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处理简易分析
2017-03-09刁云霄
刁云霄
摘要:一年一度秸秆战争,政府高度重视,并为此三令五申:在秸秆上严格坚决地杜绝焚烧!可实际效果呢?微乎其微,火照点,杆照烧。这一现象引起大量农业机械工作者反思反问:秸秆真的就无法处理了吗?我们依然要长久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吗……
关键词:秸秆处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S22429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2.059
秋收结束,随着四面八方狼烟四起,一年一度的秸秆焚烧战争又拉开了序幕,2016年11月7日,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检测数据显示,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环境卫星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 756个,其中黑龙江省以580个火点数稳居第一,占此次监测到全国火点总数的76.7%,能看出来,农业大省,特别是黑龙江省,秸秆焚烧问题尤为突出。
秸秆焚烧,有百弊无一利,一是秸秆焚烧劳民伤财。每亩地秸秆焚烧费用均达到30元以上;二是伤地减产,地力下降。秸秆焚烧,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三是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数不胜数,所以国家和政府明令禁止秸秆焚烧,倡导合理利用秸秆资源。
在农业农机发展的大环境下,政府要面对和解决秸秆焚烧这一问题存在较大难度。首先,我们的机械化水平还不是很先进,目前普遍不具备秸秆综合处理的能力。在地方,农机合作社以及农民家用的秸秆捡拾机械不多,秸秆综合利用和转化组织较少。目前,购机补贴的全面推行促进了现代农机合作社呈井喷式发展,但是保护性耕作合作社发展却没有过多的政府政策倾斜,为了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推动秸秆科学综合利用,有必要为秸秆利用推广初期工作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其次,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的种植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秸秆的综合利用。拥有30亩左右耕地的种植户要实现传统种植方式的科学转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指导和引导工作。小农种植模式、落后的耕作模式都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潜在因素;再次,玉米秸秆捡拾每亩成本在80元以上,费用高,农民难以接受。传统秸秆处理就是焚烧秸秆,焚烧秸秆的原因在于:在目前的条件下,焚烧秸秆是农民来年能种田的唯一办法,在秸秆处理机械设备、作业成本、技术支撑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农民只能通过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保证农业种植延续发展;最后,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现在取暖问题不再局限于玉米秸秆这一块,于是玉米秸秆捡拾在农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鸡肋。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大部分农民房屋均进行翻新,新房屋以锅炉取代老式地炉进行供暖,所需燃料根本就不用秸秆,而用煤、木材等供暖,秸秆在农村的作用除了喂饲牲畜以外基本无用。
以目前来看,秸秆焚烧现象已上升到必须要解决的程度,如何协调、如何理顺是当前秸秆处理一大难点,针对当前农村形势和实际特点,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通过秸秆覆盖保护性免耕播种技术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正确的使用方法就是秋收后,秸秆出地70%左右,剩余秸秆覆盖地表,在深松的基础上,第二年不整地、不动地,直接宽窄行免耕精量播种,这种播种方式好处包括:①节本增效,每亩可节本增效160元左右;②可增强作物抗旱抗涝的作用,雨多时候通过深松打破犁底层使自然水能够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库,在干旱时候下面水能返到上面来;③秸秆腐烂后可以培肥地力,增加腐殖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为作物增产增收拓宽思路。同时这样模式进行作业,几年后,土壤地力明显提高,以农家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以使化肥用量明显减少,增强作物的品质。
(2)通过过腹还田解决。所谓过腹还田是指养殖户利用秸秆做青储饲料喂牲畜,然后将牲畜粪便作为農家肥施到农田里,增加土壤肥力,同时也可适量减少化肥的投入,减轻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结构。
(3)通过加强保护性耕作合作社建设,推动秸秆捡拾技术推广。通过建立保护性耕作专业合作社,对秸秆进行专业综合处理,同时以合作社为依托,纵向推进,横向发展,拓宽秸秆综合处理门路,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方式,利用电厂、造纸厂等多途径充分转化利用秸秆,推动工业农业同步发展,减少秸秆处理成本,实现秸秆处理效益最大化。
(4)如同农机补贴一样,把秸秆处理纳入财政补贴项目。这样,使农民处理成本减少,再通过广泛宣传试验,让百姓真正了解、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掌握秸秆处理技术的要点,把秸秆处理问题变成农民自发认可的一项技术,从而让农民真正从心里接受科学种田,接受秸秆科学利用的技术。
秸秆处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从农业、农机发展大局来看,秸秆处理全民化只是时间问题,未来需要我们广大的农机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劳力和精力,我们也将见证,在我们农机工作者努力下,秸秆处理工作能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