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应呈现出极具人文的姿态
2017-03-07徐仰光
徐仰光
摘 要:在新的课改理念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要构建浓浓的人文生态。教学方法上,不仅仅是机械灌输,同时也是情境育人;教学方式上,不仅仅要“跟着走”,也要“自己走”;教学理念上,不仅仅是技能技法,也是人文滋养。有大爱之心的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多多渗透人文精神,让孩子们在身心方面都能挺拔起来,都能端庄起来,而这恰恰是体育教学更加需要的境界。
关键词:情境育人;自主自悟;人文滋养
毋庸置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而这除了家长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也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如何让初中生在体育以及体育世界中得到多重淬炼、锻造和滋养,应该成为体育教师时时深思的课题之一。窃以为,初中体育课堂应多一些情境设置,多一些自主训练,多一些人文滋养,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的体育人文课堂,并以此让孩子们在体育天地中收获沉甸甸的馥郁和果实。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喜欢体育
“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学缩减为纯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学缩减为纯精神的,它就丧失了现实世界之根基。”[1]初中体育亦然,如果课堂上都是一味地纯技术训练,一味地单项灌注,一味地机械传输,学生势必恹恹欲睡,厌学假学,甚至弃学。唯有创设新颖活泼的情境氛围,才是聚焦学生的一剂良方。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在课内观看国际和国内大型精彩赛事,领略史蒂夫纳什、凯文加内特、保罗皮尔斯、雷阿伦、拉加朗多、杰森理查德森等篮球明星的风采,从活泼泼的视频情境中感受篮球的魅力、感受明星的魅力、感受体育的魅力,以此唤醒孩子们对篮球以及篮球世界的兴趣、注意力和热情。试想:每一次篮球灌篮之后的精彩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划痕和难以抑制的快乐,孩子们怎能不心驰神往呢?之后再回到篮球场上,孩子们自然学得有滋有味,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不仅仅多媒体可以介入体育课堂,音乐、游戏、画画、故事、实验等情境都可以介入体育课堂,都应该通过一个“趣”字为体育课堂增值,为体育课堂激趣。当“趣”字充盈在运动场的每一个细微处,学生必将加倍投入,必将兴致盎然,体育和体育世界必将“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让学生在自主中锻造自己
初中体育除了“跟着走”,也要“自己走”[2],也就是既要进行统一的、整齐的、全面的指导或训练,同时也应针对个体差异,针对孩子们的“短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发展“菜单”,让孩子们自主自悟、自练自训,以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进步、都能发展、都能成才。
仍然以篮球教学为例,一些学生不会运球,但可以自己找几个同伴,自主练习体侧传接球、背后传接球等动作要领;如果在配合方面不行,仍然可以找几个同伴反复训练策应配合、原地持球突破、2-1-2区域联防,半场松动人盯人防守……不论什么动作要领,如果是孩子们自主完成的,必将能够快速地打开孩子们的兴趣之门和学习之门,而学生的学打得越开,教师的教必然会有更多的契机和切点。
让学生在自主自悟中探索出适合于自己的训练方法和提高方式,应该成为初中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视点。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可变性、可塑性和差异性,量体裁衣,开出符合每一個学生发展的“运动处方”,以此创造出一片动态、多元、个性的体育新时空。
三、让学生在人文中得到滋养
体育不仅仅是对抗,也是携手;不仅仅是你争我抢,也是团结协作;不仅仅是打垮对手,也是“为你助攻”……初中体育课或运动场上,更应呈现出极具人文的姿态:孩子们都能分享体育的美、力量、诗意和快乐,而不是互相抱怨、嫉妒和“你弱才是我胜”的思想。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是这种人文课堂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
比如,在篮球运动中,如何真正地体会“助攻”的意义——也就是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帮助了自己,也就帮助了团队。的确,那个灌篮成功的人是值得喝彩的,但是,那个为你助攻的人也应赢得掌声和尊敬——因为是他传出了绝妙的好球。这样的“体会和懂得”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其中隐含着一种更美好、更有意义、更富理想化的期盼:相对于精湛的技术技能而言,孩子们在体育中的合作能力、为他人着想、利他主义、勇气与坚持,集体与个人等精神层面的元素,无疑是体育教学中更加需要的目标。
为此,我们需要重构教学理念与框架,不仅仅是技能技法的娴熟,不仅仅是体育达标成绩,不仅仅是中考名次,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在技能技法的单行道上,暂且打住脚步,而在“合作、忍耐、理解”等人文层面方面多下点功夫。有大爱之心的体育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多多渗透人文精神,让孩子们在身心方面都能挺拔起来、都能端庄起来,而这恰恰是体育教学更加需要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8.
[2]唐汉为.中小学德育:除了“跟着走”,也要“自己走”[J].中小学德育,2015(9):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