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代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传统文化途径
——以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为例

2017-03-07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家训道德教育道德

刘 丽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41)

试论当代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传统文化途径
——以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为例

刘 丽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41)

家训是传统社会中家庭内部治家教子的训诫。在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下,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修身、齐家、处世三方面内容。当下青少年道德教育受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存在急功近利、重智轻德的问题,青少年道德责任感存在滑坡现象。而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因其自身传承性和当代价值,以及当代家庭功能的不变性,其现代转换成为了可能。要实现传统家训的现代转换,与当前青少年道德培育进行对接,应该加强对家训内容的现代阐释,将道德教育日常生活化,同时加强对教育主体的家长进行教育,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养成。

传统家训;德育思想;现代转换

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终极归宿。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的首因效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就是一个家庭观念浓厚的国家,通过家庭教育来繁荣家庭与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优良传统,人们把一个家族的兴旺都寄托在子孙的贤孝之上。家训是被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及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教育形式,我国传统家长为了教育后代而专门著书立说,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而当前中国青少年家庭教育与传统相比,存在着重智轻德、重养育轻教化的偏颇,重视“教子成才”甚于“教子成人”,家长通常希望子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通过一切途径增长孩子的知识技能,而往往忽视了“德性”的培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有着诸多不利。当前,通过摒弃中国传统家训中不合时宜的内容,可资借鉴其有价值的德育思想并进行现代转换,对于当前弥补学校道德教育的不足以及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传统家训蕴含的主要德育思想

据考察,“家训”最早见于《后汉书》中“髫龀夙孤,不尽家训”。而家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伴随着家庭的形成而出现,先秦时期家训就开始萌芽,此时主要以帝王、仕宦或圣贤针对现实问题的一些对话为主;秦汉三国是其形成发展时期,主要重视儒学的应用,如《女诫》《女训》等,其主体仍然是政治精英;魏晋隋唐时期家训日渐成熟,如《颜氏家训》是中国最早的家训专著,李世民《帝范》也意味着帝王家训的诞生;宋元时期家训文化呈现繁荣景象,明清时期日渐衰落。从家训的形成脉络可知,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学界对于家训的具体概念界定不一,有人认为,家训是家族成员形成的一致的规定,有人认为家训是家族长辈对后人完备的教导、训诫,更多从其起源和内容入手对其内涵进行说明。总体来讲,传统家训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形成的一种教育文化,它包括家教、家仪、家规[1],主要针对家族成员道德的养成。

(一)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的修身之维

修身就是指主体通过不断地学习与道德训练或外在强化,使其形成道德的内在自觉。修身思想在我国传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儒家有着完善的修身理论。传统家训中更是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对于修身的重视。从家训中体现出的修身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立志、勉学、立德、慎独、自省等方面。传统家训强调,立志是成人的根本。我国家训中有大量教育后代立志的文字,比如于成龙在《治家规范》中告诫道:“人贵立志……有志者事竟成矣。”南宋胡安国鼓励儿子“立志以明道,希文自期待”。志向是一个人人生的方向与目标,“人无志,非人也”,没有了志向人就容易堕落,碌碌无为。人不但要立志,还要志存高远,曾国藩讲道,“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诸葛亮在告诫外甥的信中也说道,“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要求其外甥要有远大的志向,免于世俗。这些观点在传统家训中都具有代表性,认为追求功名利禄是较为低层次的理想,立志以进德修业才是其关注的重点。

在立志的同时,传统家庭教育还注重子女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以实现其志向。曾国藩在家书中讲“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优秀才”[2]1328,可见传统家庭对于后代读书的重视。而他们认为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如何做人,“读书以明理为要”,读书可以修身养性,最终实现内圣外王的境界。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讲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阐述了“淡泊”对于“明志”与“守志”的重要性,要求清心寡欲,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康熙在《庭训格言》中把节俭和官德相联系,也强调节俭的重要性。同时,传统家训中对修身的要求还包括慎独自省,修身在于“修心”,蔡邕的《女诫》中讲“人咸知修其面而不修其心,惑矣”,范纯仁的《诫子弟言》、唐顺之《荆川文集·与二弟正之》都谈到了慎独自省的重要性,没有道德上的自我省察,就难以实现道德提升。

