势最为紧张的时候,湖南选调一部分复员退伍军人和基干民兵,部署至全省36个重点反空降山区工作,边搞生产,边担任对空观察任务。同时,在全省12个主要城市开展人民防空工作,组织防空专业队伍,开展对空射击、消防、救护、抢修、通信等各类专业基本功训练,促进了城市人民防空战备工作的落实。
1956至1966年这个时期,全省新建、扩建、改建的企业很多,民兵是这些工程建设的主力军。株洲工业起步阶段,20多家中央和省属企业的兴建,离不开成千上万民兵成建制的支援奋战。全省第一个钢铁厂——涟源钢铁厂兴建时,全省调动3万多民兵支援涟钢建设和生产,建立了涟钢民兵师,民兵成建制战斗在土建、运输、安装岗位上,是建成涟钢的主力军。从1957年冬开始,全省数百万民兵,在军分区、人武部干部的带领下,成建制地奋战在农田水利建设工地上,建成数百座大、中、小型水库及电站。1958年,以数十万民兵为主力军,修建了娄邵铁路和部分省级公路。
“文革”开始后,“四人帮”和林彪反革命集团及其在湖南的代理人鼓吹“文攻武卫”,煽动破坏生产,全省人武工作受到干扰破坏。人武工作战线坚决贯彻中央的各项指示,从组织领导上牵制帮派分子的阴谋活动,对王洪文在韶山阳奉阴违的讲话不传达、不贯彻,抵制“踢开党委闹革命”、“炸烂军事一条线”、“以造反派为基础改造民兵”、“走向社会、杀向党内”、对民兵工作“重新认识”等错误思想路线,整顿造反派建立的所谓“民兵指挥部”,保护民兵武器装备,收缴枪支,拒绝参加武斗,恢复民兵建制和“三落实”传统,积极发动民兵参加生产,在艰难曲折中推动人武工作发展。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珍宝岛,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进行武装挑衅,甚至进行核恐吓。面对当时复杂的形势,毛主席发出“要准备打仗”“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湖南人民武装从准备打仗的需要出发,建立健全战备指挥机构,制定完善战备方案,开展“两忆三查”(忆阶级苦、忆民族恨,查思想、查工作、查作风)教育,组建民兵独立营、团和专业分队,改善和更新民兵武器装备,组织反空降作战、防空演习和野营拉练,修建人防工程,人武工作在战备形势下取得进展。
“文革”期间,湖南还组织百万民兵修建湘黔、枝柳铁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南人民武装紧跟中央战略部署,及时恢复传统的人民武装领导体制,调整基干民兵组织,重新开展民兵工作“三落实”创先活动,民兵建设重上正轨。1981年、1985年,先后两次进行大的调整改革,全省民兵总数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1550万减少到601万,基干民兵减少到29.2万。1984年2月,湖南组建株洲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实行民兵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完善的后备力量体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长沙、株洲、湘潭、怀化等地的民兵高炮分队,时刻做好战斗准备,待命加入重点城市、重要目标的防空和反空降作战。长沙、株洲、衡阳等铁路沿线的民兵,坚持守卫机场、铁路桥梁、涵洞、重要仓库、水库等重要目标,成立民兵护路小组,主动担负铁路、火车站的值勤巡逻和保卫任务,保障开往中越边境参战的部队和军需物资安全过境。
这一时期,人武战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安排民兵工作,组织发动民兵带头联产承包、带头争当“兩户”(专业户、重点户)、带头发展商品经济、带头科技兴农。1987年,总参动员部联合湘鄂川黔4省政府和省军区,在武陵山区抓经济建设,启动扶贫开发工作。湘西自治州组织民兵扶贫点700多个,9万多民兵与贫困户建立扶贫联系,17万多民兵家庭脱贫致富,先后有70多个乡镇、200多个民兵基层组织被评为全国或省、州扶贫致富先进单位,还涌现了全国重大典型“扶贫司令”彭楚政。
“而今迈步从头越”:上世纪90年代至今
湖南人民武装发展到90年代,已站在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上。在这一新的高度上,湖南人民武装在党的领导下,“而今迈步从头越”,不骄不躁,以重新开始的勇气和气魄,大踏步迈进。
1992年至1998年,湖南省军区部队和民兵连续3次调整精简。从1993年开始,湖南调整企业民兵组织,组建了民兵摩托化应急分队、抗洪抢险分队和一批新型民兵专业技术分队。1999年,湖南再次全面调整民兵组织布局,扩大民兵组建范围,压缩基干民兵组织规模,改进民兵编组方法。同年,湖南调整组建湖南预备役师,组建衡阳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和怀化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团。进入新世纪后,湖南以大中城市与交通沿线为重点,推进城市民兵工作改革,调整民兵布局、结构、训练和装备,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由保障单一军种作战向保障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转变。
2000年以来,按照中央“以武反独、以武止独”的战略决策,湖南人武系统以临战状态和实战标准,抓好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从2001至2014年,全省共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了10多次重大战役演习和集训,检验和提高了人武系统支援保障和打胜仗的能力。
与此同时,湖南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组织民兵开展科技兴农、“三富一维护”(带头富、帮民富、共同富,维护社会稳定)、“三创”(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活动,带头参加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大显身手,并在维护社会治安、处置突发事件、参加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湘西北和洞庭湖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全省组织部队和民兵近两百万人参加抢险救灾,抢救转移群众86万多人,连续战胜长江8次洪峰和湘江、澧水全流域性特大洪水,确保了3000多公里一线干堤和绝大部分堤垸安全,创造了大汛大险无大难的奇迹。2008年,湖南连续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全省组织民兵110多万人次抗冰救灾,在担负破冰保交、抢修电网、转移受灾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了全国抗灾典型魏永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