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ECMO联合CRRT救治重度氢氟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2017-03-07许海蓉
许海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江苏 苏州 215008)
・病例报告・
1例ECMO联合CRRT救治重度氢氟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许海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江苏 苏州 215008)
目的 提高人们对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重度氢氟酸中毒的认识。方法 对患者先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再行ECMO9天联合CRRT19天治疗。在CRRT过程中要注意超滤量的控制、抗凝剂的剂量、滤器及管路堵塞等问题。结果 结合多脏器功能支持及创面的治疗,患者治疗40天后病情稳定,转烧伤科行扩创+植皮治疗。99天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在多器官功能支持及创面的治疗基础上,依据病情及早进行CRRT联合ECMO治疗,可改善重度氢氟酸中毒的预后。
体外膜肺氧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氢氟酸中毒
氢氟酸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强毒性的无机酸,即使是小面积的氢氟酸烧伤,也可引起严重皮肤及深部组织损害、低血钙及全身中毒症状,若吸入其气体可造成呼吸道严重损伤,导致氟中毒而死亡[1]。体外膜式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方式,在显著改善患者氧合及通气的同时,可使肺得以“休息”,为原发病的治疗和肺的修复赢得足够的时间,已成为严重呼吸衰竭有效的终极治疗手段[2]。此外,ECMO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的支持力度,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通过弥散、对流和吸附等方式清除机体代谢产物、毒素、药物,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3]。我院联合应用ECMO及CRRT成功救治1例重度氢氟酸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2014-12-09因工作时不慎滑入酸洗液(硝酸50%、氢氟酸100g/L)水池中,吞、呛酸洗液,头面颈躯干会阴臀四肢被化学灼伤,用清水冲洗20分钟后送我院急诊。诊断:①全身多处化学灼伤60%(深Ⅱ°47%,Ⅲ°13%)合并烧伤休克。②吸入性损伤(重度)。③氢氟酸化学中毒。入院后予创面清创,紧急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液体复苏抗休克,转入ICU。患者钙离子浓度0.192 mmol/L,处于昏迷状态,痛觉迟钝。入ICU后给予葡酸钙眼部、口腔及胃管内冲洗,葡酸钙气道雾化,及持续静脉泵入,在PICCO监测下行CRRT治疗清除小分子(氟)和中分子(肌球蛋白)物质[4]。同时进行抗感染,加强气道管理,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及其他并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当日出现10次室颤,心跳停搏,予以电除颤及胸外按压等抢救后患者心跳恢复稳定。次日患者氧合指数进行性下降,诊断为ARDS,予行ECMO建立体外循环,9日后患者心肺功能稳定,撤除ECMO并予血管修补术。19日后尿液中氟离子浓度0.58mmol/L[5],予停止CRRT。35日后血钙浓度2.76 mmol/L,停止静脉补钙。患者创面继续每日1%磺胺嘧啶银霜换药,局部清创等对症处理,伤后第41天,患者病情逐步稳定,转烧伤科后经2次扩创+植皮术治疗,创面愈合。入院后第61天脱机成功,第99天病情好转出院。
2 护 理
2.1 循环系统的监测
本病例曾多次心跳停搏,故行V-A(股V-股A)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6]。初始流速为2.7 L/min,离心泵转速3000,气流量2.5 L/min,水箱温度36.5°,病情稳定后,逐渐减低流速。离心泵运转期间,保持血流速度稳定,每小时在体外膜氧合出入量记录单上准确记录流速,离心泵转速,气流量,同时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及血流动力学(心输出量、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等)。动脉氧分压达90 mmHg,MBP维持在60~80 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在5~12 cmH20,尿量>1 ml/kg·h,既保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又减少心脏的负荷。以免灌注量不足时,血液流速相应减慢而发生膜肺堵塞。本例患者使用ECMO治疗9天后成功撤机。
2.2 呼吸系统的监测及护理
体外膜氧合机械通气的主要目标是“肺休息”,主张实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2]。本病例使用A/C呼吸模式[7],氧浓度50%,潮气量360 ml,峰压≤30 cmH2O,呼气末正压最10~20 cmH2O,呼吸频率10次/min,PaO维持在200~300 mmHg,PaC02维持在35~50 mmHg。使用呼吸机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平台压、血气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做好呼吸管道的护理,加强湿化,保持气道通畅。准确记录痰液的性状、量、色的变化,防止痰液过于黏稠阻塞气道。床头抬高30~45°,每班监测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 cmH2O,以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2.3 ECMO及CRRT管路的管理
