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的基本训练
2017-03-07袁明媚
袁明媚
摘 要:合唱是一门集体表现的艺术,能以其丰富的和声使人获得立体美的享受,也能以表现丰富、细腻的情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灵魂上的震撼。因此在合唱訓练中学生享受到的并不仅仅是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培养了集体意识。合唱水平的提高是认识和歌唱技巧共同提高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合唱训练;理论认识;技巧
合唱在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这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是具有魅力及审美的一课,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良好的合唱教学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法,并且能让歌声充满感情,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魅力的所在,以此能爱上音乐,提升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让学生的音准、节奏感等都有所提高。并且合唱活动还具有极强大的教育能力,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等,让音乐起到洗涤人们精神的作用。
一、提高合唱理论认识
合唱既是一门技术学科,更是一种认识行为。合唱队不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不懂得基本术语,几乎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但又不能生搬硬套,被理论所束缚。什么是必要的理论呢?比如:什么是合唱,合唱发音特点和发音方法等,引导学生对合唱相关知识产生理性认知,从而提高学生对合唱的热爱。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力戒讲很多概念性的理论,以显摆自己的“博学”。什么叫概念性的理论?比如“合唱的起源”“合唱的发展”“合唱的声部音域范围”等,避免出现诸如“横膈膜”或者生理解剖等专业术语。这只能使合唱队员始终处在迷茫困惑的状态中。
二、掌握合唱基本技巧
1.声音训练
在技巧训练中,需要以积极的、比较轻的音量,即中等音量中稍弱的声音作为合唱的基本力,以此可以快速找到声音的方向,长且有气感的声音,有气息支点高位置的声音并且含有稍稍的竖含感,所以比较容易在集体中接近更加和谐的声音。
当要增加或是减弱特别强的声音时除利用好气息相应变化来处理,也可以用之前的弱声与后面的强声形成对比。
当再一次减弱声音时,除将气息减少,还要注意让声音变得集中、有力,稍有紧张之感,控制并且保持声音的穿透力。
2.练声训练
练声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准、节奏,包括声音的位置等,并且能为演唱歌曲做好全面的准备,其中最为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和指挥相配合,以及对指挥反应能力是否有一定的掌握度。如ma me mi ma mu这几个同音、不同母音训练法,让学生可在演唱中一直有一种嘴里含有半口水的感觉,在音量中也要先是轻、再是重的过程,先用柔和的声音,并且在指挥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加强。需要让学生的境尽可能往后靠拢,紧紧贴在咽壁中,朝着头腔共鸣的方向上走,口音练习,需要对闭口音要开唱,不可咬得过紧,要有一种似雾非雾的感觉,但需要有一定支持。对于开口音要闭唱,上、下牙要打开,要感觉下巴有一种下垂的感觉,声音位置更是要集中好。
3.呼吸训练
在训练学生进行呼吸时一定要先对提软腭的方法开展训练,即让他们有一种打哈哈的状态,并保持这样的状态来练习,而学生学会了提软腭再训练他们提着来唱歌。此时学生会感受到,这样唱歌一定要用气息,否则就没有境,于是对于呼吸训练兴起。在呼吸训练时可采用:猛吸猛呼、猛吸缓呼、猛吸断呼或缓吸缓呼等方法。
此外,还可让学生唱一些长句子来进行气息上的练习。这样的方法可让学生学会控制气息,且提升音准,有时采用循环换气法,让部分学生先换,之后再到另一批学生换,这样让音乐没有间断,处在一种流动状态下,增加歌曲的完整性。
三、音准训练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于声乐艺术,而学生在合唱过程中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声音偏高或偏低、节奏不准等不协调现象,那么在训练过程中是如何调整的呢?在练声过程中我就加强学生的音准训练,经常用音程、音阶、琶音、和弦等练声曲,有时候还会采用四部和声来增强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演唱能力。
在训练中,还经常自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练习曲,以此来帮助学生揭开合唱的神秘面纱。要求学生演唱时的声音训练,同时做到能监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
四、歌曲合练整体提高
通过合唱技巧训练掌握合唱基本技巧之后,就可以选择一些歌曲进行练习,通过实际练习强化合唱技巧,增强感性认识,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在选取练习过程中,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分解练习。对一首曲子,按照自然段落,一句一句加以排练,如同我们初唱歌曲一句一句学一样,这样有利于纠正问题,力争合唱准确。
2.连贯练习。在分解练习之后,便可采取连贯练习。通过连贯练习,从完整性上检验整体效果,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朗.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