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与共识: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评估
2017-03-07陈丽芬郭文雅
陈丽芬,郭文雅
(1.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2.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争论与共识: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评估
陈丽芬1,郭文雅2
(1.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2.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国内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争论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道德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工具理性),还是人生应追求的终极目标(价值理性)?社会转型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是在滑坡,还是在爬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发展方向是应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应全面超越这一经济形态?通过分析认为,把追求崇高道德视为主体自我超越的目的较具合理性,而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促进人性从“恶”向“善”的超越过程;“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都有合理性又都存在理论缺陷,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来观照“道德之坡”更为重要;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在“适应”基础上的引导和超越。
社会道德状况;道德滑坡;道德爬坡;自我超越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7.02.006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对于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问题的讨论,充斥着大量不同观点的交锋与争论,且时至今日也没有形成具有压倒性的“主流结论”。概而观之,学界的争论主要围绕三大议题展开:作为一种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的道德,究竟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具有工具理性,还是本身就是目的而具有价值理性?社会转型以来的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发展趋势,究竟是滑坡还是爬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发展方向究竟是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全面超越这一经济形态……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学术争论的梳理和分析,形成一些初步的共识性结论。
一、道德是手段还是目的?
回顾伦理哲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关于道德究竟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手段,还是人生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命题。所谓手段(工具理性),是指主体为了达成所愿而采取的一切方法、工具以及各种途径和方式,是勾连主体和主体目的之间的载体和桥梁。而所谓目的(价值理性),则是指主体依据各种对于现实、此在的判断而形成的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结果的预设。与此相联系,手段与目的一般被从现实层面、可能层面和虚拟层面加以理解,从而形成了现实手段(目的)、可能手段(目的)和虚拟手段(目的)三种手段(目的)类型。
1.作为手段的道德
从普遍意义而言,当道德被视为手段时,其理论逻辑是认为人是一种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进而超越自我的过程性存在,而在这一过程之中,道德充当了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的手段。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倡导人的主体性,提出了经典的“人是目的”的著名论断,指出:“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1](P52)该论断被很多学者奉为是西方道德哲学文本之中为数不多的真正高尚的论断。这种观点主张将人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发现而最终走向自我超越视为目的,这是主体的目的性存在;而道德则在主体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手段,即道德是人实现目的的途径。这样看来,“人是目的”的论断要求人们在社会制度的设计与社会体系的运转过程之中处于主体地位,而不应该被作为其中的工具。而且能否做到这一点也应该被视为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体系运转是否具有正义性的评判指标。该论断对每个主体(个体)提出了这样一种道德要求:“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以真正符合人性的方式行事,都有义务行善避恶。”[2]换句话说,行善避恶是主体实现自我超越的途径,即道德是实现人的目的的重要手段。
2.作为目的的道德
与上述观点相对应,主张“道德即是目的”的学者也不乏其人。该论断认为,无论是对于社会这一道德主体还是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这一道德主体而言,道德都带有鲜明的目的性。在社会层面,道德状况的高下是评判一个社会精神存在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崇高道德风尚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个人层面,崇高的道德境界是人性完美的最为根本的评价指标,也是个体人格完善的最终标志。鉴于这种分析,把道德由手段转化为目的——即从“工具善”升华提炼成“目的善”,就成为主体必须完成的使命。对此,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其名著《功用主义》之中以金钱为例进行了很好的说明,他指出:在很多时候,钱本身就是欲望的目的;通常用钱的欲望远不如得钱的欲望更强烈[3](P38)。这里的转化逻辑在于:由于对于某种目的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对于实现这种目的的手段的重视,进而因由这种手段在达成目的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导致这种手段也升华成为目的。并且,最终促使道德由手段上升为目的的根源来自于人类的劳动实践。对此,恩格斯的观点非常具有说服力:“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从事生产,并在生产中结成多个人的合作。”[4](P163)生产劳动的合作性和有序性使得人们结成社会关系,而为了确保合作与有序,则需要道德规范作为前提条件。由此可以发现,正是道德才让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并且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和意义,道德也因此摆脱了工具价值(手段),升华为超越功利的“善良意志”而成为人类进步的终极价值关怀。
3.道德是“自我超越”的目的
在上述两种论断之中,我们都会看见一个关键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是“超越”。前者的观点是人是目的,要在自我认识、自我发现的前提之下实现对于自我的超越,而道德就是实现这种自我超越的手段;后者的观点则是认为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要想真正实现人对自身的超越,就要诉诸于“善良意志”,只有这种摆脱并且超越了工具理性的崇高道德才是主体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由此我们发现,“超越”本身对于人的存在(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至关重要,现在的问题在于,在这个以超越作为核心特征的人的存在过程之中,超越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对此,我们的观点是:如果认为道德只是主体实现自我超越的手段,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超越的目的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活就是超越的目的,生活就是意义。然而稍加分析就会发现,生活只是一种存在状态的事实描述,而不会是一个具有“自目的性”的范畴。而且就算是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也不能成为超越的目的,因为超越不是简单的改变或者替换,它“不但需要由A变成B,而需要B更优于A”[5]。如果仅仅把道德理解为改善和提高生活的途径,那么,改善和提高生活的目的又会是什么呢?我们看到,用“生活”作为自我超越的目的,其实只是用“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替换了自我超越的问题,而问题本身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因此,我们更倾向于把诉诸于“善良意志”,追求崇高道德视为主体的自我超越,而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促进人性从“恶”走向“善”的超越过程。
二、对于道德现象的选择性叙述:滑坡还是爬坡?