(1)管路连接:将血液从ECMO管路近离心泵侧,经CRRT管路动脉端进入CRRT导管及滤器,后经CRRT管路静脉端进入ECMO管路近氧合器侧,最后进入体内。
(2)氧合器及管道的护理:ECMO转流期间,要监测氧合器前后压力,压力差>30 mmHg时,检查氧合器是否有血凝块,各管道及氧合器内有无血栓、气泡、血浆渗漏等情况的发生,必要时更换氧合器。ECMO的管道长且粗,置入长度达50 cm,务必妥善固定。为避免管道滑脱,给予患者咪达唑仑+瑞芬太尼持续镇静,Ramsay评分4~5分。在为患者变换体位时,由专人负责看护管路是否固定妥当,同时对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每班重点交接置管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固定是否牢靠及置入刻度;保持各管道接头、氧气管、电源接头连接紧密,无扭曲脱落,确保ECMO机器的正常运转。在ECMO导管上采集血标本,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空气栓塞的发生。
2.4 CRRT的护理
(1)持续评估:在CRRT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完整的护理评估: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中心静脉压、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液体出入量等。CRRT开始后继续监测,评估患者对透析的耐受程度以及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气、生化指标的变化。本科室设有CRRT 出入量记录单,每小时记录结算液体出入量及超滤量以到液体进出平衡,避免超滤过快而致低血压。
(2)引血速度:CRRT引血时血流速度宜慢,控制在50~80 ml/min,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将血流速调至100~150 ml/min的正常水平,以防止低血压发生[8]。
(3)动态观察:在运行过程中,密切监测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置换液量、废液量及各动力泵运转情况;动脉、静脉的空气壶内有无凝血块;管路及滤器的颜色是否变暗、分层,及时发现凝血、漏血、吸出不畅等情况,第一时间排除报警故障。
(4)保持内环境平衡:避免CRRT管路输注输血、脂肪乳、高渗糖等液体。CRRT过程中会影响抗生素在体内的代谢及治疗的效果,应尽量避开透析治疗的时间,血管活性药物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监测血电解质,保证内环境平衡。本例是氢氟酸中毒,入院时血清离子钙0.192 mmol/L,后经静脉持续补钙[9],至伤后35天血钙浓度正常而停止补钙。期间要注意低钙内环境下可致细胞内的钾离子释放,从而使血钾升高。本例未出现高血钾现象。
2.5 凝血功能监测及抗凝剂的使用
本例采用CVVHDF模式,预充后以前稀释量进行,患者全身肝素化。肝素首剂剂100 U/kg,后用量5~26 u/kg/h,每2小时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及时调整肝素用量,保持ACT在160~200 S。每天常规检测出凝血时间、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
2.6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出血:出血是ECMO转流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转流期间需定时观察瞳孔的变化,保持绝对的镇静镇痛,观察和防止颅内出血。本例予每日输注成分血,以保证血色素大于100 g/L,血小板>100×109/L。严密观察置管处及皮肤黏膜、大小便、引流液等有无出血,选用有创动脉穿刺留置管口,减少不必要的穿刺。在撤离ECMO时,采取在明视下吻合血管,减少拔管后的出血和渗血。
(2)缺血与栓塞:肢体缺血坏死与ECMO插管有较为明确的关系[10]。有文献报道[11],应用股动脉插管安置ECMO导致下肢缺血的发生率高达20%。本例ECMO导管置入股V与股A,因此要求下肢制动,防止导管脱出。故要注意下肢血运情况:有无下肢僵硬、苍白、肿胀;并检测足温及足背动脉搏动。
(3)感染:①患者大面积烧伤,免疫系统低下,留置导管护理及CRRT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动静脉及留置导管的穿刺部位每日碘伏消毒,更换敷料,并观察穿刺处的情况。CRRT过程中的取血都要严格消毒,减少感染。②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q6h,每日创面以1%磺胺嘧啶银霜换药,远红外线照射保持创面干洁。③早期进行痰、血、创面、尿培养并做药敏试验,及早发现感染迹象。本例伤后第12天创面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溶血葡萄球菌,使用亚胺培南联合依替米星抗感染后18天患者背部、臀大部分创面已愈合,双下肢后侧、会阴创面正在溶痂中,渗液不多,无绿染,拟择期手术治疗下肢创面问题。
2.7 心理护理
