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强高分专项政策保障力度不断夯实航天遥感政策建设基础
2017-03-07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实施7年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深入调研分析国内外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成功经验,努力破解制约我国航天遥感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探索适合我国遥感区域化、产业化应用和国内外商业化服务道路,从顶层体系化设计了高分专项政策法规建设方案,制定并印发了20余个管理文件、53项数据应用标准,有力保证了高分专项的顺利实施和作用发挥。
高分专项政策法规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国务院批准的高分专项实施方案中,首次安排了航天项目和工程的“政策法规构建”任务,明确要求高分专项努力实现两个重大突破:一是要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空天地用”结合,同步开展、成体系化建设,促成工程研制和应用协同,要在制度和运行管理方面开展工作;二是要推进示范应用,引入多用户机制,探索区域化、产业化应用和国内外商业化服务模式,需要在政策、组织模式和激励措施方面开展研究,为后续遥感卫星发展累积经验。
高分专项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系统的极为复杂的“巨型”系统工程,具有完整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推广等产业化链条,涉及天基、临近空间、航空等多个观测层次,不仅需要满足测绘、农业、灾害、资源环境、国家安全等众多领域的不同需求,还必须保障“一带一路”“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军民深度融合等国家战略的需要。因此,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高效的政策法规体系,是确保高分专项工程建设与运行的高质、科学与高效的现实需求。高分专项政策法规建设任重道远。
建设思路和做法
在高分专项政策法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高分专项涉及24个部委、中国科学院所属20家科研院所、10余家集团公司所属64家单位、30个省级区域应用中心,40余家高校……行业和区域分布广,用户类型多,资源共享和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协调相关利益主体诉求的难度大,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为此,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紧密结合高分专项总体任务安排与部署,围绕专项建设的重点任务,遵循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急需和实用的思路,求同存异、舍小家顾大家,锐意进取、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可操作性、各方认可的政策法规成果,为高分专项工程建设、运行和应用等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高分专项政策法规建设方案。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高分专项的要求,以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等顶层文件,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拟制了政策法规建设工作方案,以指导高分专项研制建设,规范高分数据接收、处理、分发、应用的各项活动,适应高分专项示范应用、商业化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引领整个行业快速发展,促进遥感技术应用方面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方案在以往软环境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高分专项研制、建设和运行管理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了各方在高分专项政策法规建设中的任务和分工,确定了《对地观测数据条例》编制基础研究、制定管理规定与办法、制定相关政策、制定标准规范等4大类重点任务(包含了11个研究主题,开展7个方面项目研究、产出15项政策法规)的建设框架。
高分三号有效数据全球覆盖图(截至2017年8月)
制定印发指导、规范高分专项管理、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2012年,印发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实施管理暂行办法》。该文件依据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若干工作规则》,以及国家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及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从顶层规范了高分专项组织实施的职责分工,项目实施管理,经费管理,基础保障与数据管理,国际合作交流等,成为指导、规范高分专项管理、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突出急需和实用的思路,开展规定办法、相关政策和管理规范建设。
以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民用航天和科研星管理已有政策法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实施管理暂行办法》为“上位法”,参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有关部门关于航空遥感、地面运行和遥感应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立足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在满足行政审批和改革的要求,总结实施以来的经验,调整完善工作流程,简化程序性事务管理要求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专项建设的重点任务,突出急需和实用的思路,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
印发的主要规定和办法:
《高分专项工程“两总”工作规则》于2012年由国防科工局印发。文件根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型号研制领导人员管理规定》,结合高分专项研制和建设特点,确定高分专项工程“两总”,要在工程领导小组领导下,按职责分工,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指导承研承制单位和应用单位开展工程研制、系统建设和示范应用等工作,是明确高分专项工程指挥系统、设计师系统及其办事机构职责任务的重要文件。
