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2017-03-08赵敏
赵 敏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心胸泌尿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在冠状动脉狭窄近端与远端之间建立通道的方式被称为心脏搭桥或冠状动脉搭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常用重要方式。同时,随着民众物质与精神双层意识提升,人们对护理提出了从无到有的要求,临床护理模式从诞生到当下也发生了质的变革。立足于心脏搭桥术医学领域,一个符合患者实情的良好护理方案有助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由此优质护理诞生了[1]。本文主要探讨了优质护理对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康复与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优质护理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及推广提供可靠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符合心脏搭桥的手术标准,并顺利完成手术。以护理方式为基准点,按照随机、均衡的理念,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7~72岁,平均年龄(63.65±2.47);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7~73岁,平均年龄(64.65±2.5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2]。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常规护理”治疗方案,主要涉及监定时消毒、基本健康宣教、翻身、生命体征检测等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基础治疗+优质护理”治疗方案:(1)心理干预:若患者产生了恐惧心理或紧张、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在全面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基础上,耐心安抚其不良心理反应,并讲解相关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3]。(2)健康常识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整个心脏搭桥手术的治疗过程、术后并发症及相关护理常识,积极解除患者和家属困惑,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3)生活及饮食:患者入院时进行营养评估,掌握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患者治疗情况、体质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营养补充,并对患者提出戒烟戒酒的要求。(4)术后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做好预防措施,同时对患者实施运动指导,防止移植血管的再狭窄。
1.3 疗效标准
(1)患者病症知晓率与满意度,采用问卷调研形式[4]。
(2)SAS及SDS评分对比。SAS、SDS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康复状况越糟糕。
(3)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方式及社会功能四个指标,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分析
为了对数据有更准确计算,对各项计数、计量资料采取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来表示,采取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来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 果
2.1 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2组相较而言,在护理前SAS、SDS评分几乎没有差距;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s)
表1 2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s)
组别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9.45±5.31 42.12±3.34 51.53±5.13 44.23±4.12对照组 49.36±5.23 44.55±5.26 51.43±5.17 47.98±4.56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对比
2组相较而言,在护理前四个指标评分几乎没有差异;护理后研究组各个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对比(±s)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对比(±s)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生活习惯 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40) 56.45±2.11 86.01±2.23 62.16±1.75 91.27±1.28 50.28±10.11 92.16±2.78 50.15±1.25 90.45±0.57对照组(n=40) 56.25±2.125 78.05±3.45 62.11±1.45 80.45±1.16 51.45±11.24 85.45±2.98 51.25±1.45 75.15±0.58
3 讨 论
据相关临床实验表明,对于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对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并发症状况及相应紧急状况进行密切关注或及时处理,本质上来讲,常规护理作为最基本的护理举措,并没有考虑到患者的真正需求,而优质护理正弥补了这一临床弊端。优质护理贯穿患者整个围手术期阶段,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上干预,安抚其不良心理反应,并讲解相关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促进患者的依从性及手术开展的顺利性;对患者饮食及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为术中及术后机能恢复提供了过硬的身体素质。在术后,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如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再加之适当运动指导,如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改善,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床上运动逐步过渡到下床行动,并对患者运动时间及运动量进行合理把控,有利于恢复患者身体八大系统的基本功能,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和贮血功能。
在本文研究中,2组相较而言,在护理前SAS、SDS评分几乎没有差距,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及在护理前四个指标评分几乎没有差异,护理后研究组各个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优质护理对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而言,能够从各方面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较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7]。
[1]崔颖颖,孙玉荣.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心脏搭桥术的术后护理[J].天津护理,2017,25(05):407-408.
[2]孙婷婷,赵胜辉.优质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26.
[3]汪 晶,张 莉.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心脏搭桥术后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8):174-177.
[4]李晓媛,李 春,章春芝,任志慧,奚 月.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脏冠脉搭桥术围术期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53-56.
[5]余 秀.系统化理念下的连续护理模式在心脏搭桥术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0):1522-1523.
[6]胡 丹.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05):75-77.
[7]许 娜.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