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明:火箭发射场的特殊观众
2017-03-08
杨晓明:火箭发射场的特殊观众
文/刘慧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备实施发射。
杨晓明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20: 00。与周围轻松等待观看火箭发射的人不同,身为驻京某特种工程技术安装总队副总队长的他表情凝重:按照通知表上的时间,国内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应于18:30发射升空,可是火箭点火时间却一次次推迟,眼见1个半小时过去了,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吗?
5个月前,文昌发射场2号工位首次启用,“长征七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文昌发射场的建设成功了一半。此时,另一座发射塔架,文昌发射场1号工位上,“长征五号”整装待发。
“好家伙,这回就看你的啦!”仰望着自己亲手构建的发射塔架,杨晓明紧张而又期待。
“火箭一天不发射,我的心就一天也不能放下来。毕竟发射场的建设质量要靠成功发射来检验……”
海南文昌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滨海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发射效率高、射向宽、运输便捷等优势,能够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的任务需求。
“我们不能局限于完成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完成好任务。这一个‘好’字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打造精品工程。”回首来时路,杨晓明的眼眶有些湿润,“我们奔着这个11年前就开始的航天宏伟计划而来,在这里,我们也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搭建通往太空的天梯是一项影响全人类的浩大工程,然而它的起步却是从建设者们住进低矮酷热的帐篷开始的。
“当初来的时候,没有临时设施,也没有任何依托,只能搭帐篷。这种环境对我们是一个考验。海南冬季搭帐篷住还可以,但是我们1月份来,在帐篷里一直住到6月份。在三十六七摄氏度的高温下,空气湿度非常大,住帐篷是非常难受的,也没有办法装空调。官兵进了帐篷,第一件事就是脱衣服,一直脱到仅剩一个裤头,不然我们穿在身上的衣服会被汗水湿透。但是出帐篷又必须穿戴整齐。因为军容严整是纪律,也是作风。”杨晓明回忆道。
克服了酷热环境的煎熬之后,新的挑战又开始了:火箭点火发射时,瞬间产生的高温烈焰和气体,要通过导流槽分流。施工中,导流槽需向地下开挖几十米深,来自海洋的强大侧向压力给导流槽施工带来巨大的危险。再加上雷雨天气、盐雾天气、台风袭扰等因素,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
“海洋强大的侧向压力,使基坑内部积水严重,靠凹地渗降水位已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工程指挥组技术负责人温彦岭介绍说,“为了不误工期,经反复研究,最后我们把导流槽区域先进行开槽包围,围住以后外部的水进不到基坑内部,再通过降水、排水,保证基坑内的水始终处于低位。”
刚刚抵御了水的冲击,深度基坑开挖又遇到了巨大花岗岩石的阻挡。挖掉花岗岩石,最快捷的方法是爆破,但是为了防止因爆破冲击造成止水帷幕坍塌,爆破的强度必须控制得非常准确。
在总队爆破史上,对这么大体积的岩石进行爆破,还是第一次。经过技术攻关,总队采取预烈爆破和开槽爆破的方法,解体岩石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施工现场,官兵们的吃苦能力非常强,一天24小时,机械不停歇、人员三班倒,每个导流槽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石方挖掘。
“为了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导流槽需要铺设4000吨钢筋。在这种构造不规则、工艺特殊的施工面,机械设备已经无能为力。铺设4000吨钢筋只好靠人工安装到位。于是,抬钢筋、绑钢筋,绕圈、拧结、捆扎就成了官兵们无数次的重复动作。长期承受这种高强度、重体力劳作,很多同志患上了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疾病,但从不叫苦叫累……”说到这儿,杨晓明的声音有些哽咽。
在官兵们不分昼夜的连续奋战中,发射塔架导流槽4000吨钢筋搬运、剪切、绑扎、安装完成,很快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在浇筑钢框架柱芯混凝土时,由于浇筑钢柱内的混凝土极其难以控制,一度造成浪费和窝工。现场工程师冯忠志经反复研究试验,发明设计了精确控制混凝土流量的漏斗。冯工的这一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
一个又一个难关,攻克了;一次又一次艰险,战胜了。历经无数心血和智慧、汗水和意志的倾注,两座具有超越意义的航天发射塔架在文昌海滨矗立起来。
“施工中,最让我感动的不是进度提前了多少天,而是伤病官兵因担心误工所发出的一声声自责……”
6至8月,是海南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几个月。烈日下,导流槽仿佛蒸笼一般把所有的热量都聚集在底部。高温环境中,何睿和他的战友们已经连续拧结、捆扎钢筋两个多小时了。
突然,一阵眩晕袭来,何睿手上的动作也渐渐慢了下来。他勉强看了看同一作业面上的战友,只见一双双手还在飞快地拧结、捆扎着。何睿试图伸手摸索钢筋却没有一点力气,接着眼前一黑,脚底一滑,顺着脚下垫脚的木板摔了下去……
没等班长反应过来,一根钢筋瞬间从何睿腹部穿了出来!
