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精品

2017-03-08王炳林

红色文化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刊学术期刊革命

王炳林

欣闻 《红色文化学刊》在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创办,特此表示衷心祝贺!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所创造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至今仍闪烁着精神的光芒。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就有人开始研究红色文化;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红色文化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学术期刊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红色文化学刊》的创办,对于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创办学术期刊,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系列讲话精神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使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从学理上分析和研究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的内容形式、本质特征、历史意义、传承发展及其当代价值等,着力为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其次,创办学术期刊,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是推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创造的红色文化,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又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党性要求,应该成为我国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对象。推动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通过 《红色文化学刊》的发行,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既可以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又有助于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到育人的每个环节,努力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后,创办学术期刊,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是加强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建设的迫切要求。2013年6月,根据中央指示要求,由教育部和中共党史研究室联合共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并在复旦大学、嘉兴学院、湘潭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延安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了八个研究基地。目前,该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共党史、中共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的研究联盟,并努力建成党史和革命精神研究的高地、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的阵地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智库。其中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有助于研究中心提升学术水平,在党史研究、红色文化育人和智库建设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当前,国家对学术期刊审批非常严格。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能够成功获批 《红色文化学刊》,实属不易,可喜可贺!它既是对赣南师范大学学术研究水平的充分肯定,又为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研究、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崭新平台。获批不易,办成学术精品更难。我们愿意共同努力把刊物办好,并把刊物打造成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精品。

第一,立足学理性研究,推出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精品。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已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从学理上的深入探讨还有待加强。要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要结合党的历史发展,把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的研究相结合,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断深化学术研究,强化学理支撑。希望 《红色文化学刊》立足学理性研究,重视学术性文章的发表。

第二,构建学术话语体系,引领红色文化研究方向。目前,红色文化研究侧重于红色文化概念、内涵与形式、价值与功能等问题。不可否认,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因此,《红色文化学刊》需要主动构建学术话语体系,如红色文化本体论、认识论问题、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红色文化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各阶层对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认识态度等。希望学刊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坚持开门办刊的方针,凝聚红色文化研究力量。《红色文化学刊》作为一个专业性强的学术期刊,要与时俱进地呈现国内国际红色文化研究的前沿成果,坚持开门办刊。开门办刊需要立足于三个层次:一是充分利用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资源,比如开辟权威学者专栏、特邀组稿、约稿;二是向新生科研力量开放,年轻学者包括博士生、硕士生等新生科研力量,他们思维活跃,学术理念先进,学术观点创新性强,是学术研究的后备军。《红色文化学刊》能够为他们提供学术研究和发展平台,不仅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研究实力的机会,而且也是对他们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三是聚集国际红色文化研究力量。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创办,需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海内外研究中国红色文化的机构和人员也有不少,应注重这方面力量的汇集,同时也是对外展示红色文化的难得机会。

第四,坚持协同创新,形成红色文化研究合力。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设立“研究中心”,本身就是协同创新的产物。《红色文化学刊》虽然由赣南师范大学研究基地主办,但它不仅仅是赣南师范大学的期刊。《红色文化学刊》的发展,需要各研究基地的协同努力,大家都有责任有义务把期刊办好办强。《红色文化学刊》的发展,更需要全国有关高校的大力支持。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厚,从事中共党史和革命精神研究的专家学者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红色文化研究应该有多学科的支持,可以从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开展研究。希望学刊能够协同各方力量,以多元化、跨区域、整体式的研究方式,推动红色文化研究的深度合作,形成红色文化研究的强大合力,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

《红色文化学刊》作为一个新创办的期刊,需要各方面的呵护和支持。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理事会秘书处将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办好 《红色文化学刊》,把学刊打造成为红色文化研究的重要平台。

衷心祝愿 《红色文化学刊》办出特色、办成学术精品!

猜你喜欢

学刊学术期刊革命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北斗语言学刊》简介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关于《红楼梦学刊》编委会调整的启事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