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中的应用效果

2017-03-07王巧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6期
关键词:目标值品管圈抗病毒

朱 楠,王巧艳*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3)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中的应用效果

朱 楠,王巧艳*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3)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确定目标值,并制定具体的实施对策。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由16.5%降至4.9%。结论 应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药物漏服率,实现了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品管圈活动;慢性乙型肝炎;漏服率

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能够预防肝硬化,降低肝癌的发生率,使患者的存活时间延长。但由于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且治疗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部分患者自行改变用药剂量,甚至出现漏服现象,不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院为了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开展了品管圈活动,现将活动流程报告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包括男性患者36例,女性24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4.06±0.35)岁。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院于2017年5月采用自愿报名方式,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组织推选,选出1名圈长,同时确定9名圈员,并选取一名护士长担任品管圈小组的辅导员,小组成员共同拟定圈名为心“肝”情愿圈,寓意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要心甘情愿的予以维护。

1.2.2 主题选定

品管圈小组成员通过利用头脑风暴法,列出有待改进的工作问题,并对重要性、院方政策、圈能力和可行性进行打分并比较评估结果,最终确定本期品管圈活动的主题为“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的漏服率”[2]。

1.2.3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本次活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2017年4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药物漏服率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药物漏服率为16.5%,通过分析其抗病毒药物漏服的原因可知,由于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欠佳、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知识缺乏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差,导致抗病毒药物的漏服率较高。基于此,将这三项原因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改善的重点[3]。品管圈小组成员依据医护人员、患者和医疗系统等方面归纳抗病毒药物漏服率高的原因,并绘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高的原因的鱼骨图。鱼骨图如图1所示。

1.2.4 目标值设定

确定改善的重点后,品管圈小组成员依据管理目标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品管圈小组的平均分为3.5,总分为5分,因此,圈能力为70%。运用目标值的计算公式: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确定改善后的目标值为16.4-(16.4×87.6%×75%)=5.7%。

1.2.5 实施对策

(1)加强对抗病毒药物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医护人员应根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抗病毒药物种类、服用方法以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知识宣教,并对其家属对慢性乙型肝炎预防与传播等方面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促使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同时,医护人员应每天查房,对记忆力较差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反复进行宣教工作,并着重对患者的服药剂量与频率进行宣教[4]。(2)医生通过在电脑上张贴温馨提示标语的方式,提醒自己定期向患者讲解抗病毒药物的机理、疗效以及费用,得到患者的认可后,签订知情同意书,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的责任护士应每日随同医生查房,确保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从而实现与医生的良好沟通。(3)设置抗病毒药物服用闹钟: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置个性化的抗病毒药物服用闹钟的方式,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服药,降低漏服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数据,当P<0.05时,认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有形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的漏服率为4.9%,小于设定的目标值5.7%,由此表明,开展品管圈活动实现了降低抗病毒药物漏服率的目标。

2.2 无形结果

提升了医护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率,加强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有效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讨 论

现阶段,全世界每年死于乙肝的患者多达150万人次,可见,乙型肝炎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就诊时间较晚,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无法治愈。因此,在肝炎的早期阶段,做好肝炎病毒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本次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加强对患者抗病毒药物知识的宣教工作,建立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成效,有效降低了患者抗病毒药物的漏服率,实现了品管圈活动的设定目标,同时也增强了品管圈小组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5]。

4 结 论

可以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的漏服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温书敏,罗林丽.品管圈活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级诊疗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7,39(02):280-282.

[2] 黄 梅,夏丽莉,刘 滢.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缺陷率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7,24(02):14-17.

[3] 林 琳,宁 飞,李百宁,张 颖,韩秀芳,张俊丽.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红中的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6,36(06):678-679.

[4] 陶莉萍,黄 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漏服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6,8(04):357-359.

[5] 刘红莲,朱秋萍.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作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03):342-343.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56.10996.02

王巧艳,女,山东青岛人,护师,临床护理专业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目标值品管圈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的魅力
品管圈“转”起来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不同危险程度患者的降脂目标值——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