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
2017-03-08张雪梅
张雪梅
(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100)
探析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
张雪梅
(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100)
目的分析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患儿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以及临床指标改善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可靠、缩短病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人血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常见的儿科血液系统疾病,尽管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为良性,但是不及时治疗仍然可能导致内脏出血等严重合并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该病的治疗原则在于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血小板指标,快速止血。尽管现代医学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做出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关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原因仍然没有完全明确,因此特异性的治疗药物也相对缺乏[1]。临床中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本文选择我院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内容[2],年龄在14岁以下,排除合并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研究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5.62±1.57)岁。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3~13岁,平均(5.94±1.7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治疗,给予患儿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注射,用药剂量为2 mg/kg·d;研究组42例患儿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给予200 mg/kg·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天之后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口服,剂量为2 mg/kg·d,连续治疗3周之后对疗效进行分析。
1.3 评价指标
(1)疗效:显效:3周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主要体征表现消失,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较好的改善,血小板计数上升、趋于正常;无效:达不到显效和有效标准的患儿评价为无效。
(2)症状改善时间:对两组患儿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疗效对比
研究组42例患儿中评价为治疗显效的25例、评价为有效的有15例、无效的患儿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儿中评价为治疗显效的22例、评价为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患儿7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78.57%。结果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指标对比
研究组42例患儿的出血症状停止时间为(2.53±1.16)天、血小板指标恢复时间为(4.63±1.52)天、住院时间为(11.63±2.51)天;对照组42例患儿的出血症状停止时间为(5.07±1.54)天、血小板指标恢复时间为(7.84±1.84)天、住院时间为(18.37±3.38)天。研究组患儿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自身血小板抗体产生,进而出现血小板破坏、生成数量下降继而发生出血[3-4]。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尚未明确,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与药物也相对匮乏[5]。本文中,对研究组患儿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其中人血丙种球蛋白能够中和抗原、清除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细胞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自身组织的破坏[6-7]。地塞米松能够抑制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受体,减少血小板吞噬清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血小板寿命[8]。最终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地塞米松与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较好、症状改善时间较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比单纯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更为显著(P<0.05),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 张玲玲,薛天阳,许 伟,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54-155.
[2] 罗 方.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3):146-147.
[3] 李建厂,贾秀红,唐慎华,等.个体化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1,16(4):180-182.
[4] 覃黄正.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90-92.
[5] 陈 影,余燕红,陈少君,等.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89-90,93.
[6] 李 霞,于维丽.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51.
[7] 吴 涛,于红涛,张忠强,等.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52-53.
[8] 施 丽,朱海豹,郎巧英,等.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中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中国药师,2016,19(3):538-540.
本文编辑:吴 卫
R558+.2
B
ISSN.2095-8242.2017.001.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