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2017-03-08祝东江
祝东江,陈 梅
(汉江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北 十堰 442000)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祝东江,陈 梅
(汉江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北 十堰 442000)
在高校翻译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运用翻译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是广大外语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课题立足于国内大多数高校英语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实用文体翻译”等课程教学实际,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研究与反思,以探索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实践;翻译实践能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推进,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发展大潮,越发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高层次翻译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职业化翻译人才。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办了英语专业,少数还开办翻译专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学生毕业,却仍不能满足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即传统的“结果对比”翻译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毕业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达不到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导致翻译人才供求矛盾突出。相关调查显示,目前翻译行业最紧缺审校、项目管理人和译者。中国翻译协会相关报告显示,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在90%以上,而受过专业训练、真正有水平的翻译人才只占总数的5%。
我国的翻译教学研究起步较晚,仍是薄弱环节,教师还在讲授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注重语言文字的对等转换,而忽视所涉及的文化交际因素。随着当前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翻译研究,如何有效解决传统翻译教学的弊端,已成为翻译课程研究和翻译教学改革的重心所在。
一、翻译教学现状
2006年3月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等三所高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并在当年招生。随后,其他一些高校也纷纷设立翻译专业本科、专业硕士,培养翻译类人才。但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和翻译专业获批有限;多数英语专业实践教育建设很薄弱,未形成实践教育体系。
长时间以来,翻译多从属于文学或语言学,未形成独立学科;以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为主,忽视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传统培养模式偏重于文学、科技、商务翻译,而对旅游翻译则关注不够;“以教师为中心,基于文本开展教学活动”,以课堂讲解和翻译练习为主,以教师对学生翻译练习的反馈为主,学生较少参与互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翻译应用能力的培养[1];沿袭向学生实施知识传授和灌输的模式,教材内容陈旧,例句老化,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课程死板,缺乏新意[2]。翻译教学未能足够重视翻译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使学生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具体如下:
(一)在目前的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1)教师教学“教条化”,惟教材与教案,缺少创新和激情;(2)教学结构程序化,复习导入、讲述新课、练习巩固、布置作业;(3)师生角色单一,缺乏互动交流;(4)多数高校未建立真正的翻译实习基地,几乎全部采用课堂教学模式;(5)课时量与作业量严重不足,意见反馈少、频率低。
(二)在我国,翻译专业新兴、年轻,办学经验尚浅,存在一些问题[3]:(1)课程体系未脱离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系统、连续、独立;(2)课程设置失衡,教材陈旧,内容偏重于文学,难以满足翻译市场对实用文体(企业介绍、广告、合同、产品推介、旅游资料等)翻译的需求;(3)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缺乏职业翻译和实战经验,培养学生双语转换能力、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应人文素质等方面做的不够,即翻译实践教学薄弱;(4)课外实践和实习教学体系尚未建立,未与市场接轨,不能让学生接受大量以职业为导向的 “浸泡式”的课外实践和实习;)5)学生专业知识缺乏,难以满足人才市场对翻译人才的多元需求[4];(6)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
(三)高职英语教育普遍忽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且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翻译能力差并有畏难心理,学生翻译能力培养还处于低水平。
(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也存在不足:(1)对翻译课不够重视,课程设置不完善,课时少,内容多,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性,没有专门合适的翻译教材;(2)教学理念和方法缺乏创新、系统性、实用性,教学模式传统,学生缺少实践练习机会;(3)学生汉英语言基础薄弱,缺乏翻译理论和技巧、汉英语言对比、文化背景及相关专业知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5]
二、对教学现状的反思
传统翻译教学都是在课堂环境下进行。有不少教师将课堂环境进行仿真设计,但与真实的翻译实践较远,易导致学生学与用之间的脱节。在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翻译实践是以作业形式存在的,很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当前翻译教学的最大障碍是上层教学观念未及时转变,实践教学被轻视或被忽略,经费和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的辛苦付出未得到认可。[6]