基于对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以来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不同判断,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道德“滑坡”与道德“爬坡”的争论。这场争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及至9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之后,有关中国道德现状评价的争论也一直在延续,近几年又有开启新一轮争论的动向。这一争论的焦点在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尤其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在社会生活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腐败堕落、公德失范、唯利是图、社会风气败坏的现象。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1.道德滑坡论
伴随着国门的打开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市场交换”原则和“牟利动机”开始在国人心中落地生根进而很快泛化到社会生活的非经济领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大量道德失范的现象随之涌现。这一现实引发了舆论界的关注,很多学者纷纷撰文表示了自己对中国道德状况每况愈下的担心和忧虑,以《救救道德》、《兰州人自问:公德哪儿去了?》、《道德在“哭泣”》、《社会呼吁公德》、《警惕“道德综合冷漠症”》……为标题的文章纷纷诉诸报端。其观点主要是在描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道德失范(尤其是公德失范)现象的基础上,指出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国民道德每况愈下的问题,惊叹“道德滑坡”,甚至是整个道德体系的坍塌。应该说,这种观点在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与共鸣,很多人扼腕叹息,更有人开始进行理论反思,倡导进行道德重建。而新世纪以来不断挑战国人道德底线的诸如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极端个案,再加上中国的食品安全、政治腐败等问题的频发,“道德滑坡论”的论断一直占据着有关国人道德状况讨论的舆论前沿。
2.道德爬坡论
在舆论界和知识界纷纷撰文表达自己对于中国道德状况担忧的同时,另外一种声音出现了,其认为中国目前的道德状况不是正在“滑坡”,我们不要被这些表面现象和极端个案所蒙蔽,其实,国人的道德状况究其实质是刚好相反的,是正在“爬坡”。1994年11月27日,一篇题目为《道德爬坡论》的文章在《光明日报》的“精神文明”专栏中刊发。这篇文章指出,当前中国的道德状况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滑坡”,而是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但又充满希望的“爬坡”:因为个体作为道德主体的意识正在觉醒之中,很多社会道德规范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所有这一切都标志和预示着“爬坡”的开启。该文的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当代中国道德状况的争论很快进入高潮,主张道德爬坡论的学者又陆续补充了一些理由:建国初期所谓黄金时代的道德状况并不如大家想象中那么高,否则就不会出现“文化大革命”这样席卷全国的人为灾难了。那个时期人们的道德状况特点中存在着假、虚、窄的问题,将道德与经济相分离,将道德与个人利益相分离,尤其是用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特别是用个体在政治思想觉悟上的行为表现来评价这个人的道德层次。而现在,国人的道德状况正在从“依赖顺从型”朝向“独立争取型”、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变化是中国道德文明振兴的起点。由此,从道德的本质与趋势上来看,我国的道德状况不是正在“滑坡”而是经历着“爬坡”的过程。
3.“滑坡”还是“爬坡”:对于争论的尝试性评析
在改革开放开启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以来,社会公德领域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社会道德的状况。而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恰恰处于这场讨论的风口浪尖。其实,道德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伦理现象,内在结构庞杂,外在形态丰富,而且还会伴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道德状况往往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我们认为,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的主张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也都存在着无法回避的理论缺陷。
就道德滑坡论而言,意指道德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由坡上到坡下,道德状况下滑,令人堪忧。这一“滑坡”的参照尺度是改革开放之前及至古代,以古观今,以曾经的辉煌反观如今的颓败,形成“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观点。单就社会现实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道德状况的确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下滑趋向,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显然看到了这种迹象并且为此扼腕痛惜。其实从历时性的角度看,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其中的“道德滑坡”现象并不罕见。能够发现,道德水准往往并不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亦步亦趋进步的,这是历史螺旋式上升的重要表现,同时也和社会个体道德品质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密切相关。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伴随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而发生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败坏”的个案可能具有典型性并且令人深思,然而不能因此以偏概全、以点带面,更不能由此就得出悲观失望的结论。充其量,这些个案只是时代背景转换之下道德体系自身调适中的特殊反映,也不能用选择性忽略的方式去回避在此调适过程之中出现的道德高尚的个案。
就道德爬坡论而言,意指道德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由坡下到坡上,道德状况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同步。它的学理逻辑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认为既然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那么道德在本质上也会“水涨船高”,从主流和整体角度上看,正处于“爬坡”的状态。可以看到,这种道德爬坡论的立论依据其实是“生产力标准”或“社会发展标准”。这种标准貌似“正统”,然而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了机械论的和教条化的理解,殊不知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发展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而且除了经济基础对于道德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之外,还要受到诸如生产关系、政治生活、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民族传统和国家法律等因素的制约。最后直观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经常不一致,甚至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之内出现两者相背离的问题。
