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17-03-07陈松林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高中生策略

陈松林

摘 要: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可运用和谐合作探究、吃透教材和线索整合、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独立思考、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五个策略去达成。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策略

历史核心素养是近几年来历史教育界的一个焦点话题,它是历史学科课改的新概念和新要求,概念的含义是指学生“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1]”

历史核心素养具体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如何培養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自身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几点策略来达成。

一、和谐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策略

人是有尊严的高等动物,心理活动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开放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心情舒畅地快乐学习。如果对学生漠不关心,缺乏尊重和关爱,势必导致其心灰意冷,思想束缚,挫伤学习积极性。

李镇西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说:“学生一旦获得了思想解放,他们所迸发的创造力往往超过我们的意料。[2]”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鼓励一些厌学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我常对他们说:“高中对于人生只有一次,你选择放弃,若干年后追忆往昔岁月,你会感到后悔,青春无悔,既然这样何不放手一搏?我是一只小小鸟,在乎的是飞翔,而不是天空的高度!享受拼搏,也不枉高中这三年?”在我的启发和关爱下,他们的学习有了动力,学业不断取得进步,找回了失去的信心。

近年来的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灵活,对能力的要求和辩证思维的考查日益凸显。为适应这种形势,在课堂上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开展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时间。通过分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答案不拘一格,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在这样不断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素养。

二、吃透教材——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策略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核心素养不是无本之木,它源自学生对历史教材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历史复习中,我喜欢带领学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在对单元内容理解全面的基础上,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对教材的层次、框架、重难点准确把握,还要将教材中小字部分涉及的历史信息内涵充分发掘出来。

为了让学生吃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指导学生整理每个单元的历史时空线索,使学生形成单元知识清晰时空脉络,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例如,1840年到l949年中国近代史时期,首先应明确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和“中国人民抗争史”这样两条线索,按照这两条线索,把相关内容整合起来教学。使学生懂得四次列强侵华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这样的线索整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时空素养。

三、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培养核心素养的依托策略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好,有利于加快核心素养培养,教学就可以事半功倍。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直到高三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试卷讲义总是弄丢,材料问答题答题不规范,答题过于简单,背诵不专心等。我的策略是采取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办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学生学习习惯逐渐好起来。

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同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要持之以恒,贯穿整个高中。每一节课的讲解、每一道题的分析,都要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方法。要有耐心,不要毕其功于一役,这是高中三年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独立思考——培养核心素养的核心策略

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就要让学生多问。李镇西在《做最好的老师》书中说:“逼学生提问,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我每节课都尽量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学生提出问题就是独立思考的开始,教师再针对性讲解,就起到了很好的查漏补缺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进行变式训练,鼓励学生多个角度去回答,如:“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怎样理解科举制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又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对于开放性问题,我有时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让学生搜集史料去证明他们的看法,来反驳老师。在师生思维碰撞中,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素养。

五、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策略

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对我们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导师,“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精湛学识。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前提就是教师业务素质必须胜任,提高业务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毕生追求。课改实践无止境,反思总结无止境,探索学习无止境,正如教育学家马若耶夫所说:“新的教育思想,即使在科学的范围内得到赞同,在实践中也不能立即变为现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付出巨大的劳动,需要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需要拟定运用这些新的教育思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具体操作中。”

参考文献:

[1]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3-8.

[2]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306,339.

[3]马若耶夫.把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学校实践中去的经验[M].刘文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高中生策略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