为改变这一现状,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社会、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研究与改革翻译实践教学,即根据毕业生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需要,进行分类培养。翻译教学对实践教学具有巨大要求,翻译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翻译实践能力。
泼斯坦、林戊荪和沈苏儒等知名教授指出:“要改变学院式的、封闭式的教学为密切联系实际的、开放式的教学”。戴炜栋建议以本土性、多元性、发展性为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7]。仲伟合建议,翻译专业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实践性和职业化;翻译专业知识与技能应包括“双语技能、翻译技能、相关知识和人文素养”,并能运用专业技巧与知识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
刘宓庆指出翻译教学必须坚持理论指导和集中培养学生作为译者的翻译能力,或“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巧”(贝尔)或“知识和技能系统”(PACTE)[8]。林克难提出,翻译教学应向“以学生为中心”过渡,扭转“填鸭式”被动的局面,引导学生“充满热情的创造性学习”,即“授人以渔”。H.Douglas Brown建议采用交互式语言教学法,创设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畏难情绪,培养自主学习能力。[9]王立欣等指出,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型的翻译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引导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三、翻译能力
关于翻译能力,国内外知名翻译家和教授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一系列观点,总结如下:
刘宓庆提出,翻译从业者应培养语言分析和运用、文化辨析、审美判断和表现、双向转换表达、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姜秋霞认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文化、审美、转换(“很独特、很重要”)能力。欲成为成功的译者,“应付各种不定因素的能力”不可或缺。杨晓荣认为,汉译英能力包括翻译技巧、对翻译标准和原则的把握、语言运用能力、知识量(百科和语言知识)、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要素。
诺伊贝特提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篇章、主题知识、文化、转换能力等定性参数。奥罗兹科则将翻译能力分解成为“以转换能力为核心的”九种能力的组合。皮姆提出一种最简方案(A MinimalistApproach),以适应当前信息时代对翻译人才的要求。
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翻译教学应重点训练学生熟悉以意义传递为核心的双语转换思维,培养双语转换和相关知识能力,包括百科知识、专业知识、及使用专业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手段。激活学生翻译能力的关键是强化其语篇意识,培养其语篇分析能力。
翻译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其知识面,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提升整体英语水平与就业竞争力。
四、翻译实践教学
翻译能力的培养提高需要大量翻译实践,换句话说,翻译能力是练就的,即在翻译实践中学习翻译。大量的翻译实践是保证学生熟练掌握语言和翻译能力的关键。柴明建议作业量不能少于1000字/周。刘宓庆指出,学生“应起码具有3万字的实践经验”,才可达到翻译最初级阶段。
翻译实践是翻译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从低到高分四个层次:传统翻译课程的实践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课堂讲评)、工作坊类的仿真翻译课堂教学(在“翻译”、“合作”、“讨论”中学习翻译)、应用于翻译专业的课外实践(活动单向,无法进行反馈)、大型翻译项目(教师指导分配,学生组成翻译项目组,自我管理,独立完成或共同探讨,按时交译稿,由教师审校定稿)。“广外”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双师型”翻译教学团队、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协同语言服务公司引入翻译新技术。
实习基地模式的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遵循职业相关性来选择业内/该地区优秀企业或公司,按照阶段性、持续性的原则进行实习周期设计,采用合作教学模式组建师资团队,并进行规范化的教学管理。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主动、创造性地建构语言知识,参与社会调查研究。建立翻译中心、协会、暑期社会翻译实践活动小分队,参与社会翻译服务或当地翻译公司业务,提高其语言、文化、组织、协调和翻译交流能力。
总体来讲,翻译实践教学,教师要做到:紧跟形势发展选择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翻译材料,即翻译材料要新;根据学校特色选取一些带有专业知识的材料,体现其“复合型”;客观准确的评价学生译文,指出其精彩之处和存在问题。
五、相关教学模式研究
国外应用型大学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研究、教学与实践”三者结合,翻译教学以职业导向,强调与市场需求接轨,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国内一些学者也已开始尝试仿真翻译实践教学,王湘玲等人提出“项目驱动的协作式”翻译教学模式,但没有形成完善的可操作模式和具体措施。
宋莉指出,拥有丰富译例的语料库运用于翻译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有例可循,拓宽翻译视野,译出用词精确、语法地道、表达规范的译文,提高翻译工作效率。掌握和利用语料库也方便教师开展翻译教学。
马萧将模因论与翻译教学结合起来,建议按照模因复制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过程实施教学,并重视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师应认真选择翻译实践材料,多次传授基础知识,积极渗透文化差异,强化背诵模仿训练,鼓励创造性模仿。
王立欣建议将合作学习与翻译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尝试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师生良性互动[10]。课堂教学少讲授,多采用翻译实例讨论、翻译过程报告、翻译工作坊。