总之,在我们对于当代中国道德现状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洞察问题的本质,要确立一个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的评判标准来观照“道德之坡”,立足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来衡量道德发展,而不要基于中国古代的道德伦常传统、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道德想象,更不能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体系。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建设思辨:适应还是超越?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国内学界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状况的讨论,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话题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发展方向究竟是应该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应当全面超越这一经济形态?这场争论与上文提到的道德“滑坡论”与“爬坡论”的争论在时间和发展趋势上具有内在统一性,都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至90年代初期渐入白热化并且在整个90年代得以延续。而以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社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标志,关于社会道德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应当超越市场经济的讨论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1.讨论缘起: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
伴随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导向的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式开启与全面推进,怎样才能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问题也开始进入到学界的研究视野。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者从适应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等层面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而“如何适应”则构成了这一讨论的热点。从这一现实问题出发,讨论渐次走向深入,关于“适应”与“超越”的关系、如何实现适应与超越的协调,以及在怎样的领域和层面上来实现这种协调成为讨论中的焦点之所在。关于“适应”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的道德适应问题,其实是主体适应性问题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逻辑应然对历史实然的框架内的特殊表现形式,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市场经济这一现实预设[6];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只有经济领域内的道德(亦被理解为“经济伦理”)才涉及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而那些出现在其他领域内的道德则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而关于“超越”的问题,学者们对这一超越的必要性问题基本都持肯定态度,然而在“如何超越”以及在怎样的层面和领域内进行超越的问题上,还是存在不少的争议。比如,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能够给道德建设提供的资源,充其量只是一种基础层面上的“生存性道德”,而无法提供高层次上的“超越性道德”。如果想要实现这种“超越”,应该在人类的共同理想信念、人类社会的美德共识、人类社会生活其他领域中的理想目标中去寻求[7]。另有研究认为:道德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逢迎“经济人”的典型行为取向和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典型特征,而应整体超越这一限制,实现从“经济人”到“社会人”、从“片面的人”到“全面的人”的嬗变,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超脱于经济关系之上的心灵慰藉[8]。而为了实现这种对于市场经济的道德超越,应该在恪守集体主义道德标准的同时树立“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理想人格。
2.适应、引导与超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回顾学界围绕如何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问题的讨论,其中形成的一个重要共识是主张通过道德建设,特别是经济伦理道德建设来让道德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仅仅停留在经济伦理道德建设的层面又是远远不够的,理由在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大前提下,上层建筑还拥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并且还会影响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以,在强调道德适应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还要加强道德对于市场经济的引导乃至超越。
首先,要大力开展经济伦理道德建设。恩格斯主张:“一切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它所处特定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9](P435)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其不断走向成熟,我国以往的传统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变化,这就要求传统道德体系也要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这里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是,这种适应并不是简单的逢迎“经济人”行为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整个市场经济体系,而是要对它进行扬弃,保留其中的平等互利、追求效率、公平竞争等道德原则,同时也要剔除其中的诸如权钱交易、以次充好、货币拜物教等负面因素,发展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同时又带有积极正态能量的适应性道德。
