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2017-03-07张芬华
张芬华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新疆 和田 84800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张芬华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新疆 和田 848000)
目的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围术期护理对策加以分析。方法于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行该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任挑86,盲选其中43例,给予优质护理,视为观察组,而另43例则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针对护理效果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治疗综合有效率达93.02%(40/43),而对照组对应为79.07%(34/43),且在治疗中观察组3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为12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围术期给予优质护理,能有效确保该类患者诊治效率,并对常见并发症加以控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
在国内高血压患者数量的持续增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发率也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该症存在有病发极为突然且发展速度极快的特点。若救治不及时,很容易危及其生命。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不断发展与完善下,临床针对该症的疗效也得到有效保证[1]。为帮助该类患者尽快恢复,我院就针对该类患者围术期护理对策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进行该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任挑86,盲选其中43例,给予优质护理,视为观察组,而另43例则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观察组内涉及有男性20例,女性23例,其年龄在48—76岁间,中间值为(59.35±1.85)。而对照组内则存在有男性22例,女性 21例,对应年龄在 46—77岁间,均值为(61.32±1.77)。综合对上述资料对比可见,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本次治疗中,完全遵照常规方案进行护理,包括各项生命指标监测、手术有关知识讲解等。而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术前指导。在正式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详细向患者介绍该手术方案的基本原理与有效性,在帮助患者对手术有较为清楚了解的同时增加其与各方面治疗、护理操作的配合度[2]。
(2)术中护理。针对意识较为清晰患者,需详细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手术中做好与医生配合工作,做好对患者心率、血压等方面的监测工作,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向医生告知。
(3)术后护理。针对该类患者的术后护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A.病情观察。在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各方面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以防患者出现二次出血或者脑疝等症状,针对使用尿激酶治疗后的第2天更需要加以重视。同时,需要对患者意识情况进行观察,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则需要告知医生,给予患者有效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有再出血或者脑水肿的迹象,以便及时给予处理。B.引流管护理。该类患者术后多需要安置引流管进行治疗。在护理中,应将引流袋放于大约高于患者头部10cm的位置处,且不得给予负压引流,防止患者出现脑脊液过量流失的情况[3-4]。同时,在引流中需做好颅内压的监测工作。针对导管的保护工作自然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在做好基本固定工作的同时,需向患者解释安置导管的重要性,避免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C.并发症护理。为帮助该部分患者尽快恢复,做好常见并发症预防工作,及时对口腔、鼻腔内分泌物进行处理。针对存在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其及时给予吸痰、冲洗处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且在术后3天内不得指导患者进食,以免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针对采用导尿管治疗患者,需要对导尿量详细进行记录。
(4)心理护理。考虑到手术的成功性以及自身术后恢复情况,该类患者在术后多存在有一定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将使得患者存在有极大心理压力,影响到与方面治疗、护理操作的配合度。因此,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的成功性,同时需要将患者恢复情况详细进行告知,以避免患者产生不必要负面心理。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在本次治疗中综合治疗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
1.4 疗效评定标准
若在治疗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且Barthel指数评分在80以上,则为显效。若治疗后患者意识存在有一定障碍,但不影响到日常生活,且Barthel指数评分在60分以上,则为有效。若治疗后,存在有严重意识、功能障碍,且Barthel评分在30分以下,则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作为本次研究中各数据处理用具,以%对计数数据加以表示,以χ2检测,P<0.05则表明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治疗综合有效率达93.02%(40/43),而对照组对应为79.07%(34/43),且在治疗中观察组3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为 12例,(P<0.05,χ2=13.5241,χ2=9.3208)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数量持续增加,临床对于该类患者的护理对策也越发重视。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43例该类患者实施护理,从直接结果可以发现,该护理模式可有效保障临床对该类患者治疗效率,且实现对并发症的预防,能帮助该部分患者在术后极短时间内恢复,对于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同样具备积极作用。
[1] 张清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03):64-65.
[2] 李 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5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2,(07):104-106.
[3] 王 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05):751-752.
[4] 田春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0,(9):521-522.
R473.74
B
ISSN.2096-3718.2017.44.8641.01
本文编辑:罗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