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2017-03-06蔡金伟
摘 要
南阳医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使用主体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仍然是制约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为推进南阳医专信息化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
南阳医专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推进信息化建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2014年与南阳农业银行合作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统一信息门户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为基础,集成教学管理、学工管理、财务管理、心理咨询、精品课程建设、设备管理、迎新管理、实习管理、题库管理等各应用子系统,基本实现“数字化的教学、数字化的管理、数字化的服务”,走出了一条具有南阳医专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教师作为数字化校园系统使用的主体,其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可靠保障和重要前提。在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先行”,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信息化。如何提升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正式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技术能力的人,他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指出信息技术能力应该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数字化校园建设对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系统的信息知识结构,较高的信息技能水平和良好的信息道德水准。然而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对教育信息化重视不够等原因,南阳医专教师在数字化校园系统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意识淡漠、信息知识匮乏、信息能力薄弱、信息道德水平不高等问题。
1.1 信息意识淡漠
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首先决定于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对工作信息的感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调查发现,相对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南阳医专的教师更关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和日常教学,满足于能够快速上网浏览网页、查阅资料,保障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常运行,认为信息化建设耗费人力、物力,且投入大、见效小对常规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持否定怀疑态度,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造成了习惯于传统的自我服务模式、不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有效开发利用各种信息,最终形成信息自觉性差、信息敏锐性不足、信息创新性不够。
1.2 信息知识匮乏
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包括信息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南阳医专作为一所医学类院校,除了卫生管理系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专业知识之外,大部分年龄在30-45岁之间的老师计算机理论知识仍然只处于初级水平,仅仅能够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进行日常办公处理和常规教学工作,而对于其它的信息处理软件几乎不熟悉,甚至于部分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对于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都不熟悉,往往需要借助于年轻教师完成基本应用。
1.3 信息能力薄弱
信息能力指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组织、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技术能力的核心,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调查发现,南阳医专的部分教师在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理论支撑上,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收集、整理、选择和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但是信息知识重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1.4 信息道德水平不高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南阳医专的教师主要以本科以上学历为主,文化素质较高,基本能够做到遵守网络规则和网络礼仪、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危害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传递不良信息,能够正确的利用和评价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道德技术能力及职业道德技术能力。但是随着“信息爆炸”和“信息环境污染”,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网上欺诈、谣言散布、有害信息盛行和信息盗窃等现象层出不穷,对坚定信息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调查中就发现,部分青年教师由于思维活跃、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好奇心强、抵抗力较弱,容易形成道德失范现象。
2 提升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
2.1 强化信息意识
首先培养高校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其从一些微不足道、司空见惯的信息中,通过。从现象深入本质的开发,透视出其中极大的信息经济价值。其次,培养其准确的判断力。善于从大量的信息中,准确地识别并判断出它的价值,及时投入使用。最后,对高校教师进行信息利用示范。让其从活生生的有效利用后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中,认识信息的多功能、广效益,从而增强其信息意识,促使其有效开发和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教学服务,能够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2.2 增强信息知识
首先进行信息知识教育,由信息化建设部门对部分老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指导,鼓励有计算机基础的中青年教师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指导其熟悉操作系统以及各种系统的初步运用等。其次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激励手段,刺激教师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把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作为评先评优、评聘专业技术职称等的必备条件。同时可以开展多种信息知识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促使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3 提升信息能力
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从基础的课件制作、视频教学等入手,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方法培训,重点传授信息查询和检索、多媒体应用和制作等技术,使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全过程,逐步增强教师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和分析能力。
2.4 提高信息道德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信息道德专题网站,构建信息道德案例库和计算机犯罪案例库,宣传信息道德,提高其信息道德认知,升华信息道德情感,鍛炼信息道德意志,强化信息道德行为。同时使教师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将社会对信息行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道德修养,培养教师的自律精神。
信息技术能力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作为数字化校园使用的主体,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提升信息道德水平,推进信息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作者简介
蔡金伟(1985-),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作者单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