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
2017-03-07陈宏寿
陈宏寿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57)
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
陈宏寿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57)
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公办高校相比出现较严重的滞后性,特别是在挂职锻炼、参政议政和实职安排等方面仍处于“弱势群体”状态。民办高校党委应根据自身办学灵活的特点,将教学、科研骨干中的党外优秀人才组织起来,为党外优秀人才成长搭台铺路,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推动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
民办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做好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对于民办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党的阶级基础,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积极性和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研究视角,旨在推动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可持续发展。
一、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性
在我国,多党合作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证。其次,多党合作也离不开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努力。各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的数量、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水平,更关系到多党合作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成效。
近年来,随着党外人士新老交替,人才储备不足和人才结构欠合理的问题凸显。党外代表人士是在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由于大多民办高校基层党委成立时间短,对统战工作重视不够,以及上级一些统战部门“体制意识”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将民办高校党外干部纳入统一培养工作计划,导致需要各民主党派推荐党外后备干部候选人或换届时,却出现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无人可选”的尴尬状况,难以满足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需要,不利于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针对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文件),第一次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成为指导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1]统战部门和民办高校党委应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标准,把扎根在民办高校“想干事、干成事、能共事”的党外知识分子纳入统一培养、选拔和任用范围,这样既拓展了党外后备干部的“源头”、“活水”,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民办高校的各项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去,进而不断推动和完善民办高校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
二、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群体特征分析
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是指民办高校各级党委及党支部按照相关规定和选拔标准以及任用程序,在其内部选拔出德艺双馨、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作为基层或中层班子成员的后备人选。因民办高校不在政府财政资助政策的范围内,与此相关的人事任命、党外干部培养与选拔很难纳入地方统战部门工作范畴。加强对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和任用,需要正确认识并了解这一群体所具有的特征。
(一)综合素质高
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属于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人员,综合素质较高是其突出的特点。其一,专业水平较高。作为民办高校的工作人员,即使是非教学人员,也一般都具有硕士、博士学历,或大多具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其中不乏在某个学科领域是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其二,能力较强。在民办高校众多的高学历党外人才中,能够通过多种标准和评比脱颖而出的后备干部,必是能力强、口碑好、专业成绩突出、人际关系较佳的非中共人员。其三,思想觉悟较高。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虽然都为非中共人士,但大多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他们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支持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对事关国家建设和发展以及高校内的一些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热情较高。
(二)思想活跃,视野独特
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大多是通过各种选拔才走到相关岗位,其自身已具备了灵活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强烈的责任心等。作为党外人士,这些后备干部思想更加开放,更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使得他们的思想更加多样化、创新化,其自身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
(三)进取心较强但缺乏管理经验
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大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他们勇于改进自我,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因而在事业的追求上能积极进取,是民办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民办高校优秀的党外后备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教师,这些人具有教师的一般特征,如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勇于钻研、勇于探索等,但也正是由于他们教师的身份,使得他们缺乏管理经验,缺乏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应有的领导能力,因此,这些具有教师特征的党外后备干部常常面临角色转化的问题。
三、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选拔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很多民办高校中,管理者们大多只重视学校的发展壮大,重视学生们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对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大都只是流于形式。就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而言,其选拔机制还不系统、不完善,常常是统战部门单方努力,而其他部门间由于缺乏沟通和配合,导致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针对性不强,挖掘方式单一,缺乏长远的目标以及切实的落实措施。
(二)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对众多民办高校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民办高校在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上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如有的高校只选拔“年纪轻精力旺”的党外人士,认为这样的人员可挖掘潜力大,培养使用价值高。有的民办高校“论资历”、“排辈分”的传统观念较强,偏重选拔“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党外人士,认为这部分人员思想和性格较为稳重。有的民办高校存在“重用近亲”的现象,党外人士在各部门中的分布不平衡。还有的民办高校党委在进行党外后备干部选拔时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只将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纳入视野,忽视了党外青年骨干教师追求上进的积极性,难以创造让优秀党外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导致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发展缓慢。
(三)党外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力度不够
在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上,很多民办高校存在着选拔后便“备而不管”的现象。在对优秀人员进行挖掘选拔后,没有针对这些人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如挂职锻炼、考核激励、学习教育等,而是仅仅停留在保留这些人员自身的能力层次上,让他们自然成长,这使得党外后备干部发展较慢,同时也常因自己某方面能力的缺失而丧失工作的积极性。
在党外后备干部的任用上,大部分民办高校均是将党外后备干部放在中低层、清闲岗位和副职,上层、重要岗位以及正职较少,这使得党外后备干部常常只处于空职或副职状态,需要遵命令、听指挥,无法发挥他们思想丰富、热情较高、能力较强的优势,不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
四、完善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对策建议
推进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工作,摆正思想认识是前提。针对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流于形式的现象,民办高校党委要进一步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精髓,坚持“适当放宽和大胆任用”的理念,营造有利于优秀党外干部成长成才的机制和环境,避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现象的出现。
(一)健全选拔机制
