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沭阳县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7-03-06黄敏李学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病原菌防治对策

黄敏 李学春

摘要 近几年,沭阳县小麦白粉病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已成为该县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监测和防治小麦白粉病是沭阳县小麦生产上的重要工作。对沭阳县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了发病的原因,并提出今后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症状;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江苏沭阳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091-02

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是一种危害小麦生产的常见病害,其危害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病后如不进行科学合理防治往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2]。基于多年的调查研究数据,从白粉病的发病形态、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加以分析总结,对后续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侵染途径

1.1 病原菌性状

麦类白粉菌的有性态为禾布氏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无性态串珠粉状孢,属半知菌亚门粉孢属。病菌有明显的寄生专化型,如危害小麦的小麦专化型,危害大麦的大麦专化型,各专化型之间不能互相侵染。

菌丝体表生,通过吸收寄主表皮细胞中的养分不断分化,从而形成分生孢子梗,梗的基部呈现为球状,分生孢子则成串产生在梗的顶部,分生孢子为无色或者淡灰黄色,体态为卵形或椭圆形,为单孢。分生孢子的生长能力强,对周围环境湿度条件要求不高,在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最适宜其萌发,但是其在水中是无法进行萌发的。萌发温度范围为0.5~30.0 ℃,以10~20 ℃最适。直射阳光会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在适温和饱和湿度下,病菌才能形成并释放子囊孢子,10 ℃时释放最多,25 ℃以上释放明显减少。对于子囊孢子来说,其萌发条件对温、湿度的要求大体与分生孢子相似,温度在10~20 ℃之间时最利于其入侵寄主,适温下只需1 d即可侵入寄主,在5 ℃以下需2 d以上。

1.2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

白粉病的发病周期广泛,遍及小麦各个生长周期,如若在小麦抽穗到成熟期发病,影响尤为严重。受病小麦轻者造成减产,重者可以造成绝收。小麦白粉病的流行主要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品种抗性有关。阴雨天多,湿度大,光照不足时易流行危害。小麦播种过早,群体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防治指标,病株率达15%、病叶率5%时,用药进行防治。

1.3 白粉病發病症状

小麦一旦感染白粉病,最初受害的部位是叶片,发病严重时,可伤及植株各个部位,包括叶梢、茎干以及麦穗等。发病初期,叶片长有白色的霉点,随后不断扩大为霉斑,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颜色则由白色逐渐变为灰白色,直至变为淡褐色,最终叶面上将出现很多黑色的闭囊壳。叶面受害后,霉斑由少到多,直至遍布整个叶面,最后发黄枯萎,通常情况下,叶片正面受害要比背面严重,且下部叶片相比上部叶片更易受害;茎和叶鞘受害后,则容易出现倒伏[3]。

1.4 白粉病的传播与侵入

白粉病主要通过空气流动进行传播,并可通过高空气流扩散到很远的地方。病菌通常借助下沉气流或者降雨降落到小麦植株上面,进而侵染发病。侵染初期,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子将萌发出芽管,随后在芽管顶部不断形成附着胞,在附着胞上长出能够侵入小麦表皮细胞角质层的侵入丝,进而入侵到小麦表皮细胞中,并通过吸取其中养分来实现分化。随着大量分生孢子的产生及蔓延,待其成熟脱落后,便可随着气流流动相四周传播,进而扩大侵染面积。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21~25 ℃时),白粉病的潜育期通常只有3 d时间,再侵染能力强、繁衍速度快。发病初期,白粉病发病中心明显,且在小麦底部呈水平方向扩散,后期则逐渐向植株上部蔓延。对于沭阳县小麦来说,4月上中旬是白粉病的初发期,高峰期出现在抽穗灌浆期,直至乳熟期发病结束,呈现典型的“S”型曲线流行状态。

2 发病原因

2.1 小麦品种抗性降低

由于白粉病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变异复杂多样,且变异速度较快,原本具有较强抗性的小麦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种植面积的扩大,其抗性逐步减弱,甚至完全丧失。

2.2 栽培条件影响

如果肥水管理不当,会带来肥水过剩问题,不仅造成肥水资源的浪费,还将为白粉病的侵染与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尤其对于氮肥过剩的地块,其植株生长过盛,群体过大,组织幼嫩的田块,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展。此外,如果肥水严重不足,植株生长不良,也会降低植株的抗病能力。

