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
2017-03-07张文静
张文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
张文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科室接收的行手术的36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部位有无感染出现,将其中出现感染的1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出现感染的2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参考组,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手术部分的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FPG(OR值=2.561,P=0.029)、手术时间(OR值=9.227,P=0.000)、腔镜手术(OR值=0.088,P=0.008)、HDL-C(OR值=2.103,P=0.019)。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FPG、HDL-C及腔镜手术。
手术部分;结直肠癌;感染;危险因素
近年来,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例数逐渐增加,现今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方案治疗该疾病。报道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率较高,约为24.0%左右[1~2]。故为了分析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我们取本科室接收的行手术的36例结直肠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行手术的36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部位有无感染出现,将其中出现感染的1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出现感染的2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参考组。研究组中,包括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平均年龄(58.63±9.52)岁。参考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59.12±9.84)岁。排除近半年内接受过结直肠手术者,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感染。2组的以上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诊断、体重、入院时间、手术措施、麻醉方案、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术期抗生素用药情况、感染时间、病原体等,且观察患者的生化检查资料,包括白蛋白(Alb)、血脂、空腹血糖(FPG)及球蛋白(Glb)等指标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纳入并详细记录本研究中的全部计量及计数资料,然后输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开展分析分析,其中前者经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且以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后者经[n(%)]进行表示,且以卡方检验方法分析,同时通过Chi-Square检验开展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开展多因素分析,如果显示P<0.05则提示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部位病原菌感染情况
感染时间主要集中于术后3d~12d,平均感染时间(6.63±2.73)d。对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发现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2.2 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通过Chi-Square检验对2组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入院时间、手术措施、麻醉方案、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术期抗生素用药情况、感染时间、病原体及生化指标(Glb、Alb、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手术出血、手术时间、腔镜手术、化疗、造口、载脂蛋白AI及B)等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根据α=0.15检验水准,发现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Alb、HDL-C、载脂蛋白B、造口、手术时间、腔镜手术等。
2.3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把以上经单因素分析出的9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FPG(OR值=2.561,P=0.029)、手术时间(OR值=9.227,P=0.000)、腔镜手术(OR值=-0.088,P=0.008)、HDL-C(OR值=2.103,P=0.019)。
3 讨 论
本研究经回顾性分析发现,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与相关报道[3]基本一致。而患者的感染发生时间主要为术后3d~12d,提示在该段时间中患者更易受到病原菌入侵,故护理人员在该段时间内因做好对病房环境合医疗器械的卫生清洁、消毒灭菌工作,以尽量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出现。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FPG、手术时间、腔镜手术、HDL-C。其中手术时间的OR值为9.227,提示操作时间越长,患者的感染风险越高,故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建议,若手术操作时间>3h时,术中应追加抗生素;而当患者合并糖尿病,术后各部位的感染风险均较高,故针对该类患者,术前医师应注意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术后注意密切检查患者的血糖水平;而腔镜因素属于保护性因素,存在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故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应尽量选用腔镜手术。
[1] 楼 征,张 卫,马 俊,等.择期结直肠癌手术后院内死亡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10):1176-1178.
[2] 徐邓勇,王 亚,朱洪波,等.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4):625-626.
[3] 孙 光,彭 勃.42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4):282-283,286.
R619.3
B
ISSN.2095-8242.2017.059.11574.02
本文编辑:吴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