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清微囊藻毒素暴露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2017-03-08ZhengCF,郑传芬,舒为群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人体血清微囊藻毒素暴露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据《Hepatology》2017年9月报道】题:人体血清微囊藻毒素暴露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一项中国西南地区病例对照研究(作者Zheng CF等)
微囊藻毒素(MC)是水体富营养化后蓝藻水华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具有强烈的肝脏毒性。由于缺乏足够的人群研究数据,亚型微囊藻毒素-LR(MC-LR)被归为2B级致癌物。MC-LR释放后可入水,蓄积在鱼贝等动物体内,并沿食物链向高营养级转移,因而人群可经饮水饮食等途径暴露。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属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气候温热潮湿,黄曲霉菌及蓝藻污染严重,且该地区HBV感染率高,因而该区人群长期处于三种危险因子共同暴露区域。为分析人群MC-LR暴露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联,陆军军医大学舒为群、郑传芬课题组在重庆开展了一项临床病例对照研究。
该研究从2013年12月-2016年5月,共纳入了重庆214例新诊断为HCC患者和214例按性别、年龄匹配的非肿瘤对照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和疾病史,ELISA测定血清中的MC-LR和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合物 ,生化仪检测HBsAg状态。纳入HBV、黄曲霉毒素等因素后,采用二项逻辑回归分析MC-LR暴露对肝细胞癌(HCC)发生风险的影响,以及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HBV感染、酒精、黄曲霉毒素)对HCC发生的联合效应。
结果显示,人群血清MC-LR暴露对HCC风险的校正比值比(AOR)为2.9。值得注意的是,随着MC-LR的血清浓度增加HCC的发生风险也增加,且趋势明显:水平为第二、第三和第四四分位时的AOR依次为1.3、2.6和4.0。研究还发现,MC-LR分别与HBV感染、酒精联合暴露在HCC的致病过程中均存在正相互作用,S分别为3.0和4.0,但与黄曲霉毒素联合暴露却存在负相互作用(S为0.4)。此外,血清MC-LR与肿瘤分化显著相关(r=-0.228,P<0.001)。
本研究首次评估HCC人群中血清MC-LR内暴露水平,发现血清MC-LR暴露与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而之前研究,大多据人群饮水量或蓝藻水华分布图推测人群MC暴露剂量,缺乏直接的内暴露数据,本研究补充了这一空白。但本研究仍有些不足,如样本纳入可能存在选择偏倚,问卷调查中可能存在信息偏倚,未检测MC的所有亚型可能低估其效应。因此,本研究结果有待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其致肝癌效应,以及细胞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可能的致癌机制。
(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 郑传芬 舒为群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