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闲笔,创新文本细读

2017-03-07施建强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闲笔冷雨翠翠

文本细读指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入手,细致分析言语表达技法,层层剖析文本内在逻辑,充分挖掘文章深层意蕴。作为阅读教学的起跑线,文本细读却问题重重:其一,热衷教法,淡化文本细读。许多公开课上,教师刻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一味关注教学技法,轻描淡写地走过而非走进文本。其二,追逐应试,异化文本细读。一些多年任教高三的教师往往会把应试技巧带入课堂,围绕考纲、考题教语文,急功近利。其三,固守陈式,简化文本细读。不少教师只关注正面笔墨,忽视全方位、多侧面解读文本。

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借助闲笔,创新文本细读方式。这里所谓的“闲笔”源于小说,作为古今中外小说、戏剧、散文的惯用笔法,其最大的特点是随意闲散。它既不是反映主旨的关键词句,也不是讲述主要内容的重点段落,而更多的是给人感觉重复累赘甚至矛盾重重的词句篇章,为许多教师所忽视。然而许多经典文本中看似松散的闲笔,却巧妙地贯串着文章的意脉,蕴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如此,若我们能多在这些闲笔处留恋,或许能见微知著,开创文本细读的新境界。笔者探究再三,思考成文,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于违情背理处窥探,发掘艺术之真

(一)着闲笔于与文章情理相悖处

一般来说,文章讲究语义照应、前后贯通,最忌文意相悖。但若事出有因,自相矛盾的语言有时反而会产生奇效。经典作品中有悖于文章情理的闲笔或许就是如此。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我与地坛》)

如果让我写一篇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想北平》)

文章开篇,史铁生就已明确说自己“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双腿残疾了,为什么还能“跑”去地坛呢?岂不自相矛盾!在矛盾处追问,我们发现这里的“跑”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逃离,是双腿残疾之初,心灰意冷的史铁生极力逃避现实的真实写照。再如老舍《想北平》“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一句着一“捡”字,暗示老舍对于北平了如指掌,然而下文又说“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似乎與上文完全相反,如何理解这一矛盾?结合上下文逻辑,我们发现,老舍认为自己所知甚少其实意在突出北平的博大与丰富,流露出他对北平的那份挚爱。

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许多经典作品多讲究曲水兴波,于矛盾处生情。抓住这些精心设计、看似矛盾的闲笔,深入探讨其中的合理性,有利于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进而准确把握文本深层内涵。

(二)着闲笔于与生活常理相悖处

文章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经典文本的局部细节难免与社会生活存在矛盾。如何借助这些矛盾错位的闲笔,深入分析作品深层意蕴,且结合以下实例加以说明: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以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湘西小城为背景,讲述了以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故事,展现了情窦初开的孙女翠翠纯真的爱情。小说中,因看龙船与爷爷失散的翠翠被傩送派人送回后有这样一番描述:

翻过了小山,望得见对溪家中火光时,那一方面也看见了翠翠方面的火把,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翠翠上了船,二老派来的人,打着火把走了,祖父牵着船问:“翠翠,你怎么不答应我,生我的气了吗?”

翠翠故意不理会祖父,却轻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人怎么可能被鲤鱼吃了呢?一反常理的闲笔如何理解?细细品读,翠翠显然不会真的与爷爷生气,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小女孩特有的娇气不免让人忍俊不禁。联系上下文,其实翠翠这句话正是对前文傩送“回头水里的大鱼来咬了你”的回应。古代鱼是匹偶或情侣的隐语,上文傩送对翠翠说的“大鱼咬你”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了一段温暖的回忆,而且这句话颇有些俏皮意味,也成了翠翠和傩送相爱的隐喻。矛盾之笔,闲散一语,着实丰富了翠翠形象。

譬如韩少功《我心归去》中“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连用两个“所有”看似偏激的表述;《娜塔莎》“娜塔莎狂喜地微笑了一下”中“狂喜”与“微笑”不合逻辑的表达。细细品味上述有悖生活常理的闲笔,我们找到了翠翠爱情更好的佐证,感受了韩少功挚热的乡土情结,感知了立体真实的娜塔莎形象。闲笔不闲,与现实矛盾的背后更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服务于形象塑造,更助力于情感催化。

二、于赘余冗杂处涵咏,领悟曲笔之妙

(一)着闲笔于文章突兀横生处

文章最忌跑题、中途岔开话题。入选教材的文章,多是层层筛选的典范之作。尽管如此,我们仍会觉得某些文章局部很是突兀,旁生枝节。不少教师基于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往往有意忽略这些碍眼的闲笔。但细品之余,或许我们会有意外发现。且看张溥《五人墓碑记》略显突兀的第七小节: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该文前六小节以“义”为核心,由立碑之由写到立碑之义,歌颂了五人为义献身的精神,全文一脉贯穿,加上结尾补叙贤士大夫姓名这一闲笔,颇有些狗尾续貂之嫌。且作者欲抒之情在前文已充分流露,第七小节只是客观叙述,对于情感表达似乎也没有什么价值。

