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问答

2017-03-08

中华书画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品鉴术语文人

现场问答

问:请您谈谈对当代书法标准的看法。

答:在当代,给书法树立一个艺术标准,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今天的书法艺术不是由今天的人们说了算的,而是由后代的人反复品评之后,才能得到确认的。王羲之当年不是也引起争议吗?连他的外甥孙羊欣在品定当时的书法时,只字不提他外公的行书。只是说他“特擅”草书、楷书。南朝人对王羲之也有意见。所以,林散之讲:“要三百年立住了才算数。”几千年、几百年最少也要几十年,经过历史的筛选,仍然保持夺目的光彩,令人百看不厌,这样的作品本身就成为标准。其实,标准的树立不是完全靠说出来的,而是由大量的作品树立起来的,好的作品本身就是标准。

实际上,当代人关于标准的苦恼,不是理论的苦恼,而是面对作品的苦恼。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每次展览评选后,人们对评选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否定。我想,所谓标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标准权威的丧失,而不是标准的丧失。标准一直在那里,论传统风格,有二王、苏黄米蔡等人的作品摆在那里,人人得见。理论标准也有,古代书论里也有共识。那么,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那些标准是古代文人的标准,而当代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群体,无论是参加展览的作者群体,还是评委,都已经不是传统文人。所以,实际上是文人标准在当代产生权威危机。其实,当代处于由书法人自己建立新的宏观标准的时期。其中首要任务就是树立艺术家的标准,与文人的书法标准相区别。古代文人群体的话语权威已经一去不复返。

当代书法也要树立当代的术语标准。再用古代的术语标准来评定当代作品,已经不适应当代的文化现实。古代的术语标准是在古代的文化系统里的。这些术语只有在古代文化系统里,才能得到准确的使用。在古代,在人们想像的书法的黄金时代里,谈论书法作品的“好”或“不好”,是很不容易的。以卫夫人名传,在古代影响比较大的《笔阵图》说:“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连所谓“尚法”的唐人虞世南也说:“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假笔转心,非豪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学者心悟于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书法的“道”,是最重要的标准。所谓“法”是为“道”(有时降到“神气”的层面上)服务的。可见,古人也不是人人只要写字,或者学了某家法度,就明白书法的好与不好的。在古代标准看来,书法既是一种技艺,但是读书人的心灵进入玄妙的道的艺术,不是大众都懂的艺术。所以,经生书法和翰林院的书法,在“道”的标准下,地位是比较低的。而道这个术语,对于当代的文化现实来说,已经生疏。研究古代术语,已经是专门的学问,我们用古代术语标准指导当代的创作,问题肯定不少。

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术语标准?其实答案明确,就是真正理解传统术语标准。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也可以像北宋一样,提出自己的术语标准。我们翻翻宋代之前的书法理论文章,哪里有强调“韵”呢?而黄山谷就大张旗鼓宣扬“韵”,来说明他当时对书法内涵的感受。我们也可以由当代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提出自己的术语标准,以切合当代的书法实践。至于所谓时代标准,就像后人给晋代书法一个“韵”的标准,后世的人们会给我们,我们没有必要焦虑。我们最需要焦虑的应该是:传统术语标准已经不符合当代的文化现实,而新的术语标准系统迟迟没有建立。整个局面,古也不是,今也无能。

新的术语标准的出现必须 建立在品鉴的实践基础上。对于当代来说,善于品鉴已经是当务之急。只有品鉴,才能使标准有经验的基础;只有正确的品鉴,才能使当代书法艺术家、书法理论家脱口而出的言语,具备标准的力量,成为标准的关键词。关于品鉴的失误和正确的方法,如厚古薄今和文人相轻,都严重妨碍当代标准的建立。眼前有作品而不识,或者故意视而不见,那么品评又从何开始?再者,人各有所好,对品鉴也是一个障碍。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当代书法的变化与多元,需要分类标准。如果都以一方类型的标准,来否定另一类型的标准,将永远无法摆脱标准失语的困境。只有从整体出发,研究丰富的局部,在各个类型里形成标准。然后,在更高的层次形成共识,从而建立一个当代的丰富的完整的书法术语标准系统。“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因此,品评之人有通观就很重要。

以我个人所见,古代术语标准有两个最重要的范畴,就是“法”和“意”。它们可以涵盖传统书法,但是包含不了当代书法。词语是有时代色彩和时代内涵的,提“阶级”,我们 会想到政治斗争。在书法里,一谈论“法”,总讲究来历、家数。一说“意”,总摆脱不了文人的气息。笔墨当随时代,标准也随时代,起码术语标准要随时代。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谈“法”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强调来历的一面也是明显的,对原创来说,这就不是一个具有引导性的术语。随着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互相影响和渗透,以及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现代书法的现代性、公共性、世界性,都不可避免地要在艺术标准里得到体现,一门伟大的艺术绝不会仅仅是一枝独秀,必然是融汇百川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总之,不同类型的书法标准自然不同。古代文人书法有文人书法的标准,因此有它们的术语。当代书法有当代书法的标准,因此也需要适应自身的术语标准。当代书法的术语标准,以“线条”取代“点画”、以“形式”代替“法”、以“精神”取代“意”,是笔者多年思考确认的关于当代书法标准的关键词。

总之,我关于当代书法标准的基本看法是:标准是人定的,当代书法要由书法人自己来定,而不再由文人来定。定标准的过程,以品鉴的实践为基础,从术语入手建立标准。当代书法的基本标准是线条的标准,形式的标准,精神的标准。都与古代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超越了古代文化系统的限制。有利于当代书法的原创性,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有利于个性与时代精神的合一。

责任编辑:韩少玄

猜你喜欢

品鉴术语文人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品鉴臻物
品鉴臻物
品鉴看展
品鉴臻物
文人吃蛙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