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事 盘点
2017-03-08《中国国土资源报》编辑部
中国矿业大事 盘点
2016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经济积极适应新常态,各项改革措施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看,“十三五”已经有个不错的开局,但在钢铁、煤炭“去产能”的背景下,2016年对中国矿业来说,过得有些忐忑,也有些惶惑。今日粗略梳理了这一年来中国矿业发生的主要事件,以期通过打量仍处“寒冬”状态的中国矿业来洞悉一些未来的端倪。
千亿资金安置煤炭去产能员工
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召开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中央财政将出资1000亿元,以地方政府配资的方式,用于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1月12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宏观经济运行发布会上表示,中央将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奖(励)补(贴),重点是推动“僵尸企业”退出。
点评:2006年至今,中国煤炭产能不断增加,但近年来煤炭需求却在不断下降,供过于求的矛盾日渐突出。煤炭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进程或因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得以加速。虽然用市场倒逼产能退出已经成为共识,但不少处于濒临破产的煤炭企业,仍寄希望于政府出台煤炭行业最低限价来改变困境。
煤炭行业脱困计划开始实施
2月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地压缩煤炭产能。
点评:“十二五”期间,我国累计淘汰落后煤矿7250处、落后产能5.6亿吨。但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仍十分突出。此次意见的出台也是找准了煤炭行业困境的症结。这一举措将有效促进各地区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甚至将会引发新一轮的煤炭资源大整合。不过,在政策支持下的行业脱困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尚待观察。煤炭行业要实现健康发展,推动自身清洁化转型升级当为根本。
钢铁煤炭新增产能项目不再批地
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继续严把钢铁、煤炭等新增产能项目建设用地供应闸门,对新建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一律不予受理用地预审。对未按国家规定核准、备案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不得安排建设用地计划,不得通过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查和办理供地手续。
点评:国土资源部将“去产能”作为2016年国土资源工作重点任务之一,在年初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做好钢铁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服务保障工作,支持盘活企业存量土地,促进“僵尸企业”分类有序处置等。为确保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落到实处,国土资源部已全面暂停受理钢铁煤炭行业建设项目用地、用矿审批。这等于是从源头上掐住产能过剩的脖子,不留幻想。
国家物资储备局重启钨精矿收储
4月7日,国家物资储备局宣布重启钨精矿收储计划,收储国标一级一类黑钨精矿,最终以7.5万元/标吨左右的价格成功截标。这是继2015年11月和2016年2月之后的第三次收储计划,前两次收储计划皆因价格问题而惨遭流标。此后不到半个月,4月19日再一次以略高于上一轮收储的价格收储一批一级一类白钨精矿。两轮收储总量约1万吨。
点评:国内钨产品市场受此刺激价格大幅反弹,也激发了后端产品厂商对于原料的采购补仓备货,市场总体活跃度明显增强。实际上,在矿产品市场价格与价值不相对等的情势下,国家启动战略性优势矿产品储备,是早就应该做的事。
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5月1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通过全面实施清费立税、从价计征改革,理顺资源税费关系,建立规范公平、调控合理、征管高效的资源税制度,有效发挥其组织收入、调控经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通知指出,此次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及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
点评: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也是绿色税收制度建设的一场“重头戏”。改革在理顺资源税费关系、建立科学资源税制度、发挥地方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彰显出多重亮点。
中国首家稀土产品交易所实现现货交易
6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稀土产品交易所新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据介绍,新交易系统与现货市场完全联通,交易以现货价格成交,是以实际货物为基础的纯现货交易模式。同时,将稀土现货交易、仓储、质检、物流和融资等一系列的服务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并对稀土企业和银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点评: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是中国首个全国性稀土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于2011年5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然而,该所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既有模式暴露了较多问题,距离预想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该所决定引入一整套全新的现货交易系统,对原有交易体系进行彻底的更新。新系统的成功运行,将对全球稀土的定价交易发挥积极作用。
安页1井页岩气油气调查获重大突破
7月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贵州遵义安页1井页岩气、油气调查重大突破研讨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方复杂构造区的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安场镇部署实施的安页1井获得了二叠系栖霞组油气、志留系牛石栏组致密气、五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和奥陶系宝塔组天然气的“四层楼”式油气重大突破。其中志留系牛石栏组压裂测试获得10.22万立方米/日稳定高产工业气流。
点评:安页1井获得油气发现和突破意义重大,奠定了其在南方油气勘探功勋井的地位。这是60多年来在四川盆地以外的南方复杂构造区首次取得的重大突破,开辟了油气勘查新区,有望成为新的工业气田,对我国南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带动和指导意义。
油气体制改革呈现“气进油滞”
8月末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发布《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等文件。而传说中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始终未出。
点评: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基本思路,天然气改革单边突进。而国家能源局局长两会期间透露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却迟迟未出。这种“气进油滞”的局面表明,中国油气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中国石化再次发现世界级油田