(二)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的齐家之维

清代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就讲到齐家之难就难在“家迩天下远,家亲天下疏”,家庭中的亲情因素难以处理。因此,古代家训中对于子孙齐家的道德教育相当重视。如颜之推《颜氏家训》的20篇中就有5篇是关于“治家”的内容,司马光《家范》卷一就是“治家”,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治家方略》都对治家的道德思想进行了说明。从其家训中齐家“人”的因素来看,其内容可分为:第一,孝亲敬长。“孝”是人伦之始,《郑氏规范》中要求子孙应该尽力孝敬长辈,颜之推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袁氏世范》中认为“孝行”可以动天地、感鬼神。父慈子孝是一个家庭和睦的必备条件。第二,兄友弟恭。中国传统家庭中兄弟较多,而兄长往往在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家训中对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有着道德上的要求。《颜氏家训》认为,兄弟情同手足,不能不相爱。《礼记礼运》中要求“兄良弟悌”,兄长应该爱护弟弟,弟弟应该敬重兄长,这对齐家有着重要作用。第三,夫妻相敬。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基本关系,司马光在《家范》中就要求夫妻应该相敬,遵从“礼”的道德规范。当然传统家训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夫权”“父权”的伦理基础之上的,要求妇女做到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虽存在许多消极因素,但是对于夫妇相敬以维持家庭和谐等思想仍然有积极的作用。

从整个家庭的“物”的方面来讲,传统家训还要求勤俭持家。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因此,传统家训中对于勤俭持家特别重视。只有勤劳才能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比如“人之有子,须使有业”“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都强调勤劳治家的道理。司马光将前朝皇后勤劳的典故写进了《家范》来教育子孙保持勤劳的本色。勤劳的同时还要节俭,明朝周怡在其家训中写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求家庭成员坚持节俭的美德。范仲淹也以节俭要求其儿子,在他儿子结婚时不允许奢华浪费。家训中要求节俭的例子举不胜举,都是要求其成员只有恪守节俭的美德,才能使得家族长盛不衰。

(三)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的处世之维

传统家训把培养子弟诚实守信、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品格修养作为为人处世的首要课题。第一,诚信为本。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墨家等思想的主要范畴之一。曾国藩在他的家书中就强调,与人交往,“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康熙在《庭训格言》中也强调“朕决不欺人”;高攀龙在《高氏家训》中也强调“以诚实为要”。总之,传统家训把诚实守信作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第二,爱众亲仁、博施济众。在传统家训思想中,有爱心、做好人作为为人处世之首,而做好人最基本的就是要行善积德、爱众亲仁。朱柏庐按照儒家爱有差等的观点,列出了行善积德的顺序,并且认为“不存一积德之心,则无往而为德矣”[3]245,强调仁爱之心应该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有了爱心的同时,还应该救难怜贫、体恤下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应该尽自己的财力去救助,加之以能立家训的家庭一般都是殷实之家,因此,对于家中奴仆等人应该加以怜悯。《郑氏规范》就强调灾荒年月不收租、修桥补路等行为要求。第三,谦逊辞让、宽以待人。在人际交往中,应该谦逊有礼,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要有自省,对他人的优点要有敬意,而不是心存妒忌之心。传统家训极力推崇“谦”德,将自谦和谦人统一起来。《庭训格言》中就将文明礼仪、恭敬辞让作为规范人行为的基本手段。同时,传统家训要求严己宽人。宽以待人就是要成人之美,就是不计小人之过,就是尊重差异、包容一切,不苛求、不挑剔,在社会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道德的逐步完善。

二、当代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存在的问题

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家庭内涵的变化在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的同时,也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具体从宏观社会背景以及微观家庭内部教育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变迁影响下的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培育

社会的发展变化无疑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也使得家庭的内涵、功能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特别是传统家庭父权制度的逐渐瓦解、母亲的逐渐解放使得家庭中子女教育增添了新的动力,提高了教育的自觉性,增强了教育合力。但同时这种现代性的变化也为家庭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培育带来了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市场化使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但同时因为市场资本的逐利性使得社会公德精神、诚信意识、自律意识下降,传统道德的权威性被消解,使得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中出现混乱现象。对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部分教育工作者或者家庭父母对于西方文化在不加以理性分析的情况下,将一些价值观念灌输给青少年,青少年难以正确判断到底哪种观念正确,出现价值观上的迷茫。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下,青少年责任感下降,更加难以将自己的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第二,文化多元化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根基,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霸权冲击下,我们往往对其批判的更多,继承的较少,道德教育的环境不容乐观,人们对青少年评价上的偏颇使得道德教育日渐式微。总之,在社会变迁影响下,特别是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为社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了消极的因素。

