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负性情绪心理护理进展

2017-03-07于海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负性医护人员危险

于海霞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河北 保定 072750)

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负性情绪心理护理进展

于海霞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河北 保定 072750)

老年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患上此病的患者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导致心理上的压力。导致老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吸烟等。本文分析了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对负性情绪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探讨。

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负性情绪;心理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使得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一步在临床上产生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常见于老年人。其中又以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最常见。老年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旦患病将会对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能够明确此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进行预防与治疗,并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负性情绪心理护理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1 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1]

1.1 高血压

多项研究证明,高血压是造成脑血管病的最重要以及最危险的因素。有文献报道,高血压患者患脑梗死的几率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因此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血压。同理,对高血压老年患者来说,有效控制血压的正常水平,对老年脑梗死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1.2 高血脂症

经过临床验证,脂肪代谢异常可导致脑血管病。目前已有报道指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高低有关。因此,合理控制饮食,矫正脂肪代谢异常,维持血浆胆固醇的稳定水平,对于老年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3 糖尿病

糖尿病可能会并发血管以及微血管的病变,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也很容易造成缺血性脑卒中。同时,糖尿病也可以引起患者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引起高血脂症,这也是造成老年脑梗死的原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能够在早期积极的接受治疗,并减少体力活动,合理控制饮食,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这对脑梗死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1.4 吸烟

近年来,有很多报道指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老年梗死的几率高1.6~10倍,这主要是由于吸烟能够改变血液的粘稠度,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几率上升。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戒掉吸烟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1.5 心脏病

各种与心脏有关的疾病都可以有效的增加老年脑梗死的患病率,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急性心肌梗死等。因此,对于患有心脏病的患者来说,需要格外注意老年脑梗死的发生。

2 护理方法

由于老年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程又较长,多发于老年患者,对于患者家庭来说具有一定的经济负担压力,这将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2.1 加强医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很多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现自己患病之后,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自卑等严重的负性情绪,这将导致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都产生不良反应。此时,医护人员需要耐心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给予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精神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以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2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当患者刚入院时,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配合锻炼的依从性。并在患者不同的康复阶段,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运动模式,积极进行床上床下的肢体锻炼[2],以期早日康复。

2.3 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

在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详细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同时,医护人员还需根据不同症型的患者,给予饮食指导[3];详细向患者讲解吸烟危害,尽量禁止患者吸烟酗酒。

2.4 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大多数老年脑梗死患者对此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旦患病就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影响医生对患进行治疗。因此,医护人员就需要详细地向患者讲解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二级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3 结束语

老年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与致死率,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引起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多样,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吸烟等。因此,如果能够及时的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这将会对老年脑梗死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一旦患上老年脑梗死,患者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以更好的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能够早日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刘艳艳.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01):22-24.

[2] 黄乐珍.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4,36(06):502.

[3] 段成英.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32(19):168+170.

R473.74

A

ISSN.2095-8242.2017.47.9229.02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负性医护人员危险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喝水也会有危险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