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福建螺洲科举兴盛原因探析

2017-03-08文武周闻沈维贤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科举书院

文武++周闻++沈维贤

摘要:螺洲,一个位于福州市郊的小镇,虽然其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但却是个文化积淀深厚,文人辈出的闽北沿江小镇。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是因地方而兴盛,而地方也因人而出名。此地的村民,尊师重儒,讲求礼让,从商的勤于做生意,务农的勤于耕作,因此淫佚、争讼之风一概不见。这些风尚相沿已久,这是人为的因素。正是这些人为的因素,在螺洲这块不足7平方公里的古朴的小村庄造就了一个在福建乃至在全国创造了许多科举佳话。

关键词:螺洲;科举;书院

中图分类号:K249.3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在明中期,中国科举教育发展至顶峰之际,螺洲倚科举崛起于明代中期,有清一代得到持续发展,到清末更是进入昌盛状态,创下了一幕幕科闲奇迹。这奇迹的第一声当为林氏宗族的林密所响。从此,螺洲再出了吴复和陈淮之后,在科举路上,渐渐轻车熟路起来,越来越有“春风得意马蹄轻”的感觉。螺洲三大宗族就各自有了被奉为本族文化象征的文人学士。 林氏宗族,有所谓“三才子”,即括囊子、晞发生和巢云子三人是也;吴氏宗族,有吴复,“吴公素有才能,自永樂以来为簿、为令历任三县,所至有声,一时之为县、为簿、为令未能出其右也。用是才能益著,迁为冬官郎署之佐,在都水,克勤匪懈,遂升通政之右,委督柴炭之供,绽理经营,迪出寻常,国不乏用,民不告劳,朝廷嘉之,升工部左侍郎,而倚任愈专矣。”陈氏宗族,有陈淮。这几个人为其所在的宗族树立了进取的榜样。科举间自明至清中过进士者有27人,举人101人,武举11人,为闽省首屈一指,可谓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素来有中国“人儒之乡”之称。至今在陈氏祠堂里还挂有“父子兄弟叔侄同榜进士”、“父子兄弟同馆翰林”、“南元”等匾额。此外还有一个“世进士”的匾额,这是只有祖孙三代连续中进士的人家才有资格挂的。“世进士”、“六子科甲”、“父子兄弟同榜进士”和“父子兄弟同馆翰林”,传为福州科举佳话。清人何秋涛 (愿船)《津门客话》称:“自顺治以来,螺洲陈氏科第蝉联,中进士者十二人,乡试近年以来,除癸卯、甲辰、丙午三科外,每科陈氏皆隽数人。”争取科举正途出身,是当时许多读书人的奋斗目标,也是当时主流社会的一个主要价值取向,陈氏家族自然也不能例外。螺洲科举文化如此的兴盛除了螺洲各家族的家学渊源,主要还与螺洲乡学教育的兴盛是分不开的。

明清时期,螺洲教育大概可以分以下几类:

第一,社学。螺洲乡村的社学,名“螺江社学”,建于明初。“螺江社学,明初,永福里螺洲墩。”,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明代洪武八年 ( 1 3 7 5 年) ,下令全国普遍设立社学。”螺洲社学自明初建立,一直到清末,连续不断,运行良好,使螺洲得以向上级学校源源不断地输送生员。“社学学生应政院试,与康、增、附生同受六等黜涉法的管制。“设立社学的用意是:改欲正共心术,端其心志,异日入国学,为国之用。即对学童进行伦理教化的同时,还要为高级学校输送人才。”

第二,书院。螺洲书院共有四座,皆在三大宗族各自筹建的文昌宫内。“文昌宫有四:一、在洲尾极东,曰观澜书院;一、在大埕林氏支祠之东,名曰观文书院;一、在吴氏宗祠之西, 近毁;一、 在陈氏宗祠之东。”作为书院的文昌宫将各族群内的子弟分别集中起来学习。“萃乡子弟肆业其中也,即朱文公义学遗制也。”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位于洲尾村的观澜书院。观澜书院,“明永乐年间(1403 - 1424年) 始建于螺洲洲尾村”。相传是林氏宗族三才子的读书楼。“读书楼,在东际境之东,为明括襄子、晞发生、巢云子读书处。尚有曲水观澜石刻在江浒。”

第三,私塾。“光绪末年( 1908 年),为子弟前途计,螺洲乡办‘螺江乡塾,收学生30名,专读日文;螺洲乡‘陈氏家塾收学生40 名,专读法文和日文。”可见私塾也有乡塾和家塾之分。大概,在螺洲乡村,所谓“塾”是指由乡里一定人群集资筹办,而非官府建立的学堂。总的来说,螺洲教育可以分为乡办,如社学;宗族办,如书院。私塾也分乡办和族办。螺洲学校教育体制,既使到了近代也未见损坏。清末年间,“螺洲立螺江学堂一区,又私立观澜学堂一区,夜习学堂一区。”正是螺洲学校教育机制的建设以及保持不损,在明清科举最繁盛的时期,螺洲乡村才得以培养出一批批的科举仕宦。

螺洲人乐学的习性也融入在其日常工作中。正是这种风气的存在,促使螺洲人都奋力读书,螺洲乡村不断地造就出大批大批的文学才子。但是,科举文化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风俗和村民的整体素质提升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兴办地方书院并延请名师教授当地的学子和家族子弟,兴建文庙并每年定期举行祭祀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地方统治作用。但是,科举文化的负面作用我们也不能忽视:

首先,科举家族以读书为世业,以做官为终极追求目标,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和附庸,科举鼓励学子“以学干禄”,热衷于仕途。

其次,在科举家族中,无论是准备应试的,还是已经出仕的,他们一般都不参加生产劳动,而且也不关心社会生产。

第三,科举考试往往重文轻理,理论和实践脱节,基本上与科学技术无关。最后,士子为了长期应举,耗费了难以计算的时间和金钱,甚至宝贵的生命。更为可怕的是,考试生涯极大的束缚他们的思想,使他们长年都沉溺于八股制艺的训练之中,完全失去了创造能力。结果是使许多有条件和有才华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人,变成一群无用的人。这造成了无数的社会悲剧。这些科举所造成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明)陈润.螺洲志[Z].海风出版社,1997.

[2](清)白花洲渔.螺洲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第26册,1997.

[3]俞政.明万历福州府志[Z].海风出版社,1996.

[4]徐景熹.清乾隆福州府志[Z].海风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科举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小小花钱看科举
白鹿洞书院记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科举文献《唐摭言》词语考释
书院讲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