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医理论和针炙基础的认识

2017-03-07陈永纪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8期
关键词:经络阴阳针灸

陈永纪

(江苏省宿迁市汇文中学,江苏 宿迁 223801)

这篇文章我主要就学习的心得和课程感悟,通过《参考文献,中医针灸学》以及各资料收集的分析,谈谈我个人对中医针灸的认识并且浅析了中医针灸学以及我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认识。针灸学是一种以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核心,运用针刺.艾灸和推拿等方法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法会让患者慢慢看康复不会有后遗症或副作用,是一种健康的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说起针灸,当提到它我们先想到的就是经络。经络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和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我们人体结构的重要部分。写到这不禁想起一部旷世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高中课程比较紧张精力一直高度集中,所以会去买一些课外读物偶尔看些放松一下。当然了我想学医所以又买了《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经络学说的记载并流传至今的就是《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因为里面都是文言文所以一边学着文言文一边研究着经络。在这部旷世医学著作中“经络”这个概念贯穿全书,书中有《经脉》《经别》《大经筋别论》等有关经络的专篇《黄帝内经》成为经络学说的圣典。其中《黄帝内经》中说道:“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皆脉络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的特点,由此,经络理论对指导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接着说经络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使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着一定的起止,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着一定的规律,同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书中记载十二经的名称是按脏腑阴阳归纳,比如十二经脉的走行方向:先从手来说手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胸走向手,那它的阳经都是从手走向头,说完手接着是足它的三条阳经都是从头走向足,它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足走向胸。如果记不住我们也可以按照“阴经上行,阳经下行”这样的规律来记忆。

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它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与其两经之间在体内的联系,并通过某些正经没有循行到的器官和形体部位,来补正经的不足。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作用。它可以十二经脉和联系部位更加周密。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脉络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共15条,其中十二经脉与督脉与任脉各有一条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两者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中医针灸是由针法和灸法的组成的合称。针法是将毫针按照一定的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然后运用捻转和提插等针刺的疗法来治疗。灸法是将燃烧着的艾绒按照一定穴位来熏灼皮肤表面,利用艾绒燃着的热的刺激达到治疗效果。针法在临床上常用的针具有毫针、皮肤针、三棱针、皮内针等,灸法是常用的有艾柱灸、艾条灸和温针灸三种。它们各有不同的用法以及不同的作用。说了这么多,针灸到底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可以疏通我们的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不通畅、淤阻的经络变得通畅让其发挥出正常的生理作用,这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好处。其次它可以调和我们的阴阳:它的作用就是可以让我们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转化成平衡状态,这是针灸治疗最终到达的目的。然后是扶正祛邪:针灸扶正邪的好处就是可以扶正我们自身机体的正气,去除不好的病邪。通过查找资料我也总结了针灸治疗的原则,针灸治疗原则:1、补虚与泻实;2、清热与温寒;3、治标与治本;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5、局部与整体。

就是说,如果我们踏实地掌握那些纤纤穴位以及那些正确的流通刺激方法,我们就尽可能的将健康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不由得让我想起“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这句话不仅是学习者的治理名言,更是我们珍爱生命的真理,从前懂得养生的古人总把经络看成是生命的半边天,熟识经络的用来养生,让自己元气充沛就能神气十足地健康生活,甚至有能抗衰老,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经络养生适应自然的捷径又可以增强自身功能。想必如果不是古代的一些皇帝急于求成,改用经络来养生,延年益寿,效果一定会好很多吧。

当我们谈起中医,我们了解到的并不是很多,读过一本关于中医基础的书籍那里面讲到很多有关于中医的知识,生活中最能体现中医的地方就是“气”了,电视剧里也总会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那么这个气到底是什么呢?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了宇宙的本体。在医学中它是推动和调控我们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气构成了宇宙所以它是无形且运行不息的。气通过我们的内脏的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生成,所以有句话是说“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阴阳学说就是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与气紧密相连,是中国古代最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阴阳学说即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规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阴阳之间如何转化的,阴阳它代表着宇宙的总规律。也不都是对立统一的其中阴阻范畴它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属阴或者属阳的不可变性,相对性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为用,同样它们的对立面就是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它们有着相互抑制,相互削弱的制约。所以气的功能也是很强大的,我对“气”总结如下几方面: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和凉润的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中介作用。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讲道“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樯,”这是五行学说的特性概括,说起五行学说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中医学所运用的五行学说,它是指金、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运用五行相克,互相制约的关系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学说。五行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生胜乘侮关系,相乘就是指在这五行中的任意一行对其所剩的过度制约或者是克制。相侮就是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或者克制,以此持着系统的稳定性维持动态平衡,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如果你读这些已经乏了或者会觉得这些古代的医学著作对我们不是很受用,其实我们并不精通中医,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学习和坚持。我曾经偶尔看到过一本教材《针灸治疗学》是高树中教授为主编,学习中医其实必须要先研读精通经典著作,这是提高我们诊治水平的必由之路,是整个中医的基础。他讲道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基本不变的内容和规律性问题,而古代的医学经典著作就是讲基本不变的内容和规律性问题。我们中医从宏观性出发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至人事对人产生的影响内容都考虑进去了让其融为一体,说的也比较抽象,让人读起来不容易懂但是它的意思读起来远比我们翻译过来有趣的多,其次,那些经典的医学著作的内容更经得起我们反复实践和检验。他告诉我们那些经典著作中的例子,就是能够解决新的疑难杂症,它可以帮助探索和研究,所以还是耐的住性子多看些经典著作。其实通常我们去中医医院检查,我们用的就是中医中的诊法。诊法中我们指的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等变化进行观察,可以了解病情,诊断脏腑是否病变。扁鹊就是很注重望诊,把它列为四诊之首。闻诊是从患者的说话声音、呼吸、咳嗽,呕吐等声音以及由患者的体味,大小便等诊断病情。问诊是通过对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以了解患者平时的状态。扁鹊在总结诊法后又创造和发明了“切诊”。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通过切脉来诊察患者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掌握脉象以此来诊断体内变化以望神、望面色、舌诊、问诊、脉诊为要。四诊各有各的诊断内容,四诊合一才能更好的为患者全面的诊断治疗身体,切诊就是我们去看中医时总是会先望闻然后切诊也就是我们说的“号脉”,在切诊时会询问我们身体哪里的不适。参考文献《中医基础理论》,对比中西方医学文化,西医则从微观入手它们的医理知识比较简单直接通俗易懂,而我们的中医更能经得起探索和研究。

通过收集整理阅读了很多资料后我的总结如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针灸能够几百的病症有效,对其中的六十多种病症都有明显效果。针灸的神奇不仅能够体现在这方面,而且针灸治疗遵循了我国中医传统的原则,从局部和整体兼治进行治疗疾病。所以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即为整体观念。这样我们可以概括为: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还值得我们探索和学习,我们的前辈我们的那些伟大的医学家都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让我爱上了中医。每天的阅读整理和收集让我越来越走近中医,但是学无止境我会更努力的去学习它。

“上有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当然这句话是开玩笑的,但它真正的原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指导。古人常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形容治病、治家、治国、治天下在原理上的相通性就是基于此。作为中国人,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并建立文化上的自信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本份,虽然我们的语言是朴素的、原始的,但它有着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很早就揭示了自然之理,体现在五行之中。学好中医,不仅能够防病治病,而且能够给周围人带来福音,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医文化,将中医学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经络阴阳针灸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服药先分阴阳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法于阴阳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