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域”理论视角下体育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2017-03-08费加明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关键词:院系场域理论课

费加明(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场域”理论视角下体育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费加明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为提高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资料、课堂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教学现状.结果显示,体育院系对理论课程重视不足,设置欠妥,体育专业学生普遍不重视理论课程学习,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界对体育理论课堂教学研究较少,且理论课师资匮乏,质量不高.认为,更新教学观念,重新建构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以改善目前教学现状,促进体育理论专业建设与整个体育学科的发展.

“场域”理论;体育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与构建

0 引言

对于场域(field)这一概念,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说过:“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不能简单理解为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空间,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地,而是在其中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1].我国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大量参与;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体育专业学生有其自身性格特点,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场域中会出现教学主导、主体、教育资源[2]相互分割”的状态.换言之,是指在体育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科书、现代化教育资源等在精神心理层面上的分离,这种“分离”并不仅局限于空间上的,更多是倾向于“精神”层面.针对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状况,反思其成因,转换视角,更新观念,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研究视角,进一步深化理论课教学改革,重建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对新形势下体育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以及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体育院系理论课课堂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教学场域犹如一潭死水,又好像一个静止不动的空间,里面沉淀着积极活泼的主体因素——学生,但他们一直没有被有效的激活.学生们认真听课的很少,上课睡觉、说话、玩手机、看其他课外书的占很大比例,大多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缺勤率很高.有的理论课上,教师只要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就行了,不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对很多教师来说,进行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教学就是一种煎熬,缺乏价值感,没有被尊重的感觉,甚至有时连最基本的上课纪律都没法维持.笔者亲眼目睹不少理论课教师在讲台上大声讲课,下面的学生声音噪杂,各行其是,乱成一团糟,根本没有把老师当一回事,教师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教师劳心费力,讲的口干舌燥,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师生大都在做无用功,浪费很多宝贵时间,当然收效甚微,这与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课堂气氛要么沉闷乏味,要么无法维持,教学效果极差.大学外语、教育学、心理学、马哲等公共基础课也是如此.长此以往,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有什么效果?

2 体育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布迪厄从来不把场域看作静止不动的空间,因为场域中存在着积极活动的各种力量,彼此之间的不断“博弈”(game)不仅使场域充满活力,而且使一个场域就像一种“游戏”.布迪厄说:“作为包含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的空间,场域同时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这些争夺旨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力量的构型”.在体育理论教学场域中,为何会出现消极倦怠的表征?在教学主导与主体的持续博弈中,为何没能达到有效的互动,从而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场域氛围?

2.1 师范院校体育院系课程设置不当

现在我国很多院校都有体育学的一级学科,下设4个甚至更多的专业,许多专业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市场的需要以及社会上的用人标准,开设的很多课程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价值,毕业后很少能真正用到,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甚者,理论课通常是100多人一个班,在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对教师教学和管理上也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来学生就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加之人数多,大部分学生连教科书都没有订,上课就带着唯一的工具——手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学生对自身的管理均有相当大的难度.

体育理论课课时数安排反映学校对理论课的重视程度.综合各地高校实际状况,很多学校不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仅把理论课视为术科教学的补充;有的学校虽规定学时数,但在执行过程中却不严格,也给学生造成不重要的错觉.另外体育院系学生理论课一般安排在上午,或者技术课上完后,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严峻的考验.体育院系学生绝大部分都非常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术科的教学时数也远远多于理论科,在球类以及武术、操舞类技术的学习中,超过九成的学生都会认真地对待,因为极大地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前途发展.但是他们上完运动技能课后非常懒散地直接去教学楼理论课教室,此时大脑的兴奋系统几乎完全被抑制,很多学生梦见周公,或者又成为“拇指一族”,很少有人还有精力去仔细聆听理论课教师的讲课.致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差,与理论课程设置的初衷大相径庭.

2.2 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范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对学生能否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课下备课的认真度、广度和深度.新时期的体育理论课,教学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学手段要层出不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懂得如何抛砖引玉,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来,分组讨论,老师总结补充.最忌讳的就是任课教师对着课件上的内容读,缺少自己的东西,这对体育院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就非常高,需要教师有渊博的体育基本知识,丰富多彩的案例实情,能抓住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熟悉掌握较多的新鲜时尚的元素,讲课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的现实,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体育理论课,才能彻底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教师将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放到运动训练、竞赛、术科教学与科研上,对理论课的教学重视不够,缺乏经验和深入地学习探讨,一些学校重视高水平术科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动辄就招聘高水平的退役运动员,一级、健将级的,有的甚至要奥运会、亚运会前三名、全运会冠军等.体育院校重视运动技能本来无可厚非,但不可过于偏颇,厚此薄彼,把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推入“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很多教师不愿意承担体育院系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宁愿去多带几节公共体育课,致使理论课教师匮乏,更缺少经验丰富的大师级人物.相当一部分理论课教师人文素养不高,备课不认真,课件用了好多年都不变.讲课缺乏逻辑性、趣味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少教师自身理论知识欠缺,只能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3].教师在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的教学中扮演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角色.