建设一支“能吃苦、肯奉献、讲担当”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是民办高校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发展壮大民办高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民办高校要将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工作纳入民办高校整个干部人才的总体规划中去,并把选拔工作列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提上日程,明确强制性执行的措施。健全选拔机制,首先应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党外人士进行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的优秀人才的选拔。其次,要拓宽党外后备干部的评价标准,做到早发现、早选拔、早使用。再次,要建立党外后备干部选拔的联动机制。在进行党外后备干部选拔的工作上,民办高校组织部、统战部及其他部门要及时沟通、及时协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磋商、研究部署,争取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统战部、组织部以及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培养任用机制
构建党外后备干部培养和任用机制,首先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使用党外代表人士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要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力度。[2]因此,民办高校的各级党委不仅要将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纳入全年工作规划中,还要将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和任用也纳入到全年重点工作中,努力为党外优秀的后备干部提供多渠道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机会,如通过校内外的干部培训、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党校培训、各民主党派组织培训、出国进修等方式,对选拔出的党外后备干部进行教育培养,弥补他们的不足。其次,有针对性地对党外后备干部进行岗位锻炼。对于党外后备干部的挂职锻炼,各级党委要给予充分信任,放开手让他们去干,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锻炼成长,增加他们实际工作的经验,提高他们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再次,强化沟通。针对党外后备干部思想活跃、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在对其进行培养的同时,各级党委要加强与他们的思想沟通,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参政议政热情,对其不正确的思想应及时引导和纠正。此外,还要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对于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与任用,不仅仅局限于培养,还要进行动态管理,避免“统而不管”现象的出现。所谓动态管理,即对选拔出来的党外后备干部进行人才信息建档,及时更新、补充完善他们的动态信息,并根据这些动态信息对他们进行管理,为党外后备干部的任用提供完备的资料信息。
(三)完善服务机制
要充分发挥党外后备干部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在对其进行培养任用的同时,还要为其提供服务平台,为其成长、进步提供帮助。如为党外后备干部建立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通过发布各种组织活动信息尤其是政府部门、民办高校内部的各种会议精神,使他们了解更多的信息,参与更多的活动。同时,所在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健全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规定,建立“党外后备干部数据库”,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参政议政机会。此外,民办高校还可以建立同地方各民主党派组织的沟通机制,将第一时间从民主党派处获得的信息向党外后备干部传达,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民主党派信息,创造条件使他们在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而提高民办高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目前,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公办高校相比出现较严重的滞后性,特别是在挂职锻炼、参政议政和实职安排等方面仍处于“弱势群体”状态。[3]民办高校党委应根据自身办学灵活的特点,将教学、科研骨干中的党外优秀人才组织起来,为党外优秀人才成长搭台铺路,使更多的党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建言谋策,贡献力量。
[1]杜博.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2-02-24(01).
[2]申亚欣,杨柳.习近平定调“大统战”:全党重视汇聚改革正能量[EB/OL].(2015-05-2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21/c1001-27038126.html
[3]李俊.地方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4).
责任编辑:吴艳春
省委统战部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5月24日下午,省委统战部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孙尧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振兴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代表十一届省委所作的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大局分析研判形势,立足实际确定目标任务,客观总结过去五年的成绩,准确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系统提出今后五年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总体要求和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指导我省今后五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会议指出,省党代会主题重大、影响深远,在我省全面振兴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学习、宣传、贯彻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我们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民主党派省委,省直统战系统各单位,要着眼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标,综合采取理论武装、思想教育、环境熏陶、舆论引导等多种举措,形成波次推进、步步深入、有力有效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着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引向深入。
会议强调,全省统一战线要紧密联系统战工作实际,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联系各级干部岗位分工和统战成员思想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具体措施,确保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把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落实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全面振兴上来,以钉钉子精神把省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好,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要增强责任意识、坚定必胜信念,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挥作用,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振兴发展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龙江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省社会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5月27日,省社会主义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会议,副院长柳鸣、鞠彩霞出席会议并与全院教职工一起就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畅谈学习体会。
柳鸣副院长在会上指出,全面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给我们五点启示:一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二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是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四是必须牢记共产党人使命责任;五是必须从严治党从严管党。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要树立勤于学习、严谨细致、勤勉高效、务实担当、严格自律的好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把全院职工的精力放在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升职工素质上,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鞠彩霞副院长结合分管工作指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实质,始终坚持“社院姓社”的办学方向和根本宗旨,始终把共识教育放在首位。要及时更新相关教学专题内容,把省党代会提出的部署和要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不断加强和巩固广大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全体教职工一致表示,要以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从讲政治的高度,将学习党代会精神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紧密结合学院及部门工作实际,立足岗位、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工作纪律,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G717;D267.6
A
1671-1262(2017)02-0018-04
2017-03-07
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2014年一般自助项目“民办高校党外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研究”(2014MBZZB17)
陈宏寿,男,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统战理论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