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语文课堂上的“美”
2017-03-08吴建明张雪芬
吴建明+张雪芬
高尔基曾经说过,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基于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视角,笔者更愿意相信:美学是属于未来教育的!追寻世界各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清晰地呈现出一条由文学熏陶到语言实际运用的运动轨迹。文学教育、情感熏陶、“美”的潜化应该成为我们目前课堂上的很重要的目标之一。在审美世界,孩子的道德启蒙,应来源于对美的向往。
一、情感之“美”,氤氲诗意的课堂
课堂上,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孩子们进入课堂,是要经历一次精神的洗礼、生命的旅程。教师就要善“调情”、善“投情”、善“温情”。
课堂观察:在教学《月光启蒙》一文的最后一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教师和学生根据原文一起创作了这样一首诗歌:“感谢您,我的母亲,是您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感谢您,我的母亲,是您让明月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感谢您,我的母亲,是您在月光下唱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在音乐的配合下,师生一起深情地吟誦,一时间,课堂上学生的感情之火被点燃,大家沉浸在母爱之中。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还原文章,将原作者的结尾放上,出示了这样一段文字:“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学生对作者写作本文的情感顿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样的课堂,真情流露,是知性的;这样的课堂,情意浓浓,也是感性的。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真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对童年的真情回忆;《轮椅上的霍金》是霍金对命运的顽强抗争,是生命最本真的涌动;《黄山奇松》是对祖国河山的真情赞颂……这蕴藏于语文本身的种种真情,无不让语文焕发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二、再造之“美”, 做教材的建设者
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如破竹,如火如荼。目前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尽管做了多次修改,但从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仍存在一定不足。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教材呢?
叶圣陶说,课文是教学的例子。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学情二度开发教材,做教材的开发者,才能更好发挥“例子”的作用。
笔者执教的班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习作中总出现不少错别字。根据这一特殊学情,笔者根据书本练习中的改错别字环节,特地制订出了“我是啄木鸟”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出版书籍中找错别字。学生对此兴趣浓厚,经过一学期的积累,学生对字词有了认识与理解,习作中鲜有连篇的错字别字。
我校根据课标和苏教版教材,编订了《生活中的语文》教材。在二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接触了石林景区,校方从地方特色出发,通过生动的图片、形象的词语触发学生对身边景色的认同与感受。鼓励学生画出心中的美景,将金鸡湖的传说与爸爸妈妈分享,这些都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将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触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学以致用。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建设,体现了教师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与教材、与学生直接接触,应以积极的心态,做教材的建设者。
三、本真之“美”,体现教育的真谛
目前我省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其实质都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就是要面向全体,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评析:这样的“拖课”好。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公开课有这样一种所谓的共识:一堂课到下课铃声响起时,教学任务正好完成且完成得比较好的话,那这堂课就算成功了一半,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完美了。人们还津津乐道于某些特级教师如何在铃声响起的一刹那,让自己的话音同时落下,可谓水到渠成,珠联璧合。
最近听了学校一位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颇有感触。
那位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十一册《船长》,在进行到写话练习(要求:写三句,一句写乘客,一句写船长,一句写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时,下课铃声响起。这时,大家都在猜想可能这位老师会老生常谈,例行公事地说一声:好,请同学们下课后完成这项作业。然而,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教室里还是静悄悄的,师生仍然沉浸在船长那感人的精神中,丝毫没有受到干扰。学生们全情投入,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大家就写完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话语从孩子们的胸中澎湃涌出。此时的课堂成了语文的“生态园”,孩子们的“精神之旅”到达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并不提倡拖堂,但这位老师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是值得肯定的。真教育要求教师尊重课堂的自然生成,尊重学生的情感熏陶。
“美”,行走于课堂,正当其时,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