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海清寺阿育王塔出土石函图像考略
2017-03-07赵旭
赵旭
[關键词]江苏连云港;海清寺阿育王塔;石函图像
[摘要]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清寺阿育王塔现存塔身是北宋初年建造的。1974年修复时,于塔心柱内发现一长方形砖室,出土了包括石函在内的大量佛教文物,对研究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关于石函上雕刻的图像,原发掘报告说是《涅槃变图》,笔者根据涅槃图和佛教音乐供养的比较分析,认为这是一幅《帝释梵天礼佛图》。
海清寺阿育王塔位于连云港市花果山大圣湖(原为大村水库)旁,现存塔身兴建于宋代天圣元年(1023)。1974年,在对海清寺塔进行修复过程中,于塔心柱内发现一长方形砖室。砖室正对塔的南门,南北长107厘米,东西宽80厘米,高195厘米,方向南偏西12。,出土了27件佛教艺术精品。石函是其中重要的一件。
石函置于砖室正中,用整块青砚石雕成。连盖长90厘米,宽40厘米,高60厘米。盖为盝顶,边坡四周浮雕四神: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石函下连须弥座,浮雕四力士肩扛舍利函,手托函底(图一)。石函两侧分别有浮雕画面,“前半部是诸天降十二部天乐迎佛入涅巢境。前导者掌伞,第二人击钹,第三人执幡,第四人吹法螺。后半部两面各有二小人架扶一顶冠长袍的长者,一为帝释,一为梵天,帝释和梵天后面是佛的十大弟子。有的仰天长哭,有的俯首哀泣,形态各异,极其生动。架扶二人头扎双髻,其余人众头部皆有项光,著宽肩大衣”(图二)。原报告认为这两幅浮雕画面内容是《涅粲变图》,笔者认为其定名有误,应该是《帝释梵天礼佛图》。
《涅槃变图》的核心应该是释迦涅槃像。公元2世纪时,在古印度的犍陀罗地区开始出现释迦涅槃图,为释迦在娑罗树下卧于佛床,众弟子哭泣的场面。涅槃变相在我国始于北魏时期,只是具体表现内容有所不同。有的省略娑罗树,如北宋时期的陕西子长的长钟山石窟、延安清凉山万佛洞及河北定州的静志寺等处所见。早期中原、北方涅槃变相中的哀悼诸弟子造型比较单一,多立于涅槃台后方,唐代开始流行围绕释迦的环形布局,宋代的哀悼弟子形象沿袭了唐代环形布局,但因布局所限,众弟子数量不一。还有些仅刻画释迦涅槃的情景等等。但无论内容如何变动,释迦涅槃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而此石函上并没有出现释迦涅槃像,所以可以确定这并不是一副《涅槃变图》。
梵天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变为佛教世界中的色界天主,常与另一位护法神欲界天主帝释一起,侍卫在释迦牟尼佛左右,称为左右胁侍。关于帝释、梵天的佛教作品,在唐代就很流行,吴道子、杨庭光、杨仙乔等画家都曾画过,还有唐代两京、成都的寺院内都绘有释梵天众图像。但在唐以前仅有梁代张僧繇一人绘过此题材,说明帝释、梵天信仰在民间的兴盛应是从唐代才开始的。
音乐供养是佛教法会的主要仪式之一,是佛教供养的重要形式。法显译本《大般涅槃经》中,作天伎乐“又散牛头栴檀等香,作天伎乐歌观赞叹,佛告阿难,汝见虚空诸天八部供养我不,阿难白言,唯然已见。世尊又复告阿难言,欲供养我报于恩者,不必以此香花伎乐,净持禁戒,读诵经典”,“诸天及人亿那由他并作天乐,歌观赞叹,供养如来。”“时诸力土……于林中种种供养。满七日已……作诸伎乐歌吸赞叹,诸天于空。”宋法天译《分别善恶报应经》云:“若复有人以妙音乐供养佛塔,获于十种胜妙功德,何等为十?一身相端严,二见者欢喜,三音声微妙,四言辞和顺,五肢体适悦,六远离嗔恚,七庆喜多问,八崇贵自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可见,佛家的音乐供养表现的是对佛祖的虔诚之心。
最初时,音乐供养是与释迦涅槃相联系的。到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随着平民文化的兴起,中原佛教世俗化加深,把音乐供养与释迦涅槃相分离,音乐供养成为民间法会的重要形式之一。
另外,石函浮雕中的形象与河北定州宋代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塔基东西两壁的壁画极为相似。据报告,静志寺塔基“东西两壁画是礼佛图,东为梵王,西为帝释,梵王作帝王形象,帝释作贵妇人形象,两旁各有二童、二侍女”。海清寺塔出土石函两侧的画面中,两侍者架扶的长者应分别为帝释和梵天形象,其前后跟着众佛家弟子。所以石函两侧刻画图案的意义是用音乐供养佛塔,可称为《帝释梵天礼佛图》或《音乐供养图》,而非《涅槃变图》。这个画面无论从人物面像还有衣着都已经很世俗化了,融入了民间的因素。
此外,石函内的银棺(图三)及银棺内的鎏金银棺(图四)的棺盖上皆有佛的涅槃像,所表现的才是《涅槃变图》。
海清寺阿育王塔作为真身舍利塔,1000多年来,受到无数善男信女的顶礼膜拜。其中出土的佛教文物,有着非常成熟的雕刻技法,无论是槌揲精美的金棺、银棺,还是造型别致的鎏金铜佛、铜兽,都是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艺术精品。石函上的《帝释梵天礼佛图》是该类图像的早期形象,北京西郊法海寺壁画上所见的明代《帝释梵天礼佛图》已经是该图像的成熟表现了。
[责任编辑:谷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