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 提升核心素养
2017-03-08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小学五洲观澜校区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小学五洲观澜校区 杨 霞
核心素养是教学中特别关注的问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有效课堂教学。
十年的教学,十年的探索,使我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上《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兔妈妈分蛋糕的故事。有一天,兔妈妈要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白兔说:“我要蛋糕的二分之一。”小灰兔说:“我要多点,我要蛋糕的四分之二。”小白兔一听不干了,满脸怒气。这时兔妈妈开口了:“既然你们觉得不公平,那你们每人拿蛋糕的八分之四吧。”两只兔子一听,高高兴兴的接过蛋糕,此时兔妈妈却哈哈大笑了。故事欣赏到这儿,我故意一脸茫然地问学生:“兔妈妈为什么笑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顿时炸开了锅。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争辩中走进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主动;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例如 教学北师大版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所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我是这样操作的:第一天先让学生自学课本,预习课本32页的内容。第二天上课时,我先出题反馈,检查自学情况。检测题是: 14×12 15×11 23×12 12×11 13×12,检测时间10分钟。检测结果,全对70% 错一个25%错两个2% 错三个2% 错四个1% 。针对错误情况,我让会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临下课二次测试,正确率98% 。这样的放手教学,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运用猜疑、验证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教学北师大版三上《年月日》探究平年闰年规律时,我首先从近几年的二月份天数入手,发现其中的平年和闰年,并大胆猜测每四年过一次闰年,年份数除以四没有余数的就是闰年,有余数的就是平年,再试着判断整百年份,虽然除以四没有余数,却不是闰年,引发质疑。最后验证,得出结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律。这样的教学,在思维的碰撞中 ,既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数学核心素质
四、结合数学与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如在北师大版五下《倒数的认识》教学中,“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是倒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我从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为朋友”“师生关系”等创设情境,抓住了“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关键,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从感性上初步理解了“互为”的含义,为学生准确理解倒数的意义作了铺垫。事实上在教学中,当学生无法理解“互为倒数”的时候,他们借助“互为朋友”便能很快说出其含义。这样建构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解下表达的能力,形成对解决问题深入理解。数学交流能帮助儿童达成对事物的深度理解,在数学交流与表达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爱上数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