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力下“Choking”现象的预防研究何养成

2017-03-07钟玉芳张进海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压力预防

钟玉芳 张进海

摘 要:“Choking”现象即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通过实验探讨“Choking”现象的预防,结果发现在一定压力下的训练不仅能预防同种压力情景下“Choking”的发生,同样适用于更高压力下的比赛。

关键词:“Choking”;压力;预防

一、实验设计

本实验包括一个前测(低压),两个训练测试(轻度压力)和三个后测(低压、轻度压力、高压)。前测和第一个训练测试在同一天进行,第二个训练测试和三个后测在之后的2~4天进行(同一天)。40名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控制组,在训练阶段不接受轻度压力;一组为实验组,在训练阶段接受轻度压力的操作。实验组和控制组在随后的后测中都要分别在低压、轻度压力、高压下接受测验。

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前测和第一阶段的训练

首先向被试宣读实验指导语:“感谢您参加此次实验,我们的测试任务是‘定点投篮,您有6min的准备活动,然后完成2组5个正式的‘定点投篮任务。完成测试后,实验员将告诉您成绩。”

被试完成前测后,填写两个简单的调查表,即一个努力量表和一个焦虑量表。

前测10分钟之后开始第一阶段的训练,不同于上次的是在训练阶段成绩第一名的同学将获得100元的奖励,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认真地投好每一个球!”同样第一阶段的训练完成后被试紧接着完成努力量表和焦虑量表。

第二步:第二阶段的训练和后测

前测2~4天后,开始第二阶段的训练任务和后测。第二阶段的训练完成后被试紧接着完成努力量表和焦虑量表。

休息20分钟后开始正式的测验,每个被试在低压、轻度压力和高压下分别完成2组5个球的“定点投篮”任务。在完成投篮任务之后每个被试紧接着完成努力量表和焦虑量表。

三、结果与分析

1.平均值的分析

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的被试在训练阶段1时的焦虑分值高于前测和训练阶段2时的焦虑值(P<0.05),控制组的被试在前测和训练阶段的焦虑值无差异。两组被试在训练阶段1时的努力值都高于前测和训练阶段2(P<0.05)。

2.三种压力下的后测:压力操作的检验

为了检验压力操作是否有效,我们做了一个2(组别:实验组、控制组)×3(测验:低压、轻度压力、高压)的MANOVA分析。结果表明测验的主效应显著,F(2,37)=20.563,p<0.001;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38)=1.125,p>0.05;测验和组别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F(2,37)=7.054,p<0.001。方差分析表明两组被试焦虑分值、努力分值的主效应都达到显著(焦虑分值:F(1,18)=21.52,p<0.001;努力分值:F(1,18)=37.42,p<0.001)。分别对两组被试在三种测验中的焦虑值、努力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从低压到轻度压力到高压,被试的焦虑分值和努力分值都在不断增高,这说明我们的压力操作是有效的(P<0.05)。

3.三种压力下的后测:定位踢准成绩

2(组别:实验组、控制组)×3(测验:低压、轻度压力、高压)的ANOVA分析表明测验的主效应显著,F(2,37)=5.543,p<0.05;测验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1,37)=4.223,p<0.05;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38)=1.533,p>0.05。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在高压、轻度压力下的成绩与低压时的成绩无差异(P>0.05),控制组被试在轻度压力下成绩没有出现下降,但在高压下其成绩却低于轻度压力和低压下的成绩。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在轻度压力下的训练是否可以预防更高压力下出现“Choking”现象。在训练阶段1时实验组的焦虑值明显高于前测时的分值,控制组的分值无差异。实验组的焦虑分值在训练阶段2时与前测无差异,这表明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压力训练后它的积极作用就表现出来了。同时我们发现焦虑值和努力值在低压、轻度压力、高压的后测中依次增高,然而实验组的成绩在整个后测中都保持了一致,控制组被试的成绩虽在轻度压力时没有下降,但在高压下却下降了。这些结果足以说明在轻度压力下的训练可以预防更高压力下出现“Choking”。在后测中我们发现两组焦虑值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但实验组的焦虑值都低于控制组,这可能是因为实验组有一个压力训练的阶段所导致的。实验中轻度压力和高压足以导致被试成绩出现下降,所以我们不能说实验组成绩没有下降是因为压力操作不够引起的。综合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在一定压力下的训练不仅能预防同种压力情景下“Choking”的发生,同样适用于更高压力下的比赛。

参考文献:

[1]王进.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J].体育科学,2005,25(3):85-94.

[2]马启伟,張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孙保利,朱国生,张剑峰,等.大学生篮球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模型建构及实验实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2):164-169.

[4]刘媛媛.球类运动员的“choking”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2):127-128.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体育特长生压力下“Choking”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885。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压力预防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