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铝材江湖

2017-03-06曹冰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铝材吉斯铝业

曹冰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车与外界、车与人无时刻地发生着热量的流通和交换,其中热交换器发挥着主要作用。汽车热交换器包括散热器、中冷器、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暖风散热器等零部件。

铝材基于其导热性好、性价比高、易于回收、重量轻等特性成为热交换器行业的首选。铝热交换器在乘用车市场的覆盖率几乎达到了100%,在商用车领域也高达70%- 90%。

说到汽车热交换器铝材,一定绕不开格朗吉斯。这个即使是汽车业界都颇感陌生的企业,却是电装、马勒贝洱、法雷奥、博格思众这些生产热交换器的知名零部件巨头的铝材供应商。

作为世界唯一一家专门制造热交换器轧制铝材的跨国企业,这家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公司具有全球铝制热交换器市场20%的份额,“全世界每2辆车就有1辆装有格朗吉斯铝材制造的热交换器”。

如果说电装、马勒贝洱、法雷奥是站在整车企业背后的零部件巨头,那么格朗吉斯就好比是隐藏在这些巨头暗影下的大佬。但如今,这个巨头的日子也并非那么好过。

大佬

格朗吉斯生产汽车热交换器铝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此后只专注于这一领域。

1996年它布局中国市场,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上海成立制造车间和研发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热交换器轧制铝材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乘着中国车市繁荣的东风,格朗吉斯在华业务也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上海基地生产了12万吨铝材,占格朗吉斯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目前,中国市场占格朗吉斯整体业务的25%,这也就意味着上海基地产量的一半用于出口。

近年來随着汽车产业自身的变革、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以及各国法规对节能减排的严苛要求,整车企业把成本、研发、设计等方面的压力向上游零部件企业转移,作为更上游的原料供应商的格朗吉斯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重压之下,格朗吉斯集中全球资源和技术力量在创新上做文章,目前在同行业中,只有格朗吉斯掌握了制造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5层合金、厚度仅为40微米的卷材和剪切宽度最窄可达10mm的薄剪等独门技术。

作为整个行业的领军企业,格朗吉斯每隔2年都会在中国召集西科沃克、索尔维化工、肖拉及萨帕等上下游的小伙伴企业共同举办热交换器技术研讨会议,交流和探讨行业动态和技术创新。

挑战

虽然已是年销售收入100亿克朗,在欧、亚两洲市占率第一的巨头,格朗吉斯却没有一丝的独步武林的潇洒和惬意,尤其是面对汽车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市场情形波诡云谲又竞争对手林立的中国市场。

格朗吉斯面对的一个首要对手和所有传统汽车从业者一样,就是即将到来的电动汽车革命。电池、电动机代替燃油和发动机,意味着这个行业至少要失去一大半的市场。

为此,今年的第九届热交换器技术研讨会还增加了传统汽车零部件行业如何在未来新能源汽车时代生存和发展的议题。

面对蓬勃发展的电动车第一大国,格朗吉斯乐观预计“到2021年传统动力汽车依旧占73%”,不过它也还是在积极应对正在到来的变化。

格朗吉斯全球总裁马越寒(Johan Menckel)表示,对纯电动车而言,公司要从发动机的冷却转变为对电池本身的冷却,而对于混动汽车来说,则涉及到电池和发动机的双方面冷却。

“显然,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

但显然是挑战大于机遇,企业越大惯性越大,转变和改革的阻力也越大。且不论电池、电机的冷却系统市场能否填补其失去的发动机冷却市场,如何与新兴领域的三电系统的企业展开合作与竞争,也是头一个待解决难题。

而且,当前中国车市增速的放缓以及国内铝热传输材料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已经处于过剩。

如果说整个时代和行业的变革还为格朗吉斯留有些许时日去转变和适应的话,那么在自家门口作战的竞争对手的威胁却更加迫在眉睫。

对手

虽然有着大部分合资车企的客户资源,但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自主品牌仍旧掌握在其他几家对手手里,它们是来自美国的美国铝业(Alcoa)和日本的UACJ优艾希杰两家外资巨头,以及本土民营公司华峰铝业、银邦股份、常铝铝业。

美国铝业、优艾希杰和格朗吉斯同样都是全球铝业巨擘,不同的是前两家除了涉足汽车热交换器铝材领域之外,更兼具铝板带、紧固件、汽车部件、航空产品和建筑材料领域。

换言之它们比格朗吉斯规模优势更大,抵御风险与适应市场的实力更强,即使在汽车热交换器领域的研发实力也不见得比格朗吉斯弱多少。

对于本土民营对手,格朗吉斯和大多数外资零部件巨头的困扰一样,即强在研发和技术实力,但成本劣势同样也非常突出。

更令人担忧的是市场天平开始逐渐向成本优势的一方倾斜。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整车企业在零部件采购中越来越注重成本项,迫使零部件供货商将成本压力转移到更上游,即格朗吉斯所处的原料商领域。

10月26日,银邦股份发布公告称,获得法雷奥转来的意向订单,即从2017年到2021年,每年拟采购金额3.8亿~4.2亿元,总金额约20亿元。而法雷奥是国内大众、日产、标致、菲亚特、一汽轿车等整车企业发动机散热器和空调系统的供应商。

格朗吉斯的下游零部件客户大多来自国际市场合作多年的伙伴,当后者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把业务“顺带”给了格朗吉斯。如今时代变了。

实际上,本土公司也在技术领域马不停蹄地追赶。2009年,华峰铝业就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等资源,建立了上海交大—华峰铝业联合实验室,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研发实力。

如何在继续保持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马越寒对《汽车商业评论》这样说:“我们对这个市场是非常有信心的。”

猜你喜欢

铝材吉斯铝业
比雀斑更可爱
铝材轧制加工过程中的摩擦特点及其影响
看心理医生的吉斯
看心理医生的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