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2017-03-07谷宝华尹子民
谷宝华,尹子民
提高“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谷宝华,尹子民
(辽宁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财务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简单、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应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灵活讲课方式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改善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财务管理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师能力;教学方法
财务管理学课程主要介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必须充分结合、紧密关联的主干课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授课学时较少,32学时或40学时,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任课教师难于系统讲授,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课程设置情况及教学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决策者与经营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一)课程性质
财务管理学课程是辽宁工业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商管理专业、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必修课程。
(二)课程内容
财务管理学课程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开课任务是加强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全面、深入了解。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环境、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概念、熟悉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方法、预测分析企业投资活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企业收益与分配管理、编制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企业年末收益分配方案、资金成本分析、证券投资组合、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分析、财务指标分析等知识技能。培养具有爱岗敬业、团队精神、严谨诚信等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
二、财务管理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课程的知识基础不牢
财务管理学是专业性极强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开课之前要求学生必须事先掌握会计学、投资学、管理学、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些先导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这使财务管理学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学习“财务分析”内容时,要求学生懂得财务报表的相关知识,财务报表是基础会计课程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知识,事实上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熟练程度不够,导致“财务分析”内容学习难度加大。财务管理学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枯燥,讲解过程抽象,主要以大量的数学公式和大强度的数据计算为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又不足,致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
(二)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在财务管理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理论讲授的学时较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单向讲授几乎占了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一堂课更像是教师个人的独白。老师枯燥地讲,学生昏沉沉地记,老师机械地用鼠标演示着精心准备的PPT教案,学生也机械地记录或用手机拍照,缺乏必要讨论,缺乏问答环节,课堂教学互动少,氛围死气沉沉。课堂中的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参与,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课程,讲授该课程的教师本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存在着不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充分发挥有抑制作用。另外,开设财务管理学课程的专业较多,但只有会计学专业设有财务管理实训教学环节,其他专业都没有此实践教学环节。财务管理学课程本身的教学实践应该以大量实践实训环节来巩固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而这正是本门核心课程所欠缺的。即便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实训平台基地建设仍就严重不足,学生并未真正到财务岗位去亲身体验,缺乏对实际财务工作的了解和认知,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很难培养学生真正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财务管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都是运用公式做大量数据计算的,仅凭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是无法进行的,各专业均缺乏必要的习题课学时,巩固理论知识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在财务管理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任课教师素质,切实提升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要讲求财务管理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校要与企业合作,搭建较为稳定的实训平台,既可提升任课教师实践能力,又可加强各专业学生对实质性财务管理工作的真实体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任课教师应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经常走入企业,参观、考察、访问、学习,与企业联手科研项目合作,承担企业财务顾问,做企业经营财务策划工作等,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积累更多实用案例,促进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学校要鼓励任课教师走出去,与高水平的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参与学术讲座和互动,开拓专业视野与眼界,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任课教师要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体系,现在是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作为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要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学课程前沿知识,要淘汰和摒弃落伍的知识。任课教师应加强专业理论进修,到财务管理专业办学水平高的大学去进修和学习,提升财务管理专业理论水平,提高财务管理学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加强对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研究,发表教改研究和学术研究成果。运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学习和吸收先进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整理消化后能为我所用,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提升任课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水平。
(三)课堂教学要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根据实际内容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目的。任课教师要建立全新的理论讲授加启发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模式,辅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手段方法。涉及财务理论内容必须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加强学生对财务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其他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涉及基本应用内容则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开发思维,独立思考,提升动手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案例进行情景教学,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学生感兴趣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在分析中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四)增加实践应用环节
除了根据课程特点增加相关实训环节学时和习题课时外,学校应建设牢固而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与企业充分合作搭建学生实训平台,并将其纳入到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一个实践教学平台要尽可多地包含经济管理学科的多个专业、多门课程,集中一处便于把教学实践作用发挥到极致,既节约更多成本,又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任课教师要主动创造条件,运用关系,积极协调,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切身感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内涵,使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充分结合,加强学生对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感性认识,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另外,任课教师可在开课伊始,就将学生划分为若干课程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后习题训练,组长和组员要搭配合理,小组之间可搭建比赛擂台,互相学习,学用相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任课教师要利用网络与学生充分互动,或亲临现场指导学习。总之,发挥师生聪明才智,挤出私人时间,多在课时外
四、结语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任课教师应熟悉该门课程的各个内容阶段,做好课程教学环节安排,做好教学日历安排,做好教学方法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归纳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讲授和启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打牢学生的财务管理学课程知识的基础,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1] 李本光.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浅析[J].当代经济, 2015(9): 106-107.
[2] 张宝芳, 黄爱玲. 高校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6): 173-174.
[3] 刘静. 财务管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 文史博览(理论), 2010(5): 84-85.
[4] 王静. 应用型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4): 162-164.
[5] 高汉祥, 赵丽娟.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学”课程分级教学体系研究[J]. 网络财富, 2010(21): 65, 68.
[6] 廖兴灿. 提高大学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16(14): 86, 88.
[7] 刘锴. 就业竞争力视角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商业会计, 2016(19): 121-122.
[8] 刘志雄. 财务管理学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及问题[J]. 北方经贸, 2011(11): 138-139.
(责任编校:李延军)
2017-05-10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JG16DB207)
谷宝华(1970-),女,辽宁葫芦岛人,副教授。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6.040
G642
A
1674-327X (2017)06-01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