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图书馆入馆教育模式探析

2017-03-08杨磊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1期
关键词:入馆生源新生

杨磊

摘要:高职图书馆是高职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是校园文化的辐射中心。如何让大一新生短时间内了解并熟练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威海职业学院图书馆入馆教育为例,对高职院校入馆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入馆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背景

高职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是“大学的心脏”,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大一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了解并熟练利用图书馆所有的信息资源,发挥图书馆信息辐射中心的作用,新生入馆教育就成为高职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新生入馆教育,能使新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布局,了解图书馆资源获取的正确方式,熟练查找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减少盲目性,使图书馆切实成为服务教育、学生获取知识的知识宝库;同时,新生的入馆教育工作的另一目的是让新生尽快了解图书借阅的一些相关规则或一些图书排架排序知识,这样有利于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也便于服务效果事半功倍。

但对高职图书馆来说,更是需要加强对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视力度,这与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有很大关系,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1.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

每年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高考成绩低于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或者从部分中专、技工院校升上来的“对口生”,这些学生相比而言,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不会学习,也不愿学习的学生;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中职院校免学费等政策,再加上生源数量的减少,各院校更是扩大招生,加大生源的抢占率,这样难免在入学成绩上降低要求,文化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更是无从保证。

2.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很少接触利用图书馆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图书馆意识仍比较淡薄,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在入校前很少接触或利用图书馆,对图书馆知识更是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乡镇、农村或偏远地区学校的中学,压根就没有图书馆或者仅有一间图书室而已。而大多高职院校的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的学生比例悬殊比较大,农村生源的学生远远多于城市生源的学生。本学院相关部门对某年新生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生源学生占八成以上,这样可想而知新入学学生对图书馆的陌生程度。

3.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缺乏责任感

相当一部分的高职学生不仅学业基础差,而且文化素养相对较低,许多人自由散漫,约束力差,对自我要求不严格,甚至沾染上不良习惯,对公共场所纪律的维护、公共资源的爱护等缺乏应有的意识,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很好地规划,缺乏责任感。

面对这样的现状,高职图书馆有必要、而且必须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对新生如何享受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如何熟练利用图书馆种类、数量繁多的资源信息进行相关引导。

二、入馆教育教育模式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入馆教育模式不外乎实际参观、多媒体课件、图书馆使用视频、“入馆教育考试系统”及图书馆使用手册等。这几种方式各有长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实际参观比较直观,但通常人多、时间短,只能看一些面上的东西;课件授课,内容会比较全面,但往往会显得比较呆板,再就是授课时间受限,与授课教师对图书馆的熟悉程度及本人的授课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使用视频,会比较直观、全面,但缺乏一定的互动性;而图书馆使用手册仅对一些简单问题解答比较奏效。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以及对培训效果的调查研究,我馆在进行入馆教育模式上采取多种模式并存的方式进行,具体如下:以多媒体课件授课为主,上课过程中穿插播放图书馆使用视频,使一些抽象或难理解的内容更直观;课上就某些需要学生加深印象或需要学生重点关注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如何联机检索、怎样安装并利用移动图书馆、添加图书馆微信等,使学生既加深對重点内容的理解与关注,又不会感到培训课堂枯燥乏味;同时,参加培训的新生人手一册图书馆使用手册;另外,课堂教学结束后,紧接着会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进行实地参观,这样把课上听的与实际看的和用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新生更快地了解图书馆及图书馆的相关资源。

除了模式的灵活运用外,我们对培训老师也是精挑细选,全馆仅挑选几名业务骨干,要求熟悉图书馆,有一定的图书馆学知识且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的老师,少而精,力求培训效果更佳。

我馆的这种多模式综合教育方式,应该说效果不错,在2016年图书馆对大一新生做的问卷调查中,关于“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并使用电子资源的?”的问题调查中,被调研的同学中有74.86%的同学的答案是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了解的,这说明我馆的入馆教育基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约四分之三的新生通过我们的入馆教育培训获得了获取电子资源的方式方法。

三、结语

我馆的这种综合性图书馆入馆教育模式虽然反响和收效都不错,但在培训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辅部门,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在培训时间和课时安排上都比较被动,而且培训不计学分,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就是培训老师不计入课时,对培训老师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来看,大多数高职图书馆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是一项长期性、连贯性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学校领导及各系、部等的大力支持,才能真正达到图书馆教育引导的目的,使图书馆切实成为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参考文献:

[1]叶莉莉.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思考[J].科技咨询,2016(12).

[2]金岁庆.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新探——以西北大学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2).

[3]李颖,王翠华,范长青.基于高职学生特点有效管理实训室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5).

猜你喜欢

入馆生源新生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阅读推广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河南一高校学生排千米长队进图书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浅析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