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不需要花哨创新

2017-03-06魏书生

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花哨心田草根

魏书生

其实教育都是一样的,培养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受教育,那他们就能更好地从学习中享受快乐、获得成就感。如果他们只是为了别人学习,成为学习的奴隶,那快乐感就降低了。

教育就是将孩子的优点守住

我给孩子上第一节课的时候,经常让他们拿出纸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那些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可能很快写好了,有些所谓“差生”就苦着脸说:“老师,我没什么长处。”

我会告诉他们:“孩子,你怎么没有长处呢?你不想来学校,但还是天天来,意志力多顽强啊;你成绩不好,父母骂、老师挖苦,但你还是每天好好坐着听课,抗挫折能力多强啊;你就算被老师挖苦了,但见到老师还是说老师好,这多宽容的心态啊……你怎么能说这些不是你的优点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优点和长处,教育就是要将这些优点和长处守住守住再守住,强化强化再强化。

孩子上课走神?不妨试试这个办法

你觉得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那你试试这个方法——同学们,你们现在用一分钟时间抄写课文《×××》中的第二段,看你们能写几个字。一分钟到了,停!

同学们,现在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背诵课本第122页第五段,一分钟后开始默写……

你瞧瞧那些小脸儿,这一分钟里面,是不是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都特别认真呢?

让教育回归草根、回归心田

有些人,一会气马来西亚没把马航飞机找回来,一会气韩国船长没组织乘客有序撤离,可一问到自己的事情时,其实啥也没干。有些人,今天想当银河系系主任,明天想当宇宙宙长,天天忙着跟这个比,跟那个比。

我说咱们老师就别折腾这些了,让教育回归草根、回归心田。守住学生的长处,守住优秀经验,守住传统常识,别总是瞎嚷嚷着创新,教育其实很单纯,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创新。

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通俗點讲,就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做好预习,往往能事半功倍

让孩子制订好计划、预习、总结、检测四个阶段的计划,1天、1年、10年、一辈子。有了目标、有了规划,做起事情来会有更有动力。

做好预习,往往事半功倍,把厚书读薄,上课的时候好好听,就算不好好听讲也别在那45分钟里让自己闲着,如果你觉得自己拔尖儿了,那就读着适合自己的书,写着适合自己的字,画着适合自己的画……

总结检测的时候,你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出份卷子,来个期中或者期末测验。他自己出试题,选择题型、控制难度等,他出了题,自己再做一遍,不会的变会了,已经会的又巩固了。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形成习惯。

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做。我儿子四岁的时候就会给我洗脚了,他刚开始苦哈哈地跟我说:“爸爸,你自己不会洗吗?”我就笑着对他说:“儿子啊,爸爸哪里有你洗得好啊,你看你捏得多好啊。”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价值了,就有成就感,把做事、把承担责任当成快乐。

别总说孩子的短处,说多了他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多看到孩子的长处,让他们从小快乐中培养大快乐。脚踏实地问心无愧地养成好习惯就行,做了总比不做好。

千万别让孩子有攀比心态,别为难孩子,也别不管不顾。

猜你喜欢

花哨心田草根
童年的回忆
童年的回忆
心田上的枣树
感同身受,让教育浸润心田
心田上的风景
草根
草根论调
种好心田上的庄稼
给草根创意一个舞台
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