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绿色生态墙体类的开发与研究
2017-03-08黄燕萍黄文娟
黄燕萍 黄文娟
南通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室内绿色生态墙体类的开发与研究
黄燕萍 黄文娟
南通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本文从绿色生态墙体类的研发工作程序出发,阐述了该类墙体的开发研究思路与技术可行路线。通过新型墙体研发不仅能调节、净化、改善室内环境,同时呼吁人们对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观。
绿色生态;室内环境;墙体系列;研发思路
1 引言
人的行为离不开环境,环境治理能改善人的生存居住环境。以建筑室内环境中的墙体为例,最著名是Patrick Blanc在巴黎凯布朗利博物馆设计的生态植物墙,无论室内外都能给用者带来绿意,起到改善空气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供一个天然的有机环境。
2 在国内硅藻泥是目前流行的新型生态环保材料,具有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
硅藻泥健康环保,不仅有很好装饰性,还具有功能性,是替代PVC壁纸和乳胶漆的新一代室内装饰材料,现在已经逐步应用在建筑室内环境的建材施工中;传统壁纸的改良并上升为甲醛零含量的无纺布墙纸应用是绿色生态墙体开发又一大亮点。这种墙纸采用植物纤维为主材的工艺完成,韧性十足;活性炭墙体壁材作为一种高科技的纳米装饰材料,选用高效吸附性的活性炭和天然无机硅化合物及负氧离子等特殊材料,能快速、有效去除甲醛、氨及苯等有毒有害气体、消除异味、杀菌保洁、调节温度、防潮防霉、防火阻燃、隔热隔音、保温节能、净化空气等功能,使室内装饰、装修空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避免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3 研究绿色生态墙体系列对室内环境整治有较强的研究意义,这些材料高性能主要体现在绿色环保、改善空气质量、降低能源消耗等国际关注的室内环境质量研究的热点
室内墙体绿色与环保的设计既能满足人们对环境和艺术的双重追求,又能实现绿色环保技术与设计艺术的完美结合。本着从绿色环保的技术手段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理念出发,通过对建筑室内环境中绿色与环保的墙体建材施工调查研究,结合建筑室内环境中新型绿色环保的作用与设计应用方法,我们主要研发新型的绿色概念与环保墙体材料在设计与技术上的真实有效应用,使建筑室内环境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净化功能,同时享受到艺术的效果。针对不同的建筑室内环境,基于现有市场上已有的绿色环保墙体材料,对墙体材料的施工工艺和构造方法上做出更多形态上的研究,结合空间特点,设计出有一定代表性的绿色环保艺术方案。具体墙体开发有如下几种形式:
(1)绿色固体墙研究,主要发展固体废弃物生产绿色墙体材料,用大量的废弃物做原料,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
(2)根据个性独立的不同室内空间需求,设计绿色植物艺术表现力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构造面施工工艺的深层研究,使此类自然植物的绿色环保形式打破传统盆栽,使其能在墙体上有较强的研究和实施可能性,丰富建筑室内空间中单调的里面墙体表现方式。
(3)其他绿色环保墙体的研究
①硅藻泥、活性炭、无纺布墙纸等装饰材料的多方面应用;②手绘墙形式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的作用;③原木类建筑材料在建筑室内环境中作为墙体和家具的应用,以及其环保性能的体现。
4 在墙体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市场调研-分析调查-施工工法实验-数据改良-对比得出改良过程中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提升,最后对实物设计分析,综合新型绿色环保墙体材料和施工工艺,设计出不同方案,并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分析研究其可实施型和今后大规模应用可能性
在墙体研发过程中,我们遵循绿色、生态、环保的原则,主要技术路线有:
(1)认知新型绿色墙体材料的标志:①制造此类材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废弃物做原料;②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③产品第一不损害人类健康,第二还应有利健康养生;④产品在衰退期或者使用完尽后能再生循环使用;⑤具有多功能性,防火、抗震、保温隔热、隔音防静电、抗渗耐候、美观实用、防霉防蛀等。
(2)砌筑墙体的空心砖的原材料来源广泛,可以避免田烧砖并能消纳部分工业废料,且有生产能耗较低,对环境的污染小,产品质量稳定容易控制等优点。这种墙体使用过程中的热、渗、裂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采取有效的墙体构造措施予以解决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实验法,来改变墙体材料的比例结构,并尽可能使用工业废渣减少能源消耗,在制造过程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控制,达到质量的稳定性。
5 结语
绿色生态墙体类的研发可有效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物质和精神双重追求。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又能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一个健康的护盾。在美化环境同时,还给用者带来舒适的视觉体验双重功效,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墙体的开发还可以衍生室外绿色生态墙体,这显然对环境整治起到良好助推作用。
[1] 杨维菊.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2] 崔玉艳.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
[3] 张少君.建筑装饰施工[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7):1.
[4] 龚平,彭家惠.墙体材料绿色评价模型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6(9).
[5] 王爱迪,祝英杰,马洪燕.我国绿色环保墙体材料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J].建筑节能.2010(3).
[6] 吴清仁,吴善淦,张少君.建筑装饰施工[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7):1.
源自南通理工学院绿色技术研究所科研课题《室内墙体绿色与环保设计研究》科研201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