其次,通过弘扬道德的“价值理性”来引导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道德并不仅仅具有工具理性,更具有价值理性。这就意味着道德除了以善恶评价为导向而拥有了对于社会行为本身的价值引领之外,也包含着对于主体自我超越,追求“善良意志”的引导。由此,道德是一种适应性与引导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价值”。由此,道德在其本性上具有通过弘扬自身的“价值”来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这个功能发挥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经济原则被泛化,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唯利是图……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膨胀与泛化,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发挥道德的引导功能对于扭转这种局面至关重要。
再次,通过道德“超越性”特征的彰显来祛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上文所述,道德无论被视为手段还是目的,其“超越性”的特征还是非常鲜明的。如果人是目的,人要在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超越自我,那么道德就是实现这种自我超越的手段;如果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之中,要想真正实现人对自身的超越,那么就要诉诸于“善良意志”,只有这种摆脱并且超越了工具理性的崇高道德才是主体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必须把道德的这种“超越性”放置在经济领域,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那种一厢情愿地以为只有在非经济领域之中才能追求道德“超越”的观点并不可取,它的实质在于“把‘超越’的道德看成是一种超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外的理想化的、纯道德要求”[10]。这种思维方式显然不利于通过道德“超越性”特征的彰显来祛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四、共识性结论
经由本文对国内学界有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争论中的三个主要议题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带有共识性的结论。
第一,自我超越对于人的存在而言至关重要。如果认为道德只是主体实现自我超越的手段,那么对于超越目的的回答就很难自圆其说。因为生活本身不能成为超越的目的,它只是一种状态的描述而已,而不带有目的性。另外,如果仅仅把道德理解为改善和提高生活的手段,那么改善和提高生活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意味着问题被替换了,而并没有被回答。因此,把诉诸于“善良意志”、追求崇高道德视为主体自我超越的目的还是较具合理性的,而主体自我实现过程,也是促进人性从“恶”走向“善”的超越过程。
第二,鉴于道德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伦理现象,内在结构庞杂、外在形态丰富,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嬗变。所以,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往往不好一概而论,往往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基于当代中国道德领域现象层面的考察而形成的“道德滑坡论”和“道德爬坡论”的主张都有自身的合理性,也都存在着无法回避的理论缺陷:前者用以往道德水准的高位来俯视现今社会的道德状况,在认识论上也存在以偏盖全、以点带面的问题;后者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了机械论的和教条化的理解,而忽视了道德自身的独立性和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因此,在我们对于当代中国道德现状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洞察问题的本质,要确立一个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的评判标准来观照“道德之坡”,立足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来衡量道德发展,而不要基于中国古代的道德伦常传统、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道德想象,更不能借用西方资产阶级道德体系。
第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在“适应”基础上的引导和超越。其一,通过经济伦理道德建设来让道德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适应并不是简单的逢迎“经济人”行为和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整个市场经济体系,而是要对它进行扬弃,在充分保留其中的平等互利、追求效率、公平竞争等正向道德原则的同时,也要剔除其中的负面因素,进而发展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而又带有积极正态能量的“适应性道德”体系;其二,通过弘扬道德的“价值理性”来引导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道德除了以善恶评价为导向而拥有了对于社会行为本身的价值引领之外,也包含着对于主体的自我超越,以追求“善良意志”的崇高道德来实现对于主体行为和精神的引导。由此,道德是一种适应性与引导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价值”,应大力弘扬这种引导作用;其三,通过道德“超越性”特征的彰显,来祛除市场经济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消极后果与负面影响。必须用道德的这种“超越性”特征来观照社会经济领域,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给社会个体以精神家园和心灵关怀。
[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王啸.人是目的:权利视野中的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1).
[3]穆勒.功用主义[M].唐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吕丽艳.人性·超越·道德——兼论德育的可能与目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龙兴海.市场经济:道德适应的性质、要求及其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6).
[7]吴灿新.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适应、引导、超越[J].伦理学研究,2009,(6).
[8]袁贵仁,吴向东.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超越[J].哲学研究,1997,(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朱冬英.关于道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与“超越”的辨正[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1).
(责任编辑 张 娅)
陈丽芬(1980-),女,山西晋中人,法学博士,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道德信仰与社会道德建设;郭文雅(1976-),女,陕西汉中人,政治学博士,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A81
A
1671-7155(2017)02-0031-05
2017-02-26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责任伦理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XKS04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