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童星的成长之路
2017-03-08柏小莲
柏小莲
郑爽和林妙可有段时间是“别人家的孩子”,外形出众、年少成名、万众瞩目、乖巧聪敏,直到现在,郑爽虽然事业走得一步三险,身边的媒体同行还是齐刷刷帮她讲话,劝她换个团队,劝她好好挑戏,把她往小花旦大明星的惯常路子上拉。林妙可从当年的红衣小女孩,眼看也长成了美少女,凭借多年演艺经验,顺理成章报考北影,而北影初试就把她刷了下来。几段受访视频显示,她可能连基本的观众缘都丧失了。
两个女孩年龄虽然不同,道路却走得差不多(同样面临事业危机),也折射了相似的童星成长历程。首先要检讨的是她们的家人,郑爽很小就被送去千里之外学舞蹈,在人生地不熟的西南城市一边应付不太客气的本地同学,一边孤独面对青春期的茫然痛苦,错过这个时期的了解与陪伴,无论后来如何弥补和助力,大概都无法缓解她执拗的性格与一意孤行的冲动。而林妙可虽然顺从家长为其指好的方向,却因父母的局限,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汗水洒得不够,自然浇灌不出花朵。即便不是考官,我们也能看出她浮夸的表演完全是催熟的后果,虽然也愿意展示歌喉,但以其单薄喑哑的演唱,从音乐学院的考试中落榜也不令人意外。
有些锅作为观众我们也是不想背的,比如郑爽出演的一系列糟糕的电视剧,她一成不变的演戏方式,她作为明星却完全不稳定的公众表达,包括她眼下解约经纪团队、解散粉丝后援会,这么幼稚莽撞,即便一切事务都由她亲自出面打理,也不能帮助她摆脱目前的困境。和郑爽逼迫自己独立形成极端对照的是林妙可,已经十七八岁,却始终停留在少年宫式的表情管理,时刻准备着要当众表演一段的“人来疯”样式。面对她这种错位的表现,观众的错愕与批评也实属正常。
2017年2月10日,北京电影学院,林妙可参加初试
娱乐圈常用“招黑体质”描述郑爽,这恰恰说明郑爽作为明星,天生自带话题和感染力。这次惹出祸端的抽烟事件,放在别的明星身上可能连版面都没有,到了郑爽这儿就能够掀起大风浪,即便她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言行,却没人认为她的星途黯淡、气数已散,反而都在帮她想办法渡过眼下的难关,包括劝她去看心理医生——这建议有点隔靴挠痒,但仔细体会其中的操心和著急,也能发现确实没多大恶意。林妙可的处境可能稍微有点糟,很多人对当年那场声势浩大的假唱的不满被不由分说转移到了她这个惟一公开的靶子上,但只要她还想继续在娱乐圈走下去,只要她能够在今后的露面中展现出对文艺的热爱与得体,慢慢转变世人眼光,也不是做不到,至少南艺考试通过,对她来说也看到了一线生机。
我既不认为在这两次万人如海、群起攻之的论战里,郑爽和林妙可完全是受害者,也反对将问题简化为“去看心理医生吧”或“滚出娱乐圈算了”,她俩只不过走着大多数童星的路,一边适应着挑剔刻薄的目光,一边艰难地寻找自己过早结束的童年和遥不可及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