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中运动性伤病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江阴市部分中学为例
2017-03-08章成
章 成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 214437)
一、问题的提出
足球是一项高对抗的运动项目,学生们在参与足球运动时,会经常受到伤病的困扰,如擦伤、扭伤等等,这不仅妨碍了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更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知晓学生运动性伤病的情况,了解运动性伤病发生的缘由,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二、研究对象
江阴市星级高中5所(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阴市第一中学、江阴高级中学、江阴市第二中学、江阴市要塞中学),每所高中随机选取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各20人,共计300人。
三、研究结果
运动性伤病是外伤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足球运动由于其高对抗性而成为运动性伤病高发的项目之一。本文所指的运动性伤病是指参加足球运动所造成的组织性损伤,功能障碍,轻度感觉异常,在短期内不能消失,不论轻重,均属于运动性伤病范畴。同时,根据受伤程度,分为轻度损伤(轻度损伤、轻度感觉异常、短期内不能消失、伤后不影响运动)、中度损伤(伤处时间>1~2周,不能参加足球运动)、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加足球活动,须住院治疗)三种。
1.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率较高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主要就学生在最近半年内足球运动中运动性伤病发生的频率、类型、程度,以及受伤原因等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为96%。
表1 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情况统计表(n=287)
2.学生运动性伤病以擦伤、扭伤、挫伤为主
足球运动中运动性伤病主要有擦伤、扭伤、挫伤、拉伤、骨折、脱位等6种。在对足球运动中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类型的统计中发现,擦伤性伤病为44.93%,最为频繁;其余依次为扭伤31.64%、挫伤13.04%、拉伤7.97%、其他1.69%、骨折0.48%、脱位0.25%。应该讲,受伤类型与足球运动强调身体对抗的项目特征基本吻合,且以擦伤、扭伤、挫伤为主。
3.学生中、重度运动性伤病发生率接近50%
学生运动性伤病以擦伤、扭伤、挫伤为主,但是他们的损伤程度是怎样的呢?在对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程度的调查中发现, 52.90%为轻度损伤、38.65%为中度损伤、8.45%为重度损伤。中、重度损伤比例接近50%,意即,只要受伤,接近一半的学生,至少需要休息1~2周,部分学生甚至更长。进一步分析发现,擦伤、拉伤、其他类损伤以轻度损伤为主。其余的损伤,尤其是扭伤、挫伤、脱位、骨折,均以中、重度损伤为主,这是导致学生运动性伤病中、重度损伤接近50%的主要原因,因为类似于扭伤、挫伤、骨折之类的伤病,要么不发生,要发生就是中、重度,所以需要尽可能地避免。若该趋势继续发展,必将对足球运动在中学生中的开展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而从此类运动损伤发生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学生虽然对足球运动兴趣盎然,但是其足球基本技术、基本意识、基本水平较低,在对球的争夺中,保护与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4.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原因
表2 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原因的统计表
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的次数总共为426次,其主要原因有犯规因素、环境因素、自身身体机能因素。足球运动中,运动性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因素、身体机能因素、心理认识因素、组织安排因素、环境因素和犯规因素等6种。由表2可知,导致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犯规因素,达到88次,占统计总量的20.7%,其次为环境因素(19.0%)、身体机能因素(17.8%)、组织安排因素(17.1%)、技术因素、心理认识因素(12.7%)。由此看出,犯规因素、环境因素和自身的身体机能因素是导致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四、讨论与分析
1.学生足球技术、意识较差,极易引发犯规
由表2可知,学生因对方犯规致伤高达73次,占统计总量的17.1%,为诸原因之首。表明中学生在踢球时盲目性、随意性较强,同时动作过大,且多为犯规动作,而此类动作极易给对手造成伤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中,或者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学习足球竞赛规则,帮助学生明确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足球观,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做到不侵犯对手的合法权利,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参与运动、增加知识、增进技能。另外在自发的比赛中,最好有裁判员来监督比赛,培养学生裁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
2.学生活动场地条件不理想,有待改进
环境因素是导致学生受伤的第二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因场地欠佳而导致学生受伤。在参与调查的5所学校中,部分学校由于人工草坪修建年代久远,而出现草皮脱落、地基高低不平的现象;部分学校由于活动场地的限制,而出现学生在塑胶篮球场、跑道甚至水泥地上踢球的情况。显然,这样的场地设施是不利于学生进行足球运动的,是不利于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的。学校体育教研组应及时向学校提出修整的建议,努力给学生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
3.学生对运动性伤病的认识不够,有待提高
身体机能因素是导致学生受伤的第三因素,其中旧伤复发和过于疲劳是主要原因。表明中学生对于伤病的了解、重视不够。很多学生对于受伤,一方面,重视不够,经常出现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的情况,甚至带伤运动,造成伤病的加重。另一方面,受伤、康复、再运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伤后的康复问题,知之甚少,尤其是何种程度为康复?康复后如何再投入到运动中?经常出现由于康复不到位或者没有注重伤处的康复运动而出现的反复伤病。针对此类情况,一方面,教学、训练中应灌输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校医应加强对此类学生的监管,在体育教师、校医的监控下,逐步地恢复运动。
4.学生中“准备活动不到位”现象普遍,亟须改进
组织安排因素是导致学生受伤的第四因素,其中准备活动是主要因素,由于“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的受伤高达71人次,占据较高比例。此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学生课余的自发比赛中。原因是多样的,如,时间紧,一节45分钟的课外活动课,除去人员的召集、分组,再加上准备活动,时间所剩无几,所以大多数学生选择不做准备活动而参与到比赛中或者边比边做准备活动的情况;再如,不仅仅在足球运动中,其实,中学生不做准备活动而参与运动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意即,学生对于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准备活动对于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学生不做准备活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加强教育,并教会学生一套简单易行的徒手操或拉伸练习方法;另一方面,如在课外活动课等集体参与的活动时间,要求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强制性地进行准备活动。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根据以上调查可以得到以下四个结论:(1)足球运动中,江阴市中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率较高,人均达1.443次。(2)足球运动中,江阴市中学生运动性伤病以擦伤、扭伤、挫伤为主,其受伤类型与足球运动强调身体对抗的项目特征基本吻合。(3)足球运动中,江阴市中学生中、重度运动性伤病发生率接近50%,伤病严重地影响到了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伤病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运动性伤病问题必须引起学生、教师、学校的重视,营造一个健康的足球运动环境刻不容缓。(4)犯规因素、环境因素、自身身体机能因素是导致学生运动性伤病发生的三大原因[2]。
2.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建议采取的措施有:(1)积极实施干预,有效控制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刻不容缓,尤其是中、重度运动性伤病的发生。(2)建议在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中,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学习足球竞赛规则,帮助学生明确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足球观。(3)建议学校体育教研组向学校提出修整场地的意见,努力给学生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4)建议教学、训练中应灌输运动性损伤的相关知识,体育教师、校医应加强对此类学生的监管,使同学们能尽早恢复运动。(5)建议一方面加强教育,并教会学生一套简单易行的徒手操或拉伸练习;另一方面,如在课外活动课等集体参与的活动时间,要求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强制性地进行准备活动。(6)建议树立正确的心态对待“伤病”,建立正确的足球观,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做到不侵犯对手的合法权利。
[1] 谢军.关于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其防治[J].体育科研,1994,(3):28-31.
[2] 郭平.足球运动中损伤的预防[J].学校体育,1991,(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