2.3 学生自身层面上认识欠缺

学生对自身要求不严格,占有很大比例的体育专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少有自己的职业或者前途规划,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目标,缺乏理想和奋斗的方向.很多学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目标和打算,准备考研、考公务员、考编或者自主创业等.他们对体育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以及教学置若罔闻,抱着可有可无的无所谓态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院系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弱点,大部分重视术科,轻视理论课,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行为较为散漫,对理论课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清,这也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共性.其次学生普遍认为体育生就要体育成绩好,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意识的偏差直接导致参与理论课教学过程的不认真;最后,体育专业学生天生好动,在教室内往往坐不住,大部分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且容易分散,由于文化基础水平较差,因此更不愿意接受那些枯燥乏味的体育理论课程的学习.

3 体育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布迪厄认为:社会空间中有各种各样的场域,场域的多样化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布迪厄将这种分化的过程视为场域的自主化过程.自主化实际上是指某个场域摆脱其它场域的限制和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固有的本质属性.我国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即为一个特定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如何改变长期形成的懒散、模糊、游离、混乱的教学环境,打破固有的各种限制和不利影响,从而形成全新的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客观存在.根据上述出现的教学状况以及归因分析,笔者认为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应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关系、教学场域、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重构.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理顺教学关系,把理论课课堂变成以学生自主化为核心要素的教学场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密度和强度,真正让学生喜欢上体育理论课.

3.1 院系管理及课程设置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校、院系及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体育院系学生上好理论课的前提条件.另外班级管理与所在班级辅导员的管理和性格气质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学校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针对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等出勤情况,出台严格的处理条例,并能依照执行.综合性师范院校的管理其实更多的是以学院及系部的二级管理为主,只有各个院系的管理理顺,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当中去.院系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与社会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格相匹配.我国不少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沿袭前苏联的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可以摒弃一些内容陈旧、传统单一的教材.根据不同的专业,遴选紧跟时代、内容新颖、适应市场的课程.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体系.对每一个年级来说,教材的选择和专业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一些核心课程要基本涵盖师范院系体育专业学生需掌握的基础体育知识,重点突出,一方面满足学生就业的知识需求,另一方面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视野.

3.2 以转变教师观念为抓手,重视理论课师资的培养和引进

布迪厄认为,场域中位置的占据者实施有效的策略来保证或改善其在场域中的地位,并强加一种对他们自身产物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教师作为教学场域中的主导,采取的策略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还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对教学场域的认知,这些认知又依赖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念,即从场域中某个位置点出发所采纳的视角.首先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摒弃以往陈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为观念决定行动.学校和院系应加大力度,本着理论与技术并重的师资培养原则,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等各种有效形式,充分挖掘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早日能独当一面;利用各种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鼓励支持理论课教师继续进修深造,参加各种培训和教学竞赛活动,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课堂教学水平以及驾驭理论课课堂的能力.另外加强高水平高学历的理论课教师的引进工作,特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以及其他跨学科的博士或教授等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教师要加大自身的备课量,多准备一些励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结合当前时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在教学场域中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只有感觉到教师的水平很高,对他们的人生、生活、学习、职业规划、思想感情等有价值,才会真正喜欢上老师的课,成为教学场域的主人.另外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傅维利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曾深刻地指出:“为纪律赋予权威的,并不是惩罚;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却是惩罚,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为违规行为所侵蚀”[4].

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因为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挖掘教材,熟悉学生的知识基础状况,利用各种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课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更多地搜集生动形象的案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现代思想、就业形势等学生真正关心的论题,声情并茂,通过大量丰富多彩的信息,让学生的心彻底进入到理论课的教学场域.还要改进教学方法,备课中要设计一些问题,经常提问学生,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有能力有勇气去质疑老师的说法等,都是非常好的现象.另外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画图说明,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尽量地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与众不同的想法.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最好通过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打破原有的空间,改造教学场域,每个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每人写出自己的看法,集思广益、挖掘深度.每组推选一个组长,进行总结发言,每个案例分析分别有不同的组长做总结,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重新构建的教学场域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一种竞争激烈、紧张有序、活泼热闹的良好课堂氛围.教师最后再做评价、补充和总结,主要是由教师提炼每组的知识点,适时引领点拨学生,启迪学生智慧,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眼界.学生讨论可能是天马行空任意驰骋的,教师需要作以引领,将每组的“众家”之言汇聚成正确有效、合理科学“知识点”后再传授给学生[5].另外找到现有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能够有效实施的和仍不完善的地方,寻找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的漏洞和最符合体育专业学生实际之处[6].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拓宽视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合理有效地整合课堂教学资源[7].

