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2017-03-07邓杨柳
中职生接触社会少,长期以来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兴趣不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结合应用文课程的特点,搭建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平台,增强实操性。《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信息化愈演愈烈,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传统的灌输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作为教师,必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构有效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文写作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但内容相对枯燥,而中职生接触社会少,长期以来对该门课程兴趣不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结合应用文课程的特点,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策略,搭建能提高學生写作水平的平台,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策略一:导入环节使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文写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在课堂上展示大量的教学案例,传统的案例以文章为主,有些甚至早已过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图形、文字、声音等有机整合成更贴近学生专业、生活的生动案例,用具体形象展现抽象内容,把学生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增进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为课堂创设良好氛围。
中职生普遍对应用文课程提不起兴趣。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将有代表性的视频、动画放给学生观看,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件,生动模拟职场中的过程、状态、情景等,使学生置身于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又如,在教学解说词文种时,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学生军训入场式照片或家乡著名景点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相关内容,这些相片和视频的来源,可以是网络上下载,更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拍摄。再如,学习演讲稿,可以在课件中插入近期流行的演讲视频,或节选《超级演说家》等电视节目的精彩视频,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讨论演讲稿的相关内容。
教学媒体中的视频资料和图像能填补中职学生的阅历缺陷,拓宽和优化学生的想象空间。只要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建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景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就可以真正让技术来支持中职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策略二:学习环节利用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预习阶段,老师可以把预习的相关内容放到QQ学习交流群、微信学习交流群、教师微博或公共邮箱等网络信息平台,让学生自行阅读前置作业。
作业完成阶段,由于班上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那么,课后师生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进行交流探讨。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上传到公共空间,微博、QQ空间等,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评改和交流。教师甚至可以开远程通信会议,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也可以对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还可以集体讨论与协商,更可以指导学生自行发帖进行网上求助,这样的交流方式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具备个性化要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些应用文文种,单凭一个学生的力量无法完成,比如简报,就可以把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利用中职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学习资源:信息资源库、专业化搜索引擎、视频广播、视频点播、WEB教材、多媒体课件、BBS论坛、E-mail、微信、微博等等,分组收集并分析网络上海量的应用文学习资料,拓宽学习空间。并在学习交流群里体验合作研讨、写作的过程。再如做调查报告时,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社会、网络世界,为一些企业或社会现象做专题调查,亲身经历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街头面对面的调查,最后交出一份调查报告。
作业检查阶段,教师可以用群共享、公共邮箱等网络信息平台把优秀作业展示出来,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从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还可以把存在问题的作业进行展示,鼓励同学们进行点评,并对交流意见及时反馈。
教师借助网络技术,把中职学生的学习渗透到课外的时间里,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构建了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创的生态性学习环境。
策略三:适当通过机房,创建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有专门的电脑机房,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定期到机房上课。计算机实时的交互控制,可以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既能促进学生学习,又能改善教师教学。
当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无纸传真管理系统已经是社会的趋势。教师组织学生在机房操作电脑,可以熟悉公文流程和方法,符合社会进步、创新的潮流。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网上作业、答疑、测试、讨论、展示提供便利。例如,学生通过计算机终端完成一小节内容后,计算机立即提供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键盘、鼠标完成作业,计算机再判定正误并给予辅导,能及时看到学生的实践进度与掌握情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对学生网上学习的时间可以进行存档,可以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
以教授“求职信”为例:
(1)教师提前在网上布置前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网上招聘信息,选择喜欢并适合的职位。要求学生阅览网上求职信的写作,先独立完成。
(2)到机房上课的时候,学生通过U盘或电子邮箱把之前写作的求职信拷贝到电脑里。教师通过实时操控,指导学生找出自己在格式和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探讨求职信的适用范围、常用句型和词汇并进行汇总,引导他们发现求职信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4)要求学生把修改后的求职信通过邮件形式及时发送给教师。
(5)教师选取优秀范文及病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互相学习、点评。
总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在上机过程中的学习参与度、学习方法与技巧、学习的个性化表现、进步性与创造性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各学习小组乃至全班的学习情况,采取激励性评价、建议性评价等积极评价的策略,从正面加以引导,营造集体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些问题也是需要教师注意的。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上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时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及时做好监督、引导工作。課前做好计划,不可放任学生自流,不要把多媒体简单当作黑板的替代品,其次,教师要正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补充,但不主张代替传统教学方式。
新的信息技术为教师创建了一个更加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进一步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发挥出最大优势,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要记住教学策略只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构想,是一种预设的教学手段,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该被策略所囿,要把应用文课堂变得灵动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办发〔2006〕11号文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张建国.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刘起政.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利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3).
[4]史立群.网络信息技术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互动教学模式中的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
[5]罗永妃.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2).
[6]洪新军.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7]司娟.信息技术与应用文写作教学整合的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8,(10).
[8]黄国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优化应用文写作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6,(22).
(邓杨柳 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5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