2.3 耕作方式不当

近几年,水稻收获推迟,小麦播期也推迟,为增加穗数,农户增加播种量,从而大大提升了小麦植株密度,严重影响了麦田的透气性,为白粉病的滋生提供条件。此外,通过机械化方式收割,虽然收获效率高,但留茬较高,导致更多的白粉病菌体残留在田间,经过多年积累后,麦田中将积累大量的菌源,为白粉病的大范围传播埋下隐患。

2.4 防治工作不到位

首先,对白粉病的重视不足,未能及时防治。由于往年白粉病发病不集中,表现为零星发病,并且病情较轻,农民通常对此重视不够,不及时进行防治,待病菌侵染到上部叶片时才开始防治。但由于白粉病传染蔓延速度较快,很快形成大面积病害发生态势,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其次,喷药不到位。由于小麦群体过大,且白粉病多发生于小麦底部,由于很难把药液喷到中下部,因此防治效果不佳。

2.5 气候因素的影响

当春季气温上升到6~7 ℃,病害开始显症。气温上升到10 ℃以上,进入普遍上升期。气温达14~15 ℃后,严重率明显上升。当气温超过25 ℃时,病害将受抑制。在环境湿度过高或过低情况下,均可能带来严重发病情况。当相对湿度70%以上时,温度越高,对病菌发展越有利。如品种感病、条件适宜,病害可在短期内暴发流行。适量雨水便于白粉病病菌的侵染传播,集中降雨或雨水过多的情况下,反而会对病害的发生与传播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春季阴雨日多,日照少,可加重发病。如遇暖冬气候条件,病菌更易积累越冬,在早春时病菌大量繁殖传播的概率也就越大。如遇暖春,气温偏高,对小麦的返青生长和白粉菌源早春侵染扩展有利。苗期低温,生长后期高温,不利于病害的流行,秋苗期低温,可推迟病害的发生时期并抑制病菌繁殖。在小麦拔节、抽穗期,空气潮湿,田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有利于白粉病菌的滋生。

3 防治对策

3.1 种植抗病品种

优选抗病丰产良种,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小麦新品种越来越多,要分区域建立小麦新品种的研究、试验、示范,加强对引进新品种在当地综合抗性、产量、质量等进行推广。

3.2 加强栽培管理

首先,适期播种、适量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期控制播量,严格控制小麦植株密度。其次,配方施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和微肥的用量。由于叶肥具有便于吸收、便于施用、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因此针对白粉病发病重的田块,建议通过喷施叶面肥的方式对小麦生长所需营养进行补充,以实现提高小麦品质及产量的目的。最后,合理排灌,维持合理湿度水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当减少灌溉水量,严防在白粉病高发期时田间湿度过高。

3.3 化学药剂防治

目前,对于白粉病来说,主要的防治手段仍为化学药剂防治法。为了实现理想的防治效果,通常采取發病前预防、发病初期及时药物防治的方法。初春时节,做好发病前的全面检查工作,做到提早预防,一旦发病及时用药控制,严防病害扩散侵染[4]。一是药剂拌种。用15%粉锈宁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或用烯唑醇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用种子重量的0.03%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二是喷药防治。用30%醚菌酯悬浮剂300 g/hm2,或43%戊唑醇悬浮剂300 g/hm2,或40%粉唑醇悬浮剂150 g/hm2+30%嘧菌酯悬浮剂150 g/hm2,或30%醚菌酯悬浮剂150 g/hm2+43%戊唑醇悬浮剂150 g/hm2,或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750 g/hm2兑水450~750 kg/hm2均匀喷雾防治,喷雾时注意喷透植株下部叶片,注意用水量,最少不低于450 kg/hm2,隔7~10 d再喷1次,以增强防治效果。杀菌剂不仅能控制小麦白粉病病情,还能在促进小麦增产方面起到一定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等.几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8):153-155.

[2] 于基成,刘秋,朱桂清,等.不同生物源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机理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4):512-517.

[3] 徐东祥,王玉国,李东明,等.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应用试验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0):80-81.

[4] 黄志宽,高波,陈永恩.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161.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病原菌防治对策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