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岂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如若末段真是狗尾,岂能沿续至今而不被斧正?要知道,文学史上文章被删改并不少见,仅此一点,看似多余的结尾也值得推敲一番。且看文章第四小节“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一句,不难发现文末突兀的闲笔其实正与之暗合,结构严谨。再者,从思想上看,作者用饱蘸情感之笔叙述了五人的感人事迹,旨在歌颂平民英雄的高尚品质,表明普通百姓对国家社稷的重要作用。而这些平民英雄除了被立碑的五人,自然也包括了文末的贤士大夫,他们同样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正义的力量。综上,文末这一闲笔正是蕴含了作者的表彰之义。

此类文本恰如《金岳霖先生》中穿插对闻一多先生的描写,《斑纹》中与主题“游离”的对蛇生活习性的大篇幅描述。我们在不盲目迷信经典文本的同时,若能仔细辨别这些横生的枝叶,或许能惊喜地发现这些枝叶背后的累累硕果,进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满满。

(二)着闲笔于文章繁复累赘处

许多文学大家在简洁行文上煞费苦心。然而,教材不少文章却常常让人感觉重复啰嗦,某些词句、篇章拖沓冗长。教学中许多教师选择了视而不见,甚至将它作为文章瑕疵来处理。倘若我们立足情感表达,多加推敲,总能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且结合以下经典文本中的闲笔窥探一二: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静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记念刘和珍君》)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我与地坛》)

上述语段中,加点词句反复出现。鲁迅先生借间隔反复出现的这一闲笔,愤怒地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狠毒,驳斥了御用文人的无耻卑劣。史铁生笔下这一闲笔,则颇可玩味。前一句以“我家”为中心,延及地坛;后一句以“地坛”为中心,延及我家。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以家为中心;残疾后,地坛成了他灵魂栖息之所,让他完成了对生命的重新认识。繁复之笔,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相比于词句重复,段落重复相对较少,此类闲笔以庄子《逍遥游》最为典型,文中大鹏鸟南徙反复三次,蜩与学鸠(斥鴳)笑大鹏反复两次,这些看似重复的闲笔其实正是庄子以重言的方式加重论说分量,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的理解。繁复之笔,实为文章一大艺术特色。

综上,无论是词句还是篇章的重复,都是作者匠心之笔,它们或丰富着人物形象,或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或体现着文章的艺术神韵。重复并不等于啰嗦,这些闲笔是文章表达的需要,也是细读文章的突破口。

三、于技法悖亂处比照,品味别样之美

(一)着闲笔于与主体视角相异处

周晓枫先生的《斑纹》以犀利、深邃的观察者视角,对蛇的斑纹作了细致描述,进而以斑纹为中心,由点及面展开对大自然奇异斑纹的描写。文章结尾,作者偷偷登上神的瞭望台,模拟神的视角打量人间:

我们谓之的广大世界,不过是神铺在桌面的一张地图。

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纵观全文,文末这几处闲笔视角突转,由主体部分常人视角转到神视角,不免有些突兀。但深究之下,这一结尾着实让人拍案叫绝。在此,人眼闭合,神眼张开。周晓枫反客为主,让自我退于一隅,由外在世界的观察者变为被观察者。借神眼所见,传达出一番哲学沉思:首先,这里的“神”即前文的大自然,作者满怀敬畏之心,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礼赞。其次,高傲自大的人类,原来也“不过是一些斑点”,指出人类渺小的同时,也流露出众生平等的人文情怀。再者,旁观者清,只有跳出小我,跃升大我,才能看清自己的位置。至此,借文末视角突转的这一闲笔,作者写尽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使得前文“斑纹无处不在”的论断无懈可击,文章立意也得以瞬间升华。

优秀作家往往能充分利用各种视角之长去弥补原视角之短,避免了单调的叙述,营造特定的叙述基调,达到立体化叙述人物和事件的效果,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着眼文本阅读,这些视角相异的闲笔也将成为文本细读的重要一笔。

(二)着闲笔于与主体句式相异处

语言表达需遵循一定的语言法规,但深入分析教材文本过程中,经典作品中一反常态的用语常常进入我们的视野,且以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句式为例说明。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余光中先生擅长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这篇散文中大量存在的这些短句不仅有了诗句的节奏,而且富于变幻。我们同样也注意到,该段加点句特别长,且不符合现代汉语一般语法习惯。但绕道文字背后,这些与上下文句式迥异的闲笔,不仅写出了雨的绵长细密,也表现了作者绵绵不断的思乡之情,恰似如歌的行板,一气呵成,余韵绵长。而且句式长短相间,也突破了长句的呆板、枯燥,又避免了短句的细碎、零散,产生了结构上的美感。

由此可见,经典作品中这些不合常规句式的闲笔,正是基于特殊语境的独特语言表达形式。这类奇特的语言现象正承载着作者特殊的情感表达需求,为此,它也将是我们准确细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借助闲笔,细读文本,并进而付诸课堂教学实践,相信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基于教学文本的对话,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睿智,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这样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真正抵达有效习得语文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赵宏亮.教材文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J].语文建设,2008,(10).

[2]韦芳.在文本细读中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10,(10).

(施建强 浙江省萧山中学 311201)

猜你喜欢

闲笔冷雨翠翠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相见欢·无聊独自彷徨
前边的几句话
卜算子·清明
翠翠的心事
西山闲笔
初遇二老傩送
人踪灭处尽生悲——《小石潭记》“闲笔”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