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介
2017-03-07
本期推介
共产主义之“共”,是何种意义之“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讲师路红芳在《论财产的社会性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财产”概念》一文中认为,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考察“财产”,才能理解共产主义之“共”的真正内涵。马克思考察的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即劳动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由此,共产主义之“共”的真实含义就不是指财产的“共同占有”,而指在财产所承载的“人和人的关系”中,个人原则和社会原则不再是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
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公共理性语境下的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乡村权力下沉治理模式的运行策略及其反思》一文中,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李鑫诚认为,在后农业税时代,逐渐出现了政府权力向乡村回流的趋势,权力下沉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治理实践主流。文章试图探讨:本该村民自治的村庄接纳政府权力回流与嵌入的实践场景或现实基础是什么?权力下沉治理模式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是如何运行的?这种具有暂时善治效果的治理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吗?它隐含着哪些困境和危机?
淮阴师范学院副研究员闫超栋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马静在《中国高等教育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性研究》一文中认为,在高等教育投入保持相对增长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是否有效?效率如何?中国高等教育效率的演化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高等教育效率在空间上是呈现收敛还是发散的变化趋势?影响高等教育效率收敛性的因素有哪些?探讨并明晰以上问题对整体把握中国高等教育效率的演化特征,揭示中国高等教育效率的收敛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北宋至晚清鄂南书院研究”的成果《唐朝至晚清鄂南书院考》一文中,湖北科技学院教授石正义认为,鄂南的书院产生于唐朝,兴起于宋朝,后经元、明、清的发展,于晚清改制为学堂,结束其历史使命。今天我们研究鄂南书院,对于整理鄂南书院史,弘扬书院文化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同时对于挖掘、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推进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