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池市1980—2010年浅层地温变化特征

2017-03-08黄秀秀谭佳勇覃晓玲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7年6期
关键词:河池河池市年际

黄秀秀,谭佳勇 ,覃晓玲

(1.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气象局,广西 河池 547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金城江区气象局,广西 河池 547000 )

1 前言

下垫面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统称为地温,气温与地温的变化对农业生产都产生深远影响。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气候变化的同时,也更多的关注地温的变化。任国玉[1]等研究了近54 a中国地面气温变化,得出中国地表气温增暖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陆晓波[2]等通过分析中国近50 a地温的变化,得出地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东北地区增温显著,而在西南东部却是下降趋势显著;康文英等研究了衡水市50 a气温与地温变化分析[3],表明低温变化主要以土壤表层变暖为主;高霞等分析了冀中平原近50 a气候变化特征[4],夏季气温的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不一致。本文利用河池市3个气象观测站近30 a 0~20 cm浅层地温、降雨、气温等资料,对地温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及影响因子等进行研究,为河池市农业生产、矿产资源开发、气候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本文资料选取1980—2010年河池市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从地理位置挑选3个站分别为南丹国家一般站、河池国家基本站、都安国家基准站)0 cm、5 cm、10 cm、15 cm、20 cm逐日地温、平均气温、降雨量等资料。季节划分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采用线性趋势法线性回归方程:

y(t)=a0+a1t

(1)

式中:a1代表线性趋势项,y代表平均地温,t代表时间,a1×10表示平均地温每10 a的气候倾向率。

用式(1)来分析河池市1980—2010年浅层地温的演变趋势[5];采用M-K检验法来研究0~20 cm地温的突变年份[6];采用spss统计软件做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显著性检验。

3 浅层平均地温的气候倾向率

表1 河池浅层地温气候倾向率(℃/10 a)Tab.1 Linear trend of flect soil temperature in Hechi(℃/10 a)

注:*、**分别表示通过0.05,0.01置信检验

从季节分析(表1)河池市春、秋、冬各层次地温均呈升高趋势,升幅为0.004~0.325 ℃/10 a,春季15 cm、20 cm,秋季0 cm的升高趋势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夏季各层次年际变化呈降低趋势,降幅为0.2~0.354 ℃/10 a,其中15 cm降幅通过0.05显著性检验,5 cm、10 cm、20 cm降幅通过0.01极显著检验。

从年变化分析(表1),河池市0 cm、15 cm、20 cm地温年变化呈升高趋势,升幅为0.042~0.153 ℃/10 a;5~10 cm年变化呈弱降低趋势,降幅为0.02~0.042 ℃/10 a;但升高或降低趋势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总体上河池市浅层地温呈升高趋势。从表1分析可以看出,0 cm地温的变化幅度均大于5~20 cm地温(夏季除外),夏季各层次降温幅度较大;这是因为表层地温受气候因素影响最大,这与“当今全球气候正经历一个明显变暖的阶段,而在中国南部的部分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夏季气候却呈现变冷趋势”的气候大背景相一致[7]。

4 浅层平均地温的年代际变化

从表1可知,0 cm地温30 a平均值为21.63 ℃,与5~20 cm地温平均值差值为0.38 ℃,5~20 cm地温年平均基本一致,差值仅为0.1 ℃,说明随着土层变深,土壤受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变小,土温更趋于稳定。0~20 cm年平均地温变化趋势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浅层地温上升或下降趋势不显著。由图1可以看出,0 cm、15 cm、20 cm各层次地温年际波动趋势及出现转折的年份一致,总体上均呈升高趋势,其中1980—1985年属于逐渐变冷时期,地温呈下降趋势;1986—1992年属于波动上升期,地温逐步回升;1993—1997年属于地温较冷年份,地温较平均值偏低0.3~0.5 ℃;1998年以后地温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其中0 cm层次上升最明显,属于快速上升期。5 cm、10 cm年际波动在1980—1998年趋势与其它层次一致,但1998年后维持降温趋势。

