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2017-03-08张晓伟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2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海绵雨水

张晓伟

内蒙古华地方圆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张晓伟

内蒙古华地方圆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的水资源非常匮乏,水资源对我们来说极为宝贵。但是与之相对,近些年国内许多城市都遭受了洪涝灾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构建有效的排水工程已成为城市建设者所关注的焦点,因此,海绵城市理论随之出现。本文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与建设理念,进而探讨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城市道路;应用

1 引言

海绵城市,指的是将城市建设的像海绵一样能够把水吸走,将城市建筑、道路、排水体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海绵城市的有效载体,并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可靠运行以及居民用水的有效保障,通过渗透、蓄留等技术手段,使得城市既能够免除洪水造成的损害又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从而构建起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而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的重要交通网络,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撑。下面就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2 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与建设理念

因其建设特点,在遭遇强降雨的时候,海绵城市能够将雨水蓄留下来,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像湿地、草坪、树林等都能将雨水吸收并蓄存起来,如此既免除了城市的洪涝灾害,又能最大化的利用水资源,从整体上解决了城市的排水、用水问题。下面就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与建设理念进行分析。

2.1 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

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就是坚持生态系统建设,并做好设计规划,依据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城市整体上进行建设。要建成真正的海绵城市,就必须坚持这一建设原则。因为城市是构建海绵城市的基础载体,因此在设计规划过程中要对城市的现实情况充分考量,要将各个环节的规划都做到位,首先要对城市生态系统可能构成影响的重点位置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开发建设时要尽可能的避开;其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要破坏环境。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

2.2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要建成海绵城市,就要转变以往的城市建设理念,比如在常规的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硬化路面的建设,主要通过水沟等设施进行城市排水,建设理念相对落后。因此,在遭遇强降雨的时候极易引发洪涝灾害,给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困扰。而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则是要将城市建设为可循环的生态系统,利用大自然的排水形式来杜绝内涝等灾害,例如通过种植草坪、建设湿地等,使得雨水能够被自然蓄存,需要时还能再利用。

要建设海绵城市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一是保护好自有的城市生态系统;二是要尽量恢复城市生态;三是要尽量减弱城市建设造成的影响。在开展城市建设时,要对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对其带来损害,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不损伤大自然原有的江河、湖泊、绿地等;并对多年来遭到损坏的自然生态,比如江河、湖泊、绿地等实施恢复,使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运行;要在水资源贫乏的城市地区建设蓄水设施,比如蓄水式绿地、雨水花园等的创建,有效的利用自然水资源。此外,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多建广场、绿地等,尽量拓展城市绿化面积。比如,还可以在城市楼顶上建设绿化设施,如此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热岛效应。

3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城市道路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网络,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支撑。夏季雨水的科学合理排放更是对城市交通通畅、洪涝灾害的防治以及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城市道路的雨水流量非常大,且混合多种污染物,是城市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假如将夏季降雨直接排放入道路两旁的沟渠既是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又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其次,近些年每到夏季都会报道各大城市因为遭遇强降雨,而出现城市内涝的情况,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遭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这与城市道路的过于硬化以及道路管网建设不合理密切相关。所以,很有必要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城市道路建设中来。

我们要有效利用城市道路的渗透作用,比如“透水铺装技术”的运用。主要包括: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水泥混凝土等。城市道路进行透水铺装之后,道路非常耐滑,由于雨水落到道路上之后,就会立即顺着通道排走,不会留下任何的水汽,使得路面并不会水汽的影响而减弱摩擦力,而且此类路面因为不会有水汽留下,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晚上汽车灯光照射引发的炫光,使得车辆驾驶员不会出现过于的疲劳,增强车辆夜晚行驶的安全性。此外,这类道路还能降低行车时的各种噪音,降低噪音污染。并且这类道路能够避免水漂,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非常重要,一是,在选取建设材料的时候,要依据实际需要选择可靠的透水材料,主要是空隙性要好,例如沥青磨耗层,多孔混凝土,碎石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等。二是,在进行施工时,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增强路面空隙性,提升路面的透水性,使得遭遇强降雨时可以迅速排放,避免雨水沉积导致的打滑、炫光等,还要在道路两边做好绿化,以增强水资源的有效蓄存,这样,海绵城市建设就能做好。

4 结语

海绵城市并是一个简单的城市建设规划,而是要实现一个整体性的建设目标,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创新理念,是一种有效的城市建设方案,它的最终目标在于构建起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有效防止城市洪涝灾害并不断提升城市水资源的蓄存能力。而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建设时要构建起一个完善的雨水循环利用布局,并处理好自然生态与城市供排水的关系,这样,海绵城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孙庆东.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J].建设科技,2016(11):84-85.

[2]周延伟.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15(6):59-64.

[3]宋利.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6(11):122-123.

张晓伟(19830729-),性别:男,民族:汉,内蒙古赤峰市,当前职务:项目负责人,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海绵雨水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农事 雨水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