病人年轻,起病急,病情危重,入院时家属焦虑恐惧。我们及时与家属沟通治疗方案、病人病情,讲述成功案例增加家属的信心。病人意识恢复后,及时与病人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其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每项治疗操作前均告知并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作用,治疗与检查的目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信任[12]。氢氟酸烧伤后创面疼痛、频繁换药也令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我们在换药前给予心理疏导,同时使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缓解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出院时病人及家属对我们表示非常感激。
2.8 营养支持
早期营养支持能为机体提供烧伤修复所需要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有利于烧伤患者器官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控制感染[13]但患者有胃肠道的酸误入,故胃肠减压与静脉肠外营养并行。此期间应观察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每班记录胃液的颜色和量。ECMO运行期间,静脉营养过程中避免使用脂肪乳剂及脂乐维他,并监测血糖的变化。伤后第7天回抽胃管,无液体引出即开始肠内营养,自鼻胃管缓慢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20 ml/h),床头床头抬高30°,以防止肠内营养液反流、误吸。次日起给予百普力250 ml经胃管鼻饲,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时有腹胀不适,我们坚持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由少量向多量过渡。伤后27天患者完全肠内营养支持。
3 小 结
氢氟酸烧伤是常见的化学烧伤,小面积烧伤即可因氟中毒死亡[14]。该患者此次达60%,且有吸入性损伤,口腔消化道损伤,极其危重,死亡率极高。ECMO及早联合CRRT治疗,为重度氢氟酸中毒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其技术专业性强、并发症较多,临床护理难度大。需要ICU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所需要关注的护理要点[15],预防感染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1] 张建芬,金 敏,何小莺.区域性静脉灌注葡萄糖酸钙治疗足部氢氟酸烧伤的护理配合[J].护理学杂志,2013,28(12):20-21.
[2] 刘松桥,邱海波.ECMO临床应用及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5,30(5):16-17.
[3] 张素兰,王 芳,杨 忻.9例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3):1127-1129.
[4] 季大玺.连续性血液净化在ICU中的应用指征及范围[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6):125,127.
[5] 张建芬,王新刚,张元海,等.氢氟酸烧伤患者检测尿氟的临床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3):328-329.
[6] 王质刚.浅谈体外氧合疗法在危重症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8,11:581,584.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医学组.体外膜氧合治疗成人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操作推荐意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8):572-578.
[8] 万 娜,张春艳,贾燕瑞,等.12例重症肺炎患者体外膜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5,22,(14):44-47.
[9] 马惠珍,许丽娟.氢氟酸烧伤的急救护理理念[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1(17): 277-278.
[10] 胡金晓,龙 村,黑飞龙,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肢体并发症10例分析[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1,9(1):6-8.
[11] 杜中涛,邢家林,刘 峰,等.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严重下肢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3,11(3):150-153.
[12] 李 珊,夏冬云,王淑琴.护理干预对氢氟酸烧伤患者创面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28.
[13] 续延军.营养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233-234.
[14] 王新刚,张元海,韩春茂.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1):1294-1297.
[15] 许碧芳,李 娜,林秀霞.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6):689-700.
R47
B
ISSN.2095-8242.2017.056.11045.03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