(二)当代家庭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偏颇

中国传统社会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讲究立德、立功、立言,而现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快餐式的文化生活方式也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出现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等现象,具体来说就是重智轻德的倾向。家长观念上认同孩子“德”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容易陷入“唯分数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人们认识到知识就是财富,人逐渐被异化为创造财富的工具。人们重视权利而不重视美德,有着强烈的去道德化的倾向[4]。在社会畅销的教育类书籍中,大都也是宣传一些家长如何成功培养出名校大学生,潜在地引导着人们以成绩作为最高的评价标杆。这种唯分数的倾向,也使得青少年在家庭中形成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他们认为只要我认真读书,其他所有事情都应该由父母来打理,他们缺乏责任意识,缺乏感恩之心,缺乏抗挫折能力,一旦脱离家庭学校的庇护,走出社会,就会出现许多问题。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智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乏道德和人性,则是致命的[5]。当前青少年出现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方式、观念上存在着问题。

三、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对当代青少年人格的培育

(一)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传统家训作为社会意识,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基础状况。而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随着时代变迁,家训在思想上表现为独立的形态,有着自身的发展形式,正是这种独立于时代的发展形式,使得家训作为传统思想能够保留下来。这种保留并不总是被动的,而是随着时代变化有了新的发展与改变,家训在这种变化中也获得新的内容和存在形式。从这种传承性来看,传统家训可以成为现代化的动力。毛泽东就曾强调,“我们这个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6]533-534否认中国历史可以实现现代化,就如同将婴儿同洗澡水一样泼掉,这样会抹杀现代化过程中我国的民族特性。因此,传统家训的传承性使其现代转换具有了可能性,当然,这种转换应该摒弃掉其中的消极因素,选择优秀的合理的部分来促进当代道德教育和现代化的发展。

(二)现代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亲子关系和妇女地位的改变,家庭经济、赡养、娱乐等功能可以转移给其他社会组织,下一代优生优育、成长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众所周知,现代性视阈下,学校的教育也更多注重科技理性,人文教育被弱化,甚至一些家庭认识也出现偏颇,但是这并没有掩盖现代整个社会的家庭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视。相反,家庭担负起的青少年道德人格养成的功能,以及所担负的培养社会公民的使命被更加重视。这种现状为传统家训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一方面,现代家庭仍旧是一个有秩序的伦理实体。家庭的秩序性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生物关系,传统社会非常注重家庭的秩序性,如《孝友堂家规》就强调了家庭老幼、夫妇、父子的关系,只有有了实在的关系,人们的行为才有准则,政治有规范[7]3。今天的家庭虽然个体之间更强调平等,但是这种秩序性仍然存在,家长的教育、行为观念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全方位的影响,可以说,青少年自身的道德行为状况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家庭的状况。另一方面,中国改革是立足于其深厚的历史传统,家仍然是人们最重视的范畴之一,社会流动性越大,家作为稳定的生活单位的地位就越重要。因此,稳定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如此,传统家训实现现代转换也就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传统家训对当代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有可资借鉴的资源

第一,传统家训中“德教为先”的观念对于现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家训中,生活、职业的教育都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德育是其家训思想中的主要目标。这种把修身力行作为文化知识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思想观念,经过家训的传承,可以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这对于当前我们应试教育重“智”、唯分数论的现象,无疑是一种纠正。通过家训思想的学习,可以让教育回归到本身的目的。第二,传统家训中“志存高远”的教育理念对当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有重要价值。当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元价值观念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据相关调查,即使是重点高校,都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存在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想法。我们应当借鉴传统家训中的立志教育,教育青少年要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要心怀天下、目光长远,合理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相结合,并增强其爱国意识。第三,传统家训中自立自强等思想也有重要意义。对于当前许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以至于大学期间生活都难以自理,甚至精神脆弱等现象,通过自立自强的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第四,传统家训中循序渐进的品德涵养方法、严爱殷责的教化方法等对当前青少年教育有重要作用。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家庭教育往往也急功近利,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开发智力、揠苗助长,对于德育却往往采取“树大自然直”的态度,这不符合青少年道德养成的规律。传统家训注重从小事做起,注重循序渐进的道德养成,注重环境熏陶,注重由浅入深等理念值得当今人们学习。同时,传统家训中的德育还注重惩戒性的教育,注重家法的运用,同时又注重循循善诱,带有亲情的感化,使青少年容易接受,并产生道德认同。而当今部分道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认同,效果也难以达到。因此,学习传统家训中有利的教育方法,对今天青少年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四、当代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的路径