“课型”理论(“案例型”、“体验型”)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参与学习、学会合作与创新,在辩论、实践中锻炼思维、获得新知。案例教学法(案例准备、分析与讨论、总结), “以学生为中心”,将其带入特定情境,进行案例分析,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翻译实践能力。
基于工作项目的翻译教学模式,分析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模拟翻译公司承接翻译任务,建立开放、动态的评价考核方式,并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和生生互评。
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法强调实践性,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讲自评、集体讨论[11],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翻译工作所需技能,培养协作翻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教师需注意:(1)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分配时间;(2)翻译项目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翻译材料适合学生专业方向、利于职业发展;(3)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和翻译软件,查找资料、团队交流、资源整合、创建立专业语料库等[12]。翻译教学采用翻译工作坊模式并结合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进行交互式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合作翻译的能力,增强其职业翻译素养和对翻译市场的适应力。
在翻译教学中,同伴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和翻译能力,提高“翻译面向对象”意识,实现“为读者而译”的意识转变,发掘措词、句法、语篇和风格等语言特点,有效提高译文质量。
白政文建议,教师须从三个方面提高教学水平:(1)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加强预习、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扩展课后作业(如“预习式”、“自学式”、“析疑式”)、增加课后作业的难度、丰富完成课后作业的手段(书写式、听力式、朗读式、调查式、个人独立式、自由组合式)、及实施合作学习;(2)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资源辅助教学,发挥人机交流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但不替代或排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3)端正学习思想,贴近社会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13]
孙晓芸认为,翻译教学尤其要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掌握有意识的篇章翻译技能,学会分析翻译的具体过程。[14]翻译课还应包括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开设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系统的翻译实践,体会不同文化差异,逐步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
贺志涵认为,“功能+忠诚理论”可用来指导当前的翻译教学改革: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并根据地域特点、高校特色和学生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搜集真实的翻译材料补充、丰富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促进专业成长,积累课程建设经验。
基于客观与建构互补理论,臧红宝等提出“341”(三个导向、四个模块、一个侧重)本科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15],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大量、系统的翻译实践来提高学生解决具体翻译问题的能力。
钱律伟建议,翻译教学采用“翻译工作室”模式[16],指导学生组建翻译团队,共同完成一系列翻译环节;项目化运作,以翻译实战为中心,补充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翻译职业素养和能力、锻炼团队精神。
胡瑾指出,教学改革重点应放在实用翻译理论传授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严密设计课堂程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搜集、选择和制作教学材料,搞好教材硬件和试题库建设。
六、教学改革、创新建议
翻译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汉英语言对比、转换能力,实现由语言知识向语言应用的转换。进入新时期,高校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契合就业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共同探究(师生、生生、人机合作)、信息与交际,提倡实用翻译教学,培养实际应用技能,强化文本准备、分析讨论、译例总结、确定译文等环节,使翻译行为与习惯更契合社会运用;注重精讲与练习,提高教学过程有效性。
翻译教学应加强文化导入与对比、课外英语材料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修养。课堂教学应将每节课的核心内容浓缩萃取,少讲、精讲、多练,并将课堂与企业实际需求和工作内容联系起来,实现教学内容和过程的社会化,将更多、更新的翻译理论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提高其学习效果和职业运用能力。翻译实践过程离不开集体、同伴、师生的合作研讨,分组研讨式、“项目驱动式”值得提倡,注意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有效结合,避免模糊反馈与过度反馈。
