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场用水规划的讨论
2017-03-08李佩珊
李佩珊
北京清润国际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对机场用水规划的讨论
李佩珊
北京清润国际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在给水及排水工程里,最常涉及的就是建筑给排水,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场供水排水的规划也渐渐走进我们给排水工程师设计范围。从之前的经验来讲,相比建筑给水排水来说,给排水工程师可能对机场供水排水的设计比较陌生,但是凡事都有第一次,为了能更好的投入到祖国建设中去,下面来对机场的供排水问题做一个总体规划。
机场规划;给水排水;水量预测
1 引言
在给水及排水工程里,最常涉及的就是建筑给排水,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场供水排水的规划也渐渐走进我们给排水工程师设计范围。从之前的经验来讲,相比建筑给水排水来说,给排水工程师可能对机场供水排水的设计比较陌生,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机场给水排水的设计规划,基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 给水工程规划
给水方面,为满足园区发展对用水量增长的需求,应确保给水管网的安全、可靠、卫生。特别是对卫生方面的要求,一定要保证水质不会受到污染,给水水源要远离污染源,对规划园区内的给水管网做好密闭性措施,以确保用水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1 给水水量预测
规划区域用水量预测应采用用地指标法计算求得。首先应对规划区域内的各项目作用类型进行划分,如:居住用地,一类工业用地,机场辅助用地,是否附近需要预留商业旅游用地,机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及绿化用地。根据不同区域用地的不同作用和占地面积,进行用水量的估算。
2.2 供水水质
供水水质是否达标,应按照《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规定,供水水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水中不得含有致病微生物;
②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③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2.3 供水水压
城市配水管网应具有足够的水压,以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的要求。在确定供水水压时,应根据《城市给水规划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010版规定,城市配水管网的供水水压宜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30米的要求。
2.4 水源选择和蓄水池规划
在进行水源选择时,应结合当地总体规划,规划水源为河流取水,开采浅层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并规划设置具体水源地。对水源地及其周边地形及环境进行描述。
另需根据园区大小,确定规划临时蓄水池的数量及具体位置,根据用水量确定蓄水池的容积,根据实际地勘确定水池的地面标高,及可用占地面积。利用已知市政条件核对是否需要加压给水以满足附近地块用水水头需求。
2.5 管网布置
由水源至高位水池之间设两条输水管线,每条输水管线的输水能力应达到整个输水工程设计流量的70%;沿主干路布置给水主干环网,由支管输水至每个地块内部,保证供水安全。
给水管道应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距人行道路缘石1-2.5m,埋深一般为2.2-2.5m。
3 排水工程规划
3.1 规划目标
结合道路交通规划及竖向规划,在排水(污水和雨水)系统上进行综合考虑,有利于统一规划和分期实施。
3.2 排水体制
根据当地总体规划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排水体制并结合园区开发和道路建设加以实施。
3.3 污水量预测
污水总量以总用水量的80%计算。
3.4 污水设施及管网布置
3.4.1 污水设施
污水处理厂位置应设在园区下风向,靠近工业用水大户且靠近中水用户。
工业废水需根据各业主的具体废水水质,选择合适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流程,就近分散设置专属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工业废水水质需满足行业标准和国标排放标准,方可至园区市政污水管网。
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居住、商业用水经过化粪池或隔油池生化处理后,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水质达标后,用于绿化浇洒。
3.4.2 污水管网布置
在园区主干路设置污水干管,汇集各个工业地块的污水,接入园区污水主干管,排入原有工业园区的原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地势低洼处设置污水提升泵站,提升污水排到就近高势污水井,在园区内,尽量沿等高线敷设污水横支管,在主道路敷设污水横干管,在横支管接入横干管点,地势起伏较大设置跌水井,尽量减少污水管埋深。
3.5 雨水量预测
雨水量计算采用当地暴雨强度公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雨水排放应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沟壑及水体。如遇水资源缺乏地区,应充分与景观规划,在地势低洼处建立雨水人工收集利用系统。
4 结束语
人类社会每天以光一般的速度在更新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给水排水专业不能再局限于只致力于建筑方面,更应该向更广更大的空间寻求发展。所以,对机场给水排水的规划是给排水行业及给排水工程师的必经之路,早一天掌握大规划的要领,才能在那个时代真正来临的那天从容面对,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
[1]《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
[2]《城市给水规划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010版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4]《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