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宽带中国示范小区的宽带提速研究

2017-03-07黄徽吕桦

移动通信 2016年23期
关键词:宽带中国

黄徽 吕桦

摘要:为了达到宽带中国的国家信息产业战略要求,杭州移动设立了示范小区,搭建了新型网络架构,制定了详细的测试方案并付诸实施,从而验证了宽带提速的可行性,旨在助力宽带中国战略的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宽带中国 流量模型 宽带提速

1 引言

2015年国务院提出“宽带中国”的战略举措,计划全面提升中国有线宽带网速。作为首批试验城市和运营商,杭州移动将4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区划为宽带中国首批示范小区,并建设和搭载最新网络,进行百兆提速和新功能应用的测试,为“宽带中国”的后续推进助力。示范小区示意情况图如圖1所示。

2 组网架构

(1)组网拓扑

示范小区组网架构图如图2所示。

(2)架构描述

组网拓扑为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入户) 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百兆带宽接入,然后通过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和传输设备双上联到城域网交换机(华三S7606)和SR/BRAS(华为ME60),进行路由流量转发和用户认证计费,最终通过城域网两台核心NE5000E路由器接入中国移动CMNET骨干网络。整个网络架构分成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三大部分,网络拓扑扁平化和集成化,中间汇聚设备均为双路由保护,确保了网络架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流量模型测算

在“宽带中国”速率提升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估算百兆光宽带的实际平均上下行流量,即如何获得百兆宽带的实际流量测算模型,从而才能对承载能力进行准确地测算和评估。

为了解决测算流量模型问题,杭州移动联合省公司及研发厂家,在现网中对某个成熟的标准化小区试行提速至百兆宽带,并对每个用户进行流量跟踪,分析每个用户不同时间段的网上行为。经过三个月的连续跟踪,并结合冗余度试验,最终测算出百兆光宽带浙江移动用户的实际流量模型。

按照浙江移动百兆带宽实际平均下行流量为2 M、上行为1.6 M的流量测算模型,结合现网1:64的分光比和70%同时在线并发率计算:

每PON口理论下行需求流量=2M×64户×70%

=90M;

每PON口理论上行需求流量=1.6M×64户×70%

=72M。

4 网络能力提升

目前示范小区现网OLT的PON口允许下行最大流量为2.5 G,上行最大流量为1.25 G,则每用户实际平均可用流量约为下行40 M、上行16 M,完全满足2M/百兆单用户的需求流量,也可以满足未来家庭4K电视6 M/百兆单用户的需求流量。

虽然经过测算,承载示范小区的网络是轻载的,但为了避免突发拥塞的情况发生,杭州移动将现网的OLT上行板更换为10 G板卡,并在工程施工中重点关注从汇聚OLT到用户ONU之间的设备及线路质量,最大限度提升宽带中国示范小区的网络能力。

5 现场测试情况

(1)现场测试方案

1)基础测试方案

检查ONU接收光功率是否正常;检查拨号连接是否正常,能否获取IP;查看并PING测网关时延和丢包率,登陆139网站根据实际宽带测试是否达标。

2)优化测试方案

网页类:使用http watch工具测试5家主流门户网站主页的打开速度;使用tcping工具测试5家主流门户网站网页时延和丢包率;

视频类:观看5家主流视频网站,检查流畅度;使用tcping工具测试5家主流视频服务器时延和丢包率。

3)新应用测试方案

预约挂号:通过电视测试实时预约挂号及退号业务是否正常;

和教育:通过机顶盒查看子女在学校的各类信息;

便民服务:测试电费查询、燃气费查询、快递查询、彩票查询等一系列便捷服务是否正常。

(2)现场测试结果

1)基础测试结果

经现场核实,该ONU光功率正常,且能正常获取IP地址,时延2 ms,丢包率为0。测试百兆账号(移动百兆宽带为非对称宽带,下行理论速率为100 M,上行理论保障速率为30 M)的实际下行速率为94.83 M,上行速率为41.83 M,根据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测试平台的测试结果被评价为网速正常。

2)优化测试结果

网页类:网页类优化测试结果表如表1所示:

视频类:视频类优化测试结果表如表2所示:

3)新应用测试结果

新应用测试结果图、新应用测试结果表如图3、表3所示:

在重点示范小区,任意挑选移动100 M家庭用户分别对主流网页、视频及新应用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看,示范小区的百兆家庭宽带表现优异,丢包率为0,时延很小,成功率很高,无论是客观的网速指标还是主观的用户感知,都表现非常良好,完全满足“宽带中国”的各项硬性及软性指标要求。

6 结束语

宽带中国是国务院提出的战略举措,计划全面提升中国有线宽带网速。本文阐述了“宽带中国”的大背景,对组网架构进行了详细描述,进行了网络流量模型的细致测算,旨在为网络承载能力的大力提升助力,并对网络提升后的方案进行认真制定和测试验证,进而对下阶段全面推行“宽带中国”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肖净敏,赵振东,薛海龙,等. 基于GPON系统实现综合业务接入的研究[J]. 通信技术, 2009(5): 147-148.

[2] 程永志. “宽带中国”发展战略简析与思考[J]. 电信快报, 2013(1): 22-25.

[3] 张海懿. 宽带中国战略下的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J]. 电信技术, 2013(1): 19-21.

[4] 李晓峰,宋俊德.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宽带中国[J]. 移动通信, 2014,38(19): 59-61.

[5] 许明,贝劲松,马壮. 下一代光接入技术助力宽带中国战略[J]. 光通信技术, 2013,37(2): 1-4.

[6] 侯朝阳. 宽带中国战略背景下光纤接入网建设分析[J]. 电信技术, 2012(5): 103-105.

[7] 石立娜. 制定国家战略 加速发展宽带——宽带发展趋势及中国策略分析[J]. 中国电信业, 2011(12): 10-13.

[8] 刘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创新 大力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J]. 世界电信, 2013(10): 25-31.

[9] 李艳. 宽带中国战略下10G PON网络演进模式与方案研究[J]. 山东通信技术, 2014(2): 8-13.

[10] 齐志成. 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助力智慧大庆全面发展[J].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14(2): 38-40. ★

猜你喜欢

宽带中国
三大运营商合力“宽带中国”普惠民众
达州入围“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湛江部署“宽带中国”建设工作
“宽带中国”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
2014“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出炉
两部委确定39个“宽带中国”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