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后视镜

2017-03-06黄大路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后视镜摄像头

黄大路

1974年诞生,迄今为止的30年里,这家公司一直是美国密歇根州泽兰市渥太华(Ot-tawa)县的就业大户,2016年已经是雇佣员工最多的公司。

不止如此,这家从防火感应器起家的公司,还是航空业防炫目玻璃窗的领导者,更是汽车业自动防炫目后视镜的泰斗,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达到91%。

2016年11月11日,镜泰(Gentex)公司首席执行官弗莱德·鲍尔FredBauer被当地一个创新组织授予创新奖,以表彰其作为一个拥有近150项专利的发明者还能带领公司不断向前发展。

大约一年前,《汽车商业评论》记者曾经从美国大湖区的小镇霍兰机场,乘坐这家公司的飞机奔赴镜泰总部参观考察。自然式的花园设计和宫殿般的典雅环境令人耳目一新,而四处可见的书架和吧台上随时可享用的自助饮料让人感到从内到外的充实。

镜泰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公开上市公司,拥有员工超过4000人,2014年销售额13.8亿美元,后视镜发货量超过3100万片,主要生产能力集中于美国,在德国、英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都有以销售为主的分公司,这或许是当选总统川普(DonaldTrump)所最为欣赏的地方。

但最让外界欣赏的地方则是其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其所擅长的领域,不断做精做强。自1987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电子防炫目后视镜以来,镜泰便心无旁骛地在该领域深耕。

内后视镜加两个外后视镜(三镜)的防炫目技术是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镜泰自动防炫目后视镜通过检测后方炫光并自动变暗来保护驾驶者的视觉,可防止短暂夜盲、缩短反应时间和反应距离,并预防疲劳驾驶。最新的产品是一款全屏显示内后视镜(Full Display Mirror,FDM),它通过后置摄像头和反光镜集成显示器,来优化车辆的后视视野。

变更车道时车辆碰撞和倒车时发生的事故大多都和后视镜的盲区有关,因为驾驶员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看到前方200°左右的范围,3个后视镜只能额外再提供约60°的可视范围,剩下还有约100°则是盲区。

另外,由于目前消费者和车企对于汽车外形与颜值的日益重视,很多汽车设计都采用了高且向上倾斜的腰线、流线型的车顶、更小的后风挡、更舒适的座椅……而这些改变在提升观感与舒适度的同时,也使得内视镜后方视野不断变小,甚至被座椅幾乎完全遮挡。

镜泰的全屏显示后视镜可以很好地解决后方视野受限的问题,配合镜泰的后置高清摄像头,这款产品可以让驾驶者通过观察后视镜上的显示屏对车辆后方的环境了如指掌。

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产品似乎未见有多少科技含量,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对于汽车的后视影像需要具有高动态范围的摄像头,其面临的挑战是要同时在最亮和最暗区域之间显示细节,并且不会导致镜像因明亮的光源而被影响。这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

镜泰研发的新摄像头运用了专有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成像器,允许每个摄像头像素独立曝光,能进行自我调节,使其在内后视镜上呈现的后部影像不但清晰可辨,而且色彩饱满。坐在车里,全屏显示内后视镜更像是一幅缩小的宽银幕风景片。

这家公司后视镜防炫目功能则使这个后视镜锦上添花。白天,当摩天大楼投射的阴影区与阳光照射下的强光区间隔时,一般驾驶者会感到炫目,导致无法分辨交替光区中的后部车辆动态。而在夜晚行驶时,后部车辆开着远光灯或强光灯也会导致人看不清。

在FDM模式上呈现的影像中,如果后方的光强大于前方的光强,控制单元给玻璃电极供电,电解涂层后视镜变暗(电压越高涂层越暗),此时后方射来的强光被削弱,同时背景弱光照样清晰呈现,显得后部路况影像有层次感,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镜泰营销总监克雷格·皮尔斯玛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围绕主打产品,镜泰目前已经在电子、微电子、工程研发、化学、全自动装配、软件设计、麦克风开发、显示技术、玻璃处理、视觉系统及摄像头等领域积累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其产品呈现出的效果令竞争者难以匹敌。

或许有人说,在整个汽车业朝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方向发展的时代,镜泰这样的主攻方向会不会落伍呢?

我们的看法是不会。一方面,完全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还有漫长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镜泰多年来积累的这些技术使其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未来的新商机。当下它的新业务HomeLink(家车互联)可谓这样的一种努力。车主可以在内后视镜边框上的3个按钮实现控制3种不同装置,包括遥控车位锁、车库门、闸门、遥控的车位柱和室内外照明等。

2005年,镜泰在上海设立公司。如今镜泰的很多新产品包括家车互联车位遥控系统以及全屏显示内后视镜都已经进入中国。镜泰中国区总经理潘博(Bruce Pan)说:“中国防炫目后视镜的安装率在过去10年增长很快,但对比北美和欧洲市场还比较低,这正好说明镜泰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中国市场上智能后视镜产品的层次非常鲜明,由于以往消费观念的不同,早些年中国消费者对于后视镜的关注度并不太高,厂家从成本方面考虑,也更多地选用中低端的机械式后视镜产品,但随着消费理念的不断更新,《汽车商业评论》认为,智能后视镜亦由此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猜你喜欢

后视镜摄像头
下雨天,车窗和后视镜起雾怎么办
车辆防雾后视镜
智能后视镜
臂戴后视镜
PowerEye无人机
一种电脑专用摄像头
回忆是……
无法开启摄像头的解决方案
购买摄像头的经验
找出摄像头花屏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