图1 a、b、c、d、f为30 a 0~20 cm地温 图2 河池浅层地温的M-K曲线变化曲线及线性拟合曲线Fig.2 M-Ktests of fleet soil temperature in Hechi fitting curves for the river basin Fig.1 a, b, c, d and f are 30 years 0~20cm and linear

5 浅层地温的气候突变

M-K检验法是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河池浅层地温的M-K曲线可知:0 cm地温1980—1982年、1990—1993年、2002—2010年呈上升趋势,但3次地温上升过程均不显著;1983—1989年、1994—2001年呈下降趋势,其中1984年下降趋势通过0.05显著性检验。根据UF(K)和UB(K)两条曲线交点的位置可知,0 cm地温突变点为2003年。5 cm地温1980—1990年、1993—2010年呈下降趋势,其中1984年、1997年2 a的下降趋势十分显著(通过0.01显著性检验),1991—1992年呈上升趋势,突变点为2008年。10 cm地温近30 a呈下降趋势,1983—1985年、1996—1998年下降趋势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其中1984年、1997年下降趋势通过0.01显著性检验,突变点在2008年。15 cm地温1980—2005年以及2007年呈下降趋势,突变时间为2007年;20 cm地温1980—2005年及2008年呈下降趋势,突变时间为2005年。可以看出,随着土层变深,土温的突变时间相对的延后,从侧面说明,随土层变深,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对滞后。

6 浅层地温与降雨、气温的相关性分析

表2 1980—2010年河池市气温、降雨、地温之间的相关系数Tab.2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rainfall and temperature of the river basin between 1980 and 2010

注:*、**分别表示达到0.05,0.01显著水平

通过SPSS分别计算1980—2010年0~20 cm地温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如表2可知:气温与地温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99~0.569(其中0 cm、15 cm、20 cm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5 cm、10 cm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浅层地温与气温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温受气温变化影响显著;降雨量与各层地温呈负相关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降雨增多(减少),各层地温呈降低(升高)趋势。同时通过分析近30 a河池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气温以0.2 ℃/10 a的速度上升 ,降雨以5.7 mm/10 a的速度减少。因此可知,气温升高是导致河池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降水量减少是影响河池地温升高的因子之一。

7 小结

①从季节分析,河池春、秋、冬各层次均呈升高趋势,升高幅度0.004~0.325 ℃/10 a,夏季各层次年际变化呈降低趋势,降幅为0.2~0.354/10 a;从年变化分析,0 cm、15 cm、20 cm呈升高趋势,升幅为0.042~0.153 ℃/10 a;5~10 cm呈弱降低趋势,降幅为0.02~0.042 ℃/10 a。

②0 cm、15 cm、20 cm地温年际波动趋势一致,1980—1985年呈下降趋势,1986—1992年属于波动上升期,1993—1997年属于较冷年份,1998年以后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其中0 cm层次上升最明显,进入快速上升期。5 cm、10 cm年际波动在1980—1998年趋势与其它层次一致,但1998年后维持降温趋势。

③河池市5 cm、10 cm地温突变点均为2008年;0 cm、15 cm、20 cm突变年份分别为2003年、2007年、2005年,土层变深,地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对滞后。

④气温升高是导致河池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降水量减少是地温升高的因子之一。

[1]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 a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 气象学报, 2015,63(6):942-955.

[2] 陆晓波,徐海明,孙承虎,等.中国近50 a地温的变化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5):709-711.

[3] 康文英,徐建芬.衡水市近50 a气温与地温变化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2013年8月,15(4):104-107.

[4] 高霞,陈海涛,张艳梅.冀中平原近50 a气候变化特征[J].贵州气象,2007,31(4):5-8.

[5] 陈海涛.水城近50 a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09,33(4):23-24.

[6] 周绍毅,苏志,李强,等.1961-2010年广西浅层低温变化特征[J].西南农业学报,2012(04):1372-1374.

[7] 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1994,20(12):19-26.

猜你喜欢

河池河池市年际
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简介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北太平洋海温Victoria模态与ENSO年际关系的非对称特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我爱我家
山路颂歌
河池市成立共青团教育工作委员会
ENSO强度模拟差异对全球变暖下热带太平洋大气变化预估结果的影响❋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