最后,学院领导要高瞻远瞩,具备超前的眼光和魄力,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大力培养体育理论课师资力量.努力创造机会,让更多年轻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专业会议、教学培训、说课讲课比赛等,开拓教师们的视野.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和人脉网络,邀请国内外体育领域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课,对学院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和指导.一方面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夯实理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无形中提升教师们的人文素养,激活校园体育文化气氛,促进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

3.3 创建“以生为本”的理论课课堂教学场域

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越是自主积极,越是从社会和权力场域中获得自主性,这个场域的语言越具有科学性.一个场域中的竞争和策略更取决于此场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因为自主性强的场域遵循的是“是非”逻辑,自主性弱的场域遵循的是“敌友”逻辑.一定要把体育理论课堂变成积极自主的有效场域,要彻底转变以往教师“家长制”“一言堂”“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真正构塑以“以生为本”以“全媒体”为载体的“生本”教学场域.努力尝试构建“生本”课堂,但并不是任由学生完全主导课堂教学内容走向的[8].教师还要起到重要的引领指导和组织作用.另外,学生要从大一开始就要树立积极上进的理念,充分认识到新时期新形势,特别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在社会上立足.这里还需要高校的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未来的学习生涯进行规划.多听一些专家讲座,拓宽视野,只有让广大体育专业学生改变以往懒散、放纵、不求上进的精神面貌,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规划,才能从内心重视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对技术和理论的学习不偏颇,改变厚此薄彼的心态.特别是针对一些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学生,体育理论课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还要充分考虑到体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年龄特点和性格弱点.有学者认为,高校体育特别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具有思维跳跃性强、注意力易分散;运动专项好、文化基础差;反应敏捷、争强好胜意识强;自我约束力差,易产生厌学情绪等主要特点.体育理论课应根据学生特点灵活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安排上课程序,把握教学节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适时运用激励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以改进体育理论课堂教学质量[9].理论课教师要尽量民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在自愿分组、明确任务、相互监督、教师指导的基础之上,形成“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管理模式,营造自由有序的“自组织”场域氛围[10].

4 结语

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不单纯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具体说,场域就是现代社会高度分化后产生出来的一个“社会小世界”,每个“小世界”都是一个场域,高校体育理论课堂也是一个社会小世界,在这个场域中,“以生为本”是构建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观念基础.场域的主体是“体育专业大学生”.“本”是让学生在提高运动技术的同时,能够掌握系统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真正成为“懂体育的文化人和有文化的体育人”.另外提高“参与性”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论基础.在教师明确给出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查阅资料、自主进行相关知识拓展,这是提高学生“参与性”的最有效方法.学生参与度的增加可有效改善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改变学生“理论课是睡觉课”、“理论课可有可无”的观念.通过硬性规定和课堂软实力的提升,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场域当中,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的课件展示和活跃的课堂讨论环节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课教学场域的吸引力,进而逐步参与到体育专业的理论学习中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陈桂生.教育原理[M].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

[3]曾吉,吴明智,李智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7(1):95-98.

[4]廖小平,张长明.论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及其主要特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87-94.

[5]刘祖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6.

[6]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3.

[7]荆雯,池静莲.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7):98-103.

[8]劳凯声,刘复兴.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引自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2.

[9]叶小瑜.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体育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体育科技,2009,30(3):86.

[10]杨东平.2020:中国教育改革方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9.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od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Field”Theory

FEI Jia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235000,Huaibei,Anhui,China)

This paper aim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clas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foster better sports talents.Based on Bourdieu's“field”theory,this paper has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classroom observation,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 for the sake of sorting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curriculum is defective,and students generally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curriculum,so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In the academic circles,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and the teachers are lack of quality.The conclusion showed that we must renew the teaching idea and reconstruct the teaching mod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cla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heory and develop the whole sports discipline.

“Field”theory;phys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classroom teaching;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G 807.01

C

2095-0691(2017)02-0092-05

2016-11-23

2016年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Y2016D73)

费加明(1972— ),男,安徽淮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院系场域理论课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