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监控系统声光报警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
2017-03-06陈中启
摘 要
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操作员站虽能提供完整丰富的简报信息,但由于厂站内辅助设备较多,所生成的运行启停信号繁多,易造成监盘人员对重要报警信息的遗漏,不利于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潜在隐患。此外,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语音报警功能虽已实现故障及事故信号的语音提示,但一般未配有鲜明的光信号及组合式信号报警。
【关键词】声光报警 计算机监控监控系统 语音报警
1 引言
为增强运行监视功能,完善监控系统报警类别,使其在告警提示方面能够更加醒目突出,能够在运行人员比较困乏的情况下给予视觉和听觉上的提醒,保障潜在隐患及时发现,并更好的满足“无人值班”需求,计算机监控系统声光报警系统建设是必要的。
目前,国内大部分计算机监控系统均采用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水利水电分公司的SSJ-3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其普遍采用的分层双星型冗余网络结构, 局域网通信规约采用TCP/IP,其结构简单、方便灵活,在单个网络节点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具有较高的网络可靠性,更方便实现各个监控对象入网或脱网等维护操作,为声光报警系统的接入提供了便利的接口。
2 技术的可行性
计算机监控技术不断提升,系统功能日趋完善,软硬件配置日益稳定,在现有计算机监控系统上新增监控系统声光报警功能是可行的。
3 外部硬件配置的可行性
目前國内计算机监控系统普遍采用的分层双星型冗余网络结构, 局域网通信规约采用TCP/IP,其结构简单、方便灵活,在单个网络节点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具有较高的网络可靠性,更方便实现各个监控对象入网或脱网等维护操作,为声光报警系统的接入提供了便利的接口。
4 声光报警系统建设
4.1 声光报警系统建设设备
本功能正常运行需要涉及到的主要设备有:主机两台、显示器两台、USB延长线两套、程控继电器两个、开关电源两个(24V)、蜂鸣器两个、报警灯两套。
声光报警功能由两个部分组成:后台服务程序和人机界面,后台服务根据配置产生报警,前台接收报警以光字方式进行显示,为了避免对现有程序修改带来的风险,后台服务进程采用外挂程序实现,其软件基本构架如图1所示。
两台服务器实时接收来自主机的数据,通过配置后台进程监视系统内测点变化,在测点测值变位时产生报警信息推送至人机界面以光字方式进行显示,并驱动程控继电器接通蜂鸣器及报警灯电源产生声光报警,声光报警系统原理接线图如图2所示。
4.2 声光报警系统实现功能
声光报警系统所具备的功能:
(1)对重要故障及事故信号在报警窗口中显示报警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2)界面显示对应总信号为红色,可单击确认,确认后总信号由红色变位灰色,同时弹出小窗口,列出当前动作分信号及其动作时间,小窗口中未确认的分信号显示为红色,点击确定后都显示为灰色;
(3)能对监控内部测点进行自由组态,能将一个或多个测点组合成一个报警点,测点个数不限;
(4)模拟量可以启动报警限制条件,即只有此模拟量测值在其上限或下限才启动报警功能;
(5)报警画面上启停蜂鸣器需要有记录,包括启停、时间和发出命令的机器名;
(6)蜂鸣器启动的同时,报警灯持续闪烁,直到报警信号消失为止。
4.3 声光报警系统存在的优、缺点及预期效果
优点:
(1)成套设备稳定性及可靠性相对较高;
(2)可实现任意信号的组合报警及重要模拟量越限报警;
(3)实现对现有计算机监控系统报警功能的有效补充,完善声光报警信号。
缺点:
(1)该方案涉及的软硬件配置较多,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2)该系统的报警信息组态独立于现有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报警功能,对光字内容修改均需单独进行,后期维护工作量大。
预期效果:声光报警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完善现有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丰富报警信息,促进报警信息类别多样化。通过独立的声光报警系统对繁多次要的简报信息进行过滤,突出重要故障及事故信号并以光字及报警灯的形式给运行人员给予视觉和听觉上的提醒,使其在告警提示方面能够更加醒目突出,保障潜在隐患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理,更好的满足无人值班需求,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5 结论
通过以上对监控系统声光报警系统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声光报警系统的建设是可行的。声光报警系统能有效的解决由于厂站内辅助设备较多,所生成的运行启停信号繁多,易造成监盘人员对重要报警信息的遗漏,不利于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可为其它企业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南瑞水力水电分公司[Z].Unity_PLC编程指导书V4.3.0.
[2]监控系统控制流程编写指导书.SLSD/ZD-116F0.
[3]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DL/T575.1-T575.12.
[4]监控、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规范和分析.IEEE/ANSI c37.1.
作者简介
陈中启(1964-),男,江苏省如皋市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教育专业,现就职于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电工职业技术教育、工业自动化控制。
作者单位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镇江市 212000