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对策

2017-03-07夏晓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消毒剂供应仪器

夏晓静

(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

浅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对策

夏晓静

(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

职业危害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员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而带有一定的危害性,这种危害性可能是潜在的,也可能随时就能爆发。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从事人员便是一种具有职业危害的群体,其在对器械与物品的消毒过程中会因为需要接触各类感染物而可能随时发生一些物理性质的、化学性质或者生物性质的感染和职业性伤害事件,对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来说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就如何做好消防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性危害防范工作、尽量避免职业性危害的发生做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对策分析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的便是将医疗器械与物品进行回收和消毒,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接触诸多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和各种化学消毒剂、灭菌物品等,因而很容易对工作人员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因此,消毒工作从事人员必须事先了解职业危害的各种表现形式,加强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并做好经济的防范准备。

1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危害分析

1.1 化学性危害

化学性质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需要接触诸多化学消毒剂而产生的危害,这些消毒剂主要有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各类酶清洗剂等,这些消毒剂都有共同的特征,即具有刺激性气味、较强腐蚀性与挥发性等,短时间之内的接触关系不大,但作为消毒工作人员不存在短时间接触这种现象,他们每天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这些消毒剂,因此,容易受到这些消毒剂的危害,轻者使护理人员皮肤过敏、灼痛、头晕、恶心等,重者则可能引起护理人员产生急性或者慢性中毒,或者引起其他的疾病等。

1.2 生物性危害

生物性质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各种污染源和具有传染性质的污垢,如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患者产生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等,护理人员在清理这些污垢的过程中,容易被一些尖锐的医疗器械,如针头、剪刀等所伤,再接触到这些污垢,就很容易使一些携带病菌的微生物通过伤口进入到护理人员的血液组织中,增加护理人员罹患疾病的概率,客观上也增加了疾病的传播率。又如,在使用高压水枪对污染物进行冲洗时,会使污染物中的病原体、病菌等扩散至空气中,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到人体中,加速病菌的传播,致使护理人员呼吸系统受损,功能衰退,生命健康受损。

1.3 物理性危害

物理性的危害主要来自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可能因为一些机器设备产生噪声和高温环境,一些大功率仪器如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在消毒过程中会产生高分贝噪音,其强度甚至达到了90~98分贝;又如护理人员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全自动清洗机等仪器时,虽然可以产生较好的消毒效果,但是会产生高温环境,易导致工作人员产生头晕、中暑症状;而消毒工作必须使用的各种敷料、棉球和手术衣物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棉絮纤维,引发工作人员的激烈咳嗽和哮喘等;在对大型的器械进行搬运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导致工作人员肢体出现意外的砸伤、扭伤等,长时间的搬运还会导致工作人员的脊柱和腰肌发生劳损现象。

2 相应对策分析

2.1 做好日常的安全防护,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

做好消毒工作的日常安全防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污染物的感染和外部不良环境的危害。为了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医院需要制定培训计划与安全教育方案,要求护理人员在上岗之前接受安全防护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是护理人员认识到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减少操作失误,降低危害发生概率。

2.2 严格按规范和要求操作消毒仪器

护理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除了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工作之外,还须在日常生活中,对仪器进行定期的检修与保养,对一些无法再进行维护的、超负荷工作的仪器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淘汰;为尽量避免噪声对工作人员产生影响,应当在工作室内安装噪音隔离装置;对一些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设备,需要专门的技术消毒人员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并注意密切观察仪器的各项指标是否保持正常,在非正常情况下,须对仪器进行专业的保养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粉尘环境,护理人员需要佩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和卫生制服等,必要情况下还要佩戴眼罩,以最大程度隔离粉尘与棉絮纤维等对人体的危害。

2.3 安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液

针对化学消毒剂容易挥发的特性,应注意将消毒剂密封后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消毒剂,使用不同的防护用品;针对一些需要现用现配的消毒剂,医护人员在配制的过程中须开通保持通风状态,减少刺激性气体对皮肤产生伤害;当皮肤受到消毒剂危害时,需将受害者及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休息,缓解受伤害程度,严重的还需要接受治疗。

3 结 语

总之,为最大程度上避免护理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受到的危害,需要做好各方面的防护工作。医院需要制定具体的有效的防护规章制度,要求护理人员按照制度要求进程消毒工作,增强消毒人员的防护意识,做好仪器设备的检查工作和消毒剂等方面的防护工作,为自身的工作创建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保证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1] 张海霞,刘豆花.浅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今日健康,2014(7):367-367.

[2] 王灵芝,宋秀敏,吴碧云.浅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5):147-149.

R187

A

ISSN.2095-8242.2017.46.9098.01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消毒剂供应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