新时期高等教育应深化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翻译教学应注意以下七点:(1)“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学生、课堂活动、自主学习为中心,确定教改目标,启发学生理论思维,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性教学设计,开发特色课程,培养翻译实践能力;(2)根据市场需求、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文化翻译、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精选内容、有利教学、有所创新”,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并根据需要进行“增、改、删”,选取真实翻译素材,编写教学资料、制作课件和区域导向的补充教材、电子资源;(3)“双向兼顾、突出重点”,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鼓励教师学习翻译理论、参与翻译实践,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和教研活动,选聘一批职业翻译担任翻译教师;确定教师团队建设“短、中、长”三期目标;(4)拓宽、创新教学内容,重视公文、科技、新闻、旅游等应用文体翻译,增开与翻译知识和素养相关的课程,如软件翻译、中文写作、及地域特色课程等;(5)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教学课件、时文佳译、题库与练习题等,开设“自主学习”和“教学资源”栏目,帮助学生自主学习;(6)教学团队建设走国际化道路,拓展国际交流机会,开展联合办学、邀请国际专家讲学、参与社会服务等;(7)遵循发展、主体、过程和多元化原则,改革考核评价办法。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书,构建复合型、以生为本、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明确教学任务,开展翻译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掌握所需要的翻译知识、日常及商务场景的翻译技能。
作为地方性师范学院,翻译人才培养应注意:确立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语基础+技能拓展+文化内涵”的课程体系和灵活的考核方式;依托本地资源,与外宣、旅游、文化等部门及商贸企业合作建立翻译实训、实践和实习基地;促进师资转型,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挂职锻炼,聘请校内外翻译专家合作教学、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加大投入,建设专业化口、笔译实训实验室。在低年级阶段,帮助学生打好双语基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年级阶段,引导学生拓宽相关行业知识,掌握现代翻译工具;在毕业实习阶段,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七、结语
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新型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贯彻全新的教学理念,顺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以专业性、实践性与职业化为导向,培养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所必需的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各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遵循专业性、实践性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改革翻译教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多元化、职业化,使翻译教学和人才培养与世界、社会、各专业接轨,选用或组织编写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内容多样,富有时代性的教材;加强翻译理论及技巧传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汉英语言文化对比;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同时,更新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增加翻译课时,举办翻译讲座或开设翻译选修课。
翻译教师应具备全球化思维,充分认识和吸收国际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前沿理论,分析经济、社会全球化对翻译人才的要求,摒弃模糊局限性的形象思维,把翻译理论的精华应用于翻译教学。教学从理论与实践入手,注意“三个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手段,市场需求为导向)、四个模块(双语技能、翻译技能、相关知识和人文素养)、一个侧重(在各个方面加重汉译英的分量)”,确保二者同步提升。
[1][14]宋平锋.浅谈“翻译工作坊式”翻译实践教学模式[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
[2]贾清贤.接受美学与古赵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践教学[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2).
[3]王昕.高等师范院校翻译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2013,(11).
[4][7]王爱琴.“实习式”翻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
[5]王萌.从语用角度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技巧和方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
[6]余蕾.法律翻译实践教学新探索:实习基地模式下的法律翻译教学[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3).
[8]朱玉彬.以教学为取向的翻译能力探讨[J].外语研究,2008,(3).
[9]卢颖.翻译工作坊环境下CAT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1).
[10]王立欣.合作学习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
[11]刘娜.翻译工作坊教学法中同伴反馈效用的实验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
[12]白政文.蒙古族大学生日语翻译能力提升研究 [J].民族论坛,2013,(2).
[13]孙晓芸.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5).
[15]臧红宝.“341”本科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与翻译教学改革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2).
[16]钱律伟.基于翻译工作室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1).
汉江师范学院2016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004)
祝东江(1976-),男,湖北郧西人,硕士,汉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及英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