我们对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的积极因素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并得出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要发挥传统家训在当今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传统家训中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因此,如何进行转换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对传统家训德育内容的现代阐释

传统是现代的基础,现代是对传统的发展。一方面,家训的本质是对封建社会道德文化的反映,现代伦理建设不能照搬其思想,必须进行现代转换;另一方面,现代伦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涵养,只有扎根于传统的土壤之中,才能获得发展。尽管传统家训中许多内容都已经过时,但是作为传承几千年的道德生活和实践的积淀,其中包含了许多真理性的内容。因此,加强传统家训内容与现代社会现实相结合,加强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是传统家训思想现代转换的途径。习近平在考察山东时强调,对于中华文化“四个讲清楚”,要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传统家训中“志存高远”“自强自立”等内容,在传统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担负着拯救国家、关切苍生的使命,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仍然可以用来教育当代青少年不为金钱所奴役、放眼长远,提高其责任感。传统家训中的义利观、诚信观等内容,可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之中,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再如,传统“孝道观”强调父慈子孝,虽然是建立在封建父权制等级制度之下的,但是今天仍然需要大力推崇孝道的思想,只是其具体内容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推崇“卧冰求鲤”的愚孝,也不完全要求“不远游”的坚守,而是基于民主、平等关系的孝顺,讲求心理上、情感上的沟通,能够经常陪伴等形式,从而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二)德育形式上实现生活化

中国传统德育本身讲求循循善诱,讲求道德主体衍生自律意识。而近年来我国受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德育总是通过寻求种种教育方法来进行外在的约束,道德教育成了一种专门化的教育内容。这样虽然明确了德育的地位与要求,但是却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以及回归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我国的道德教育通常将一套套的理论用于教育对象,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而轻于道德情感的吸收和道德行为的践行,这样往往导致受教育者对于道德知识掌握熟练,道德行为却大大滑坡,甚至反感道德的说教。因此,当代德育仍然应该回归生活,其中家庭就是生活化的载体,传统家训中积极的内容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得以传承,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悟道德的力量,去践行道德原则,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同时,加强家庭美德建设,以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影响和熏陶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养成。这样既有理论又不空洞,而且形式也易于青少年接受,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家庭教育主体的专门化

常言道“教人者先受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首先应该接受教育。传统家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家长教育,对于道德问题特别重视,而现在家长通常忙于工作,将孩子的教育托付于相应的学校或者机构,或者进行隔代教养,他们承担着养的任务,但却淡化了教的责任。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就批评“父母就从未考虑过那些在身体、道德、智慧方面应该指导他们的原则就开始教养儿童这个艰巨的任务……”[8]21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过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现代学者潘光旦也指出,为人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家长教育就是为避免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盲目性,增强对家长父职母职意识的培养。传统家训中不乏此方面的论述,比如《温公家范》中就有专门一章名为“父母”,要求父母以诚待人、谨言慎行、以身示范,承担起培育子孙的职责。当代家长的教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一些中小学家长会变成了老师向家长的“告状会”,更多讨论孩子学习分数,没有从家长角度给出应该怎样实现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合理意见。因此,只有有意识地对家长进行教育,包括父母职责、夫妻关系、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教育,才能真正使家训思想达到德育效果,这也是传统家训思想当代转化的表现。

[1] 王若,李晓菲,邵龙宝.浅谈中国古代家训[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6):39-43.

[2] 曾国藩家书[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9.

[3] 张艳国.家训辑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4] 卢风.现代人为什么不重视美德[J].道德与文明,2010(2):30-34.

[5] 鲁洁.道德危机:一个现代化的悖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1(4):7-12.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邓伟志,徐新.家庭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8] [英]赫伯特·斯宾塞.教育论[M].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编辑:王玮

2017-05-20

刘 丽(1993—), 女,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家训道德教育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家训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