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飞鸟
2017-03-07尚辉
文/尚辉
心有飞鸟
文/尚辉
油画的写意性或意象性是油画移植中国最鲜明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本土化特征。这种特征的生成即是自觉的,也是不自觉的。自觉的是指,中国油画家总是试图将中国画的笔墨意趣富有创造性地转换到油画的形色表现中;不自觉的是指,这种转换具有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集体潜意识性。不论自觉与否,也不论自觉的强弱,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都在中国人的油画形色之中发挥作用。因为,写意不仅仅是笔墨,更是意写的诗性,是文心观照的自然。但移植与嫁接这个外来的语种并使之具有诗性的写意特征,并非易事,这便使得真正闪烁出写意光华的油画家在中国油画的历史中显得越发璀璨夺目。
闫平无疑是当代写意油画创作富有代表性的画家,是继潘玉良、关紫兰、李青萍等之后以大气豪情抒写女性生命意蕴的写意油画大家。闫平的油画之所以能够在同代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她的画作格局浩大、气象恢弘,她从不纠缠于那些琐细的描绘,总能够以一种君临天下的浩荡之势把捉画面的整体,像文人画始作俑者苏轼所言,“笔所未到气已呑”。当然,她的这种脱颖而出,还在于她对于油画形色自如而富有个性的驾驭。她不斤斤于形似,并不意味着她不遵循造型的结构法则,恰恰相反,她画面那些耐看的形象是在强化造型结构之后的有意味的夸张,是心性表达的线条再造;同样,她也不局限于条件光色的重现,但这不意味着她的画面缺乏色彩的调性,恰恰相反,她画面那些俊俏的色彩总是在冷暖色相的变奏或比对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调性关系,而她的创造也总是体现在她对于现实色彩的奇异与浪漫的超越上,从而形成梦幻般的色相与色调的惊艳之旅。
显然,闫平对于油画写意性的探索是在充分发挥油画造型与色彩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语言转换,是对欧洲后印象派诸家凸显形色的主观性表现的中国诗性文化的再度创造。她画作中的线条既果断刚健又柔韧富有弹性,她画面上的色彩既变化微妙又富于书写的表现性,尤其是如何以虚写实、如何以黑统领其他多变的色块等,都体现了她对中国水墨艺术的深刻感悟。“心有飞鸟”,既表达了画家对于自由而单纯的伊甸园的向往,也揭示了画家不拘泥于再现而勇于超越现实、探索精神驰骋的创作方法。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美术》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