高分四号有效数据全球覆盖图(截至2017年8月)
《高分专项质量可靠性工作暂行规定》于2012年由国防科工局高分观测专项办公室印发。文件规定高分专项质量可靠性工作要坚持系统管理、预防为主、面向应用、有效监控的原则,强化工程全系统、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监督和管理,明确了高分专项各组织体系的职责分工、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是确保重大任务成功、工程各系统、型号质量安全可靠、数据应用协调高效的重要文件。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卫星遥感数据管理暂行办法》于2015年由国防科工局高分观测专项办公室印发。该办法从天地一体化统筹管理高分卫星数据应用的高度,以推动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产业化、国际化,构建商业环境为目标,着力解决高分数据应用的重大问题,打通制约卫星数据应用的关键环节,为完善航天应用管理体系奠定重要基础。该办法在放开受控范围,拓宽高分卫星数据分发渠道,强化成果集成,推动形成以政府采购为标志的商业化运行环境,加强国际开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是推进高分数据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充分发挥高分数据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服务作用的重要文件。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地面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是在2015年印发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地面系统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由国防科工局高分观测专项办公室于2017年修订印发。该文件规范了高分专项地面系统监管、评价和考核等运行管理工作,规定卫星投入使用后,与地面系统运行有关的系统和单位在观测任务的规划计划制定,卫星测控,数据接收与传输、数据处理、分发与服务,卫星有效载荷定标,以及监督、评价和考核等过程中的职责和工作,是保障高分专项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文件。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工程实施保密管理暂行规定》于2014年由国防科工局高分观测专项办公室印发。该文件明确了国防科工局高分观测专项办公室、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的职责分工,以及定密、保密管理、追责等工作,是确保高分专项工程实施以及工程建设阶段系统运行国家秘密安全的重要文件。
此外,还印发了《高分专项系统(产品)代号命名的通知》《关于加强高分专项项目立项和验收管理中知识产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力地保证了相关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制定的主要政策
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需要,制定《高分专项应用推广总体方案》和《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推广指导意见》,成为指导高分应用“十三五”及后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高分应用推广的重点是加强遥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使高分应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进入重点行业主体业务和地方综合治理体系;构建“高分+”众创空间,实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参与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分应用新常态;打造专项搭平台、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的国际应用推广。
形成的主要规范
制定了《国防科工局机关内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管理工作流程》《高分专项遥感卫星应急数据获取工作机制和流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卫星工程在轨测试工作流程(试行)》,编印了《高分专项工作手册(试行版)》,作为开展相关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规范,丰富了高分专项制度体系内容。
发布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标准,实现了数据应用规范化的重大突破。
2017年,制定并发布了《首批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标准》,其中包含共性应用标准14项、专业应用标准39项,实现了我国高分数据应用规范化工作的集成创新和重大突破,对推动我国遥感应用从小范围科研试用向大规模业务服务的战略转型,进一步扩展高分数据应用范围、提升应用水平、促进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安排
将继续以软环境建设为抓手,在坚持指导性、实用性、符合性、可行性原则的同时,坚持前瞻性、拓展性和涵盖性原则,盘活航天遥感政策法规存量,梳理总结高分专项组织实施经验,与后续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无缝对接,为航天遥感领域科学、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近期,将着重开展以下6方面工作:
开展数据管理政策与措施研究,形成每颗星/每型载荷的数据管理细则,省级高分中心管理办法、共建管理办法。
开展数据及应用技术转化政策研究,形成高分专项数据及应用技术发展的指导意见。
开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及风险对策研究,形成高分专项地面与应用基础设施管理暂行办法,高分专项应急管理暂行办法。
开展数据信息安全及管理模式研究,形成高分专项信息安全总体要求及信息安全保护总体方案、安全防护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数据流监管及安全管理规范、数据交换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系统数据备份技术要求及管理要求。
开展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研究,形成高分专项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暂行办法、高分专项数据产权及流转管理的指导意见。
开展高分专项建设与应用的国际合作政策与管理研究,形成高分专项建设和应用的国际合作交流政策与管理工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