战友们立即将何睿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摔下去以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睁开眼的时候,好像已经在救护车上了……”何睿说。
“杨总,对不起,我又惹了麻烦耽误施工了……”杨晓明说这是何睿看到他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
“一个当时只有22岁的孩子,钢筋从腹部穿过去,出于本能又把钢筋拔出来。我以为他看到我的时候会哭,会给我讲有多疼,但我实在没想到他会说出道歉的话,让我好生感动!”
几年过去,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杨晓明这个身高1.9米、已经47岁的东北汉子依然忍不住用纸巾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缓了好一会儿,杨晓明才能继续接受笔者的采访。
“万幸的是,手术后,医生说钢筋没有伤到任何器官,静养一段时间就能正常活动。20多天后,何睿出院了。出院后,他又重返发射场施工现场,协助塔架的吊装工作。”杨晓明感慨道:“这就是我们的战士!”
在繁重艰苦的施工现场,官兵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最为寻常的事情。这里平时分不出谁是官谁是兵,但每当官兵有了危难之时,领导干部总是冲在前面,千方百计救急救难。
2012年9月的一天凌晨3点钟,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了刚刚休息的杨晓明。
“报告杨副总队长,二营六连连长冯晓,晚上突发疾病,双腿失去知觉,不能动弹。”
值班员的话音刚落,杨晓明立即组织送医,亲自带车将冯晓送到海口市人民医院抢救治疗。
谁都没有想到,白天冯晓还在带领战士奋战在工地,以前也没有任何疾病先兆。医院专家诊断冯晓很可能是肿瘤占位引起脊椎出血,如果出血不能及时止住,病人有生命危险,最好的结果是截瘫。
“冯晓在我们这个团队里,身体应该说是最棒的,怎么忽然就倒下了!在凌晨接到这个消息时,我心里无法接受,真的是无法接受。因为项目快完了,就要看到曙光了,人却倒下了。所以那个时候我想,无论想什么办法,务必尽一切所能去治好他。绝不能因耽误治疗造成终身遗憾,因为他刚结婚2年,孩子才3个月啊。”杨晓明说。
部队连夜通知冯晓的妻子乘夜班飞机赶到海南。
此刻,杨晓明不相信历经苦战考验的骨干会轻易被疾病击倒,他立即决定将冯晓转到解放军第301医院驻海南分院。急诊室里,医生见状决定连夜对冯晓进行手术。原来,冯晓是脊柱骨裂出血,压迫躯干神经之后造成瘫痪。而脊柱骨裂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有连续高强度体力劳动的冲击才会造成。
由于手术治疗及时,3天后冯晓的身体开始恢复知觉。带着总队全体官兵的关心,杨晓明再次来医院看望冯晓。可冯晓见到杨晓明的第一句话竟是:“对不起,我给大家添麻烦了,让我快点出院吧,我要把耽误的工作补回来!”
这就是奉献在施工一线的官兵!他们是父母妻儿的依靠,也是航天事业发展最坚强的基石。
“孩子虽然跟我不亲,但是总有一天他会明白,在千里之外执行国防施工任务的爸爸是非常爱他的……”
2005年1月,杨晓明的孩子出生了。孩子出生11个月后,他便离开妻儿,又一次踏上新的“征途”。今年,孩子已是12岁的少年了。12个年头,他只陪孩子过了两次生日,一次是2岁的时候,还有一次是5岁的时候。接送孩子上下学更是不超过10次。
“陪孩子的时间确实有点少了。”杨晓明说。
2009年,为了让孩子和爸爸多点时间相处,杨晓明的爱人放弃了让孩子在北京上学的机会,转学海南。让夫妻俩没有想到的是,文昌当地的幼儿园小朋友讲的都是家乡话,孩子没法和他们交流,再加上文昌发射场刚进入建设期,杨晓明天天泡在施工现场,与孩子也只是一个月见一次面。无奈之际,孩子又一次转学到海口。
“孩子和我不是很亲,从来不主动跟我交流或者打电话,感觉亏欠了孩子很多。现在孩子已经进入叛逆期,以后我得多陪陪他。男孩子长期与母亲在一起,很多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杨晓明说。
安装总队还有很多像杨晓明一样的人,将青春、生命和心血、汗水融入航天事业的奉献者!
2009年,一营魏学杰还是地方大学毕业刚入伍的战士,在海南文昌工地和战友们一起搬抬钢筋,一天天下来,累得晚上吃饭时手都拿不起筷子。魏学杰后来提了干,从战士到连长,他6个春节没有回过家。
上等兵郑志勇新兵刚下连第3天就跟着大部队奔赴海南,直到义务兵服役期满才撤场。交被装那天,除了迷彩服,其他军装都还是崭新的,他把最美的青春打包留在了任务一线,献给了海南文昌发射场。
董福民,有着16年军龄的老班长,已经转业,但仍自愿留下来背着几十斤重的仪器战斗在海南发射场工程测绘一线。
“一分钟发射准备!”播音员的声音把杨晓明从回忆中拉回来。
“……5、4、3、2、1,点火!”
11月3日20时43分,“长征五号”火箭腾空而起,点亮夜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直到现场指挥员向全世界宣布的这一刻,杨晓明严峻的脸上才露出轻松的笑容:“‘胖五’的成功发射,证明我们的产品是合格的!”★
责任编辑:曹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