9月初,中国石化宣布,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顺北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资源量达到17亿吨,其中石油12亿吨、天然气5000亿立方米。此前,在2015年顺北1-1H井已经测试获高产稳产油气流,日产原油185吨、天然气9万立方米,且原油属高品质原油。随后中国石化在该地区部署6口井日产均超百吨。
点评:此次顺北油田的重大发现对我国石油行业上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希望能够为处于寒冬中的中国石油行业破冰,带来温暖。此前中东产油国、俄罗斯、美国等一致把目光投向中国,期望在这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给出的答案或许让他们失望了。
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举行
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9月23日-25日在天津市举行。会议围绕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分析全球矿业发展新机遇,研判全球经济和矿业走势,宣传中国矿业发展方针政策,倡议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
点评:矿业仍处“寒冬”,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往年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期间,天气已经转冷,而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比以往整整提前了一个月。举办者似乎在有意让温暖的气候来给已经冻得发抖的矿业增加点暖意。这样的煞费苦心,也的确让矿业界的领袖们感受到了“寒冬”中的一丝温暖。
宁夏林利煤矿发生瓦斯爆炸
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林利煤炭有限公司三号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0人遇难。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通报,涉事企业蓄意瞒报事故、非法越界开采、安全管理混乱。据了解,这家煤矿生产环境恶劣,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低,曾发生的多起事故都被矿方瞒报。
点评:心存侥幸,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忌。对这起矿难,矿方原本想隐瞒,但后来有矿工实在看不下去了,悄悄打了电话举报,矿方这才没能瞒住。井下一下子困住那么多人,首先想到的还是隐瞒,可见矿主对生命的漠视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中国自主核电“走出去”提速
9月29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正式签署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并与英国政府同步签署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收入及投资保障等政府性协议,历经波折之后的中英核电旗舰项目终获启动。
点评:继去年中核集团与阿根廷签署核电合作项目之后,备受瞩目的中广核参与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历经波折,最终尘埃落定。这意味着由中核与中广核主导的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出海提速。
“十三五”页岩气发展目标敲定
9月30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2020年发展目标:完善成熟3500米以浅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3500米以深海相页岩气、陆相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场开拓顺利的情况下,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
点评:“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推动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需求持续加大,为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宝贵机遇。但与此同时,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不确定性因素和挑战仍然较多,页岩气发展还任重道远。
紫金矿业海外获增940万吨高品位铜
10月14日,紫金矿业集团公司宣布,在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区卡库拉矿段新探获940万吨铜资源,使得卡莫阿整体铜资源储量达到3340万吨,相当于我国当前铜资源储量的1/3。卡莫阿铜矿由此成为非洲大陆发现的最大铜矿,跻身世界十大铜矿之列。紫金矿业再次以低成本的勘查投入获得巨大的铜矿资源。
点评:根据紫金公告,紫金矿业实益持有kamoa控股公司约54.4%权益,按权益享有铜资源量约1700万吨,成为该矿最大的持有人。业内人士认为,该矿大规模开发后,将成为年产5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山,改变我国铜供应的分布格局。
非法采砂情节严重将定罪
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按照《解释》,未依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关许可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情节严重的,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点评:从司法实践来看,破坏矿产资源犯罪形成了利益链条,后续的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环节成了此类犯罪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惩治此类犯罪,保护国家矿产资源,《解释》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矿产品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这对非法采砂将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
我国首次发布天然气发展白皮书
12月10日,2016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期间,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白皮书。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天然气发展白皮书。
点评:走绿色清洁低碳的能源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所作庄严承诺的践行。大规模发展天然气势在必行。目前中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新业态不断出现,又值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抓住这一重要时间窗口,加快推进中国天然气大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12月28日,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宣布建成投产。该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单套投资规模最大、装置最大、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
点评:该项目是基于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化石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而设立的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标志着我国在能源战略储备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国国土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