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

2017-03-07夏博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6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科护理人员

夏博宇,张 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0八医院精神科,吉林 长春 130062)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

夏博宇,张 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0八医院精神科,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 探讨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在精神科护理安全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以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知识为指导,避免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制定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策略,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不仅能够减少护理风险,同时也能够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中选择我院2013年~2015年入院治疗且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精神疾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其年龄在22岁~66岁间。所患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情感障碍以及强迫症等。

1.2 方法

通过分析这80例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影响精神科护理工作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将各项数据进行详细记载,并录入分析软件,对护理安全事故分布进行统计。

2 结 果

将所选择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在医院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统计。其中意外受伤13例,出走外逃10例,毁坏设施15例,伤人23例,自残自杀15例,其他行为4例。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意外受伤、出走外逃、毁坏设施、伤人、自残自杀等。

3 讨 论

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在入院期间发生安全问题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了导致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性的具体策略,从根本上降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风险[1]。

4 精神科护理安全问题产生原因探究

4.1 医院硬件设施管理因素

现阶段医院精神科对治疗器械和药品控制等管理存在漏洞,欠缺精细化管理的医疗环境容易造成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意外情况。同时,医院缺少对设备的监管,或是监管执行力不足,医院人员配置不当等,缺少有效的设备使用和存放标准,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护理安全问题的产生。

4.2 护理人员因素

由于精神科护理存在特殊性,而护理人员大多比较年轻,缺少工作经验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对精神护理工作缺少维权认识。容易导致工作中的操作不当,或是产生对患者的排斥情绪,造成看护不严及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4.3 患者和家属因素

入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在认知、思维和行为上存在与正常人的偏差,对自身行为缺少控制,容易产生幻觉和妄想等,甚至出现动手伤人、自残自杀或是情绪上的失控。这些因素也直接造成了安全护理的困难,此外,由于患者家属缺少对精神疾病的正常认识,没能调整好就医心态,是造成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间的纠纷的主要原因,影响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5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策略

5.1 增加风险教育

精神科护理管理人员应在护士入职时就向其讲解精神科护理的风险和注意事项,让安全护理理念深入人心[2]。医院应以往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为例子,深入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为护理人员增加经验。同时医院要定期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法律法规和医疗问题处理规定的讲解,规范护理行为,起到约束护理行为,保证护理安全的作用。

5.2 监控护理风险

精神科护理部门应组成监控小组,对护理工作的流程和实际操作进行监控,保证能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不规范操作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及时纠正,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开会的形式提醒其他护理人员。

5.3 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在对日常精神科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是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主要风险管理制度有保护性约束、预防自杀、防跌倒措施、规范用药、探视告知等。医院要定期对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测评,对执行优秀者给予奖励,对于执行力欠佳人员提出优化方案。

5.4 增强安全教育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由多方面因素够成。既有来自护理人员操作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患者自身的因素,更有来自患者家属的因素[3]。由于精神科患者认知欠缺,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基本情况,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变化有所了解,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配合护理人员解决问题。

5.5 护理风险控制效果评估

护理管理效果评估是监督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主要通过信息反馈的形式进行,科护士长和病房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工作定期进行监察,并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评分,主要评估内容有护理操作规范性、器械及药品使用规范性、病人卫生和病房环境管理等。通过评分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对护理人员形成了激励,促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护理工作。

6 总 结

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由于患者认知程度受到限制,时常会发生出走、自残、自杀或伤人等情况,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以精湛的护理技巧为患者服务,以宽容和仁爱包容患者。医院应提高对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研究,定期对护理人员组织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成立安全监管小组,对护理安全工作实时监控,将精神科护理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

[1] 胡玉平,姜森林,李培军.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和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02).

[2] 侯安营,郭艳峤,刘 杰,田 梅.精神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1).

[3] 邵翠萍,江 敏,张守亚.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06).

R473.74

B

ISSN.2095-8242.2017.056.11001.0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科护理人员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试论人